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祗树给孤独园是怎么来的

已有 20391 次阅读 2013-3-8 09:05 |个人分类:艺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namespace, 孤独

 

 

读过《金刚经》的同学大概都记得经文开头的“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爷常在那儿传道弘法(其实很多经的开头都那么说)。可那园子是怎么来的呢?是佛门与婆罗门斗法赢来的。

 

四川博物院藏张大千临敦煌壁画中,有一幅“既丽且崇”的巨画《劳度叉斗圣图》(约1942年春后画的),长9,高4。原壁画在196窟南北两侧,是《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的经变图。可惜旁边的解说太简单,我追根溯源,找到一点故事——如果博物馆的每一幅画都能写一个详细的解说,人们看过以后的感觉肯定会不一样。其实做那样的事情很简单——把解说员的解说词印出来也可以啊。为什么不做呢?

 

且说舍卫国有个大富豪叫须达,乐善好施,给养孤寡,江湖人称“给孤独”。须达为小儿子老七——“七”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吗?七仙女、七个小矮人,这儿又出个七公子——娶媳妇儿,亲家是王舍城的首富护弥。护弥喜佛,想借婚礼办一个佛会。

 

须达听了,“忽然毛竖如有所得。心情悦豫”,问什么是佛呀?护弥告诉他,“净饭王子,厥名悉达。其生之日,天降瑞应,三十有二万神侍卫。即行七步,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身黄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王金轮典四天下,见老病死苦,不乐在家,出家修道。六年苦行,得一切智,尽结成佛,降诸魔众十八亿万,号曰能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光明照耀,三达遐鉴,故号佛也。”于是须达兴高采烈去请佛爷。佛爷说,“出家之法,与俗有别;住止处所,应当有异。彼无精舍,云何得去。”须达答应回去就“起精舍”。佛爷知道舍卫国中婆罗门众多,尽信邪门歪道,就派出身婆罗门的舍利弗同去。

 

他们四处寻访,最后看上了太子只陀的园子,那儿离城不远不近,有利于清修,更方便讨饭。于是须达去和太子商量买地的事儿。太子不想卖,就漫天要价:“汝若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便当相与。”可须达有钱啊,无所谓,“听随其价”。太子没办法,算了吧,不要钱了。“园地属卿,树木属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

 

可当地人不乐意了。六个国师找到国王说,他们要与沙门斗法,如果沙门赢了,才可以造精舍。须达听了很害怕,舍利弗不在乎,告诉须达,那伙人再多也动不了我一个脚趾头。(“正使此辈六师之众,满阎浮提,数如竹林,不能动吾足上一毛。”)……斗法那天,舍卫国“十八亿人”都来了。那幅画表现的,就是其中最精彩的场景:

 

 

六师众中有一弟子名劳度差,善知幻术。于大众前,咒作一树,自然长大,荫覆众会,枝叶郁茂,花果各异,众人咸言,此变乃是劳度差作。时舍利弗便以神力,作旋岚风,吹拔树根,倒着于地,碎为微尘。众人皆言,舍利弗胜,今劳度差,便为不如。

 

又复咒作一池,其池四面,皆以七宝。池水之中生种种华,众人咸言,是劳度差之所作也。时舍利弗化作一大六牙白象,其一牙上,有七莲花,一一花上,有七玉女,其象徐庠,往诣池边,并含其水,池即时灭。众人悉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

 

复作一山,七宝庄严,泉池树木,花果茂盛。众人咸言,此是劳度差作。时舍利弗即便化作金刚力士,以金刚杵,遥用指之,山即破坏,无有遗余。众会皆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

 

复作一龙身,有十头,于虚空中,雨种种宝。雷电振地,惊动大众。众人咸言,此亦劳度差作。时舍利弗便化作一金翅鸟王,擘裂啖之。众人皆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

 

复作一牛,身体高大,肥壮多力,粗脚利角,爮地大吼,奔突来前。时舍利弗化作师子王,分裂食之。众人言曰,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

 

复变其身,作夜叉鬼,形体长大,头上火燃,目赤如血,四牙长利,口自出火,腾跃奔赴。时舍利弗自化其身,作毗沙门王,夜叉恐怖,即欲退走,四面火起,无有去处。唯舍利弗边凉冷无火,即时屈伏,五体投地,求哀脱命,辱心已生,火即还灭。众咸唱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

 

时舍利弗身升虚空,现四威仪,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东没西踊,西没东踊,北没南踊,南没北踊。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或分一身作百千万亿身,还合为一身于虚空中,忽然在地,履地如水,履水如地,作是变已,还摄神足,坐其本座。时会大众,见其神力,咸怀欢喜。时舍利弗即为说法,随其本行宿福因缘,各得道迹,或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六师徒众,三亿弟子,于舍利弗所出家学道。

 

 

这几个场景,画上都清晰展现了。最有趣的是画面左下舍利弗右下角的那一幕,“六师徒众”皈依,出尽了洋相,像一群猴子刚学做人的样子。在佛家的庄严里显现了画家的趣味和亲切。

 

上面那段经文很简单,最后一行有四个词儿怪一点儿: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其实第四个我们很熟悉了,前三个是类似的“果”,只是不同“年级”罢了。在《金刚经》里,世尊有专门的论述,诸位去听听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992-668245.html

上一篇:我的直线哪儿去了?
下一篇:数学家应该认识超弦

19 陈小润 刘全慧 柏舟 骆小红 蔡庆华 钟炳 陈湘明 庄世宇 马德义 刘波 戎可 罗帆 周华 赵宇 吉宗祥 何宏 王春艳 anran123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