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诺贝尔奖--中国从幼儿园一路输起

已有 4191 次阅读 2013-1-23 22:2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 幼儿园, 诺贝尔奖 答案 考试

  诺贝尔奖是奖励世界范围内在科学上做出重大创新性研究成果科学家的,核心是在科技上有最最重大的创新。

  这就要求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但要有好的研究条件,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活跃的思想。

  经常看到不少有关幼儿园及小学生的电视节目,这些小孩子坐得毕恭毕敬,手统一放在桌上,如果他们不动的话,就象是雕塑群一样。他们的作业都要求与标准答案一致,即使答案正确的,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样,就算错。

  我每次看我们的幼儿园与小学里的孩子们,缺乏想象,中规中矩,看老师的眼色行事,缺少他们的应有的个性与活力。

  调皮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不受重视,甚至被训斥。回顾一下我的小学、中学的同学们,现在在科研、金融、生意等行业做得不错的人都是小学、中学里非常调皮的学生(我可不是乱说哟),因为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经常做出让老师‘头疼’的事情。

  我孩子读初中时,带回来的化学作业,部分无机化学题我这有机化学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当时的副教授都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的答案因为与标准答案不一样也属于错的,我孩子最后干脆说不请教‘老爸’了。为什么?他们的题是中学老师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但我们是做科研的,他们的题目答案从实验结果的角度肯定是不对的,但他们从理论上推导出来就是这个结果。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的教育与考试,基本上都是标准答案式的,升教授还要考英语与计算机。

  即使现在,许多大学生都问老师,能不能划考试重点,什么题要考,什么题不要考,能不能缩小复习范围,能不能给多少道题大家背一下就考通过了。

  在标准答案面前,只要揣摩出题人的想法就行了,只要背答案就可以了,不需要想对与否,不需要想有没有其他答案,不需要想这答案是不是正确与严谨。

  在科研选题上,只需要跟着国外已经发现的东西做就行了,或者移植一下就是先进的了。

  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背与记的能力比较强,跟踪的能力也不差,就是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创新’性探索。

    再问一句,大学里的教学管理文件与教育模式有多少是教授们讨论出来的?教授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有多少是有用处与效果的? 不少省的高考,被所谓的几个教育主管官员及少量的所谓专家改得乱七八糟的,又有人有什么办法?  

  大学教授,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也不过是‘教学机器人’而已。

  我们的创新,在幼儿园就慢了。诺贝尔奖,在孩子时代就失去竞争力了。

  钱学森其实是知道的,他问温总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是‘明知故问’。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177-655894.html

上一篇:给申请基金的同仁们小线索
下一篇:不能收在校学生的礼物

16 李伟钢 马建敏 吕喆 戴德昌 陈冬生 刘全慧 王善勇 李世春 徐晓 陆俊茜 吴浩宇 马红孺 魏武 李毅伟 LongLeeLu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