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读王羲之十七帖

已有 8220 次阅读 2010-3-31 08:37 |个人分类:艺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十七帖》是李世民收集的王羲之信札(碎片儿),开头一则说“十七日先书……”,所以称“十七帖”。《法书要录》说它“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流行版本极多。
 
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一篇《唐拓十七帖》的文章(称帖在开封博物馆),我想它最大的优点是完整保留了《朱处仁帖》和《七十帖》以及《青李来禽》下面的六个字,因为作者用以比较的两个藏本都不全。但是,拿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名帖自学选本来对照一看,它正好与的这个“唐拓本”相似,连蠹蚀残损的痕迹都一样。但出版说明是“宋刻宋拓”,作者没有提到这一点,说“从文字的完整方面校对,此贴是唐太宗敕‘褚遂良校无失’,‘解无畏勒充馆本’的唐拓原开版,未经剪裁”,还引用了“勒”下的五行楷书内容。《碑帖叙录》提到过一个陕本,“何人所临,已不可考,但为今传唐人拓本中之最精者。”不知道面目如何。
 
根据拓本比较优劣,我总怀疑不太可靠。以拓本的时间先后来评比,更没有道理。拿《大观贴》来与我现在手上的“二王集成”本(不知其拓本来源)比较,可以看到同一帖的许多字,写法大不相同,更不必说细微处了。那么,谈刀口、飞白、墨色浓枯,还有什么根据呢?再拿墨迹传本如《行穰》、《寒切》诸帖与刻本对比,刻得精妙的地方未必正是墨笔精妙的地方。倘若斤斤计较拓本间的丝毫差别,一定会走出无数的歧路。
 
以上是多年前学书法时的小插曲,有点儿考据的样子,但我不太喜欢那种计较方法。过去没有墨迹影印,学书者心态如何,如今很难体会,但有个故事,很可能是真的:  
赵子固尝得定武不损本《稧帖》,乘舟夜泛而归,行至霅之升山,风起舟覆,行礼襥被,皆渰溺无余。子固方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稧帖》,语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问。”  
我不喜欢定武兰亭,也不喜欢“淳化阁”和“三稀堂”法帖。有了墨迹本,何必还看“枣木传刻”的玩意儿呢?我们现在拿兰亭摹本墨迹与定武刻本对照看,刻本哪有什么可爱的!既然真迹在眼,又何必管他假的是50分还是100分呢?古人拿拓本当宝贝,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当然,我还是喜欢石刻文字,但也不觉得先前的拓本一定比后来的好,因为碑版不同于墨迹,正是因为它经历了风雨侵蚀,留下了“千年风霜”的痕迹,洋溢着沧桑和浑朴的气息,这是碑刻书法精神的一部分。书法是感性的艺术,要把历史性的文本考据与艺术趣味区别开来。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 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 具示复数字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 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 等(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



这是将拓本反转成墨迹本的样子,更显出线条的僵硬。 



很多碑帖都有这个“皇家证明”的“敕”字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992-307578.html

上一篇:一个数学家的境界
下一篇:另一个愚人节的故事

13 钟炳 陈国文 李祖龙 吉宗祥 赵宇 柳东阳 陈湘明 侯成亚 鲍海飞 柏舟 钟卫 luxiaobing12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