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真实记录--关注粮食二次污染

已有 3859 次阅读 2012-7-3 12:47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office, 记录, 粮食, 关注, black

真实记录--关注粮食二次污染

鲍海飞2012-7-3

 

  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上周六去了一趟某某大超市,在超市里看到一袋一袋鲜艳的绿豆甚是惹人喜爱,想到这夏日已临,煮绿豆汤可以消暑解渴,于是便买了一袋一斤装的绿豆。

回家便将一半绿豆倒入盆中,加上水,洗了几次,然后又泡上一个小时,最后入锅开煮。水开后不久,我便舀出一小勺,品尝一下这头遍绿豆汤水的滋味。不尝罢了,一尝,不禁大吃一惊。这绿豆汤怎么是苦的!本草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绿豆‘性寒味甘’!怎么会是这样!我于是又让我夫人品尝一下,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急忙电话家中老父,毕竟我这绿豆吃的少!或许老父能知晓一二。电话里,我急忙向老父询问,老父回答说,不应该有苦味啊!要不就是有农药!闻言,我吓了一跳。

我大惑不解,于是上网收索了一下,结果网上还真有和我类似的描述,但是,都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苦味那?绿豆本来是带壳的作物,即使有农药也不会跑到壳里面,因此,这排除了第一点‘生长过程中残留的农药’;买的绿豆很干净且很清鲜亮丽,不应该是陈年的绿豆,这就应该排除第二点‘腐烂变质’的问题;那么,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绿豆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一个是绿豆在储藏过程中为了保存和防止虫子等的吞食等,因而被经营商放了什么防腐剂。这我们就难以得知了。

害虫和霉菌不仅造成粮食减少,而且严重影响粮食的质量,导致粮食变色变味,口感不佳,甚至导致人体疾病。

我想到了‘二次污染’这个问题,于是在网上继续收索,果然有‘粮食的二次污染’等条目信息。以前,仓储粮食的保存一般是采用磷化氢等熏蒸剂,由于其抗药性,现在已经不使用了;还有一种是甲基溴,由于其破坏大气中的臭氧而不在使用。现在有所谓的‘绿色储粮工程’,是利用臭氧技术的消毒方式,如利用如紫外线照射氧气产生臭氧,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臭氧可迅速进行杀毒灭菌、消毒防霉的。在一定浓度下,臭氧能够彻底地杀菌、防霉和保鲜,并且不对谷物和环境有二次污染(臭氧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自行分解为氧气,从而没有污染问题)。此外,在低温和低氧的环境下(二氧化碳、氮气等环境下),可以起到储藏粮食进行保鲜的方法。

    一个粮食、一个水以及目前的食品等都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加强管理,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写出来,让大家注意,夏日留心饮食。

 

附录:绿豆的功效(来源于网络。)

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更高的价值是它的药用。盛夏酷暑,人们喝些绿豆粥,甘凉可口,防暑消热。小孩因天热起痱子,用绿豆和鲜荷服用,效果更好。若用绿豆、赤小豆黑豆煎汤,既可治疗暑天小儿消化不良,又可治疗小儿皮肤病及麻疹。常食绿豆,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

绿豆有较好的治疗辅助作用。此外绿豆还可以作为外用药,嚼烂后外敷治疗疮疖和皮肤湿疹。如果得了痤疮,可以把绿豆研成细末,煮成糊状,在就寝前洗净患部,涂抹在患处。“绿豆衣”能清热解毒,还有消肿、散翳明目等作用。

  因其营养丰富,可作豆粥、豆饭、豆酒、食、食,或作饵顿糕,或发芽作菜,故有“食中佳品,济世长谷”之称。自《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毒。入心、胃经。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以后历代本草对绿豆的药用功效多有阐发。《本草纲目》云:“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效。”并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

  《本草求真》曰:“绿豆味甘性寒,据书备极称善,有言能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及资脾胃,按此虽用参、芪、归、术,不是过也。第所言能厚、能润、能和、能资者,缘因毒邪内炽,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无不用此奏效。”纵观各家本草,对绿豆清热祛暑解毒,利水等药用功效都极为推崇。近几十年来,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绿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8905-588481.html

上一篇:梅雨稻花香
下一篇:如何衡量一台设备的使用价值?

8 吉宗祥 杨秀海 李学宽 钟炳 丛远新 曾新林 余昕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