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诺贝尔引出的老问题 精选

已有 7815 次阅读 2009-10-7 09:05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今年的诺贝尔帽子开始落下来了,幸运儿里也有“自然的”中国人;其实中国人已经得了好多顶,但似乎又与“中国”无关,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碰巧,在旧笔记里,看到一段以前学中国科技史的文字,与这个问题有点儿关系,就是洋本家李约瑟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出近代科学技术?以研究中国出名的洋人费正清先生(John King Fairbank)以为,中国学问的中心一直是社会和个人关系,而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中国没有定出一个更善的逻辑系统”,“逻辑薄弱的基本原因在于中文书写语言的自然本性。”(《美国与中国》)后面这一点很有趣,我们可以换一种更一般的说法:华夏民族似乎从来没有发展现代科学趣味的愿望。
 
费先生的思想,也来自李约瑟。李先生曾表示,他将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最后一卷(Vol.7)里讨论这个问题。据说先生逝世前,书稿已基本完成,应该有机会看到吧。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后面这句话好像不是很恰当,问题从来就有,从前人们缺的是兴趣。我以为自然观形成某种状态时,才有可能产生出自然科学。中国人自孔孟以来,心都在人生观上,连天也是与人合一的东西,这是直到今天还被引以自豪的一种可怜的混沌思想。
 
现在看来,我以为这基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西式的科学系统,但似乎还不能说明为什么今天没有“中国人”戴上诺贝尔的帽子。也许旧土壤还远未成为新科学的良田,所以,生在这片土地的科学和科学人还有点儿水土不服呢。  

我们的科学田野 (《天工开物》插图)



诺贝尔情结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992-260196.html

上一篇:老师不会告诉家长的13件事
下一篇: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态度

19 武夷山 张志东 孙学军 曹聪 吴飞鹏 杨秀海 杨海涛 任国鹏 盖鑫磊 赵宇 郑波尽 陈湘明 孙静宇 苏鹏程 侯振宇 yinglu zhouchunshan rain1971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