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中药不是药、中医不是医”,请教李连达院士

已有 3246 次阅读 2014-5-30 12:38 |个人分类:中医药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请教李院士,我们怎么看待中成药?

答许培扬教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799446.html


从英国禁售令看中成药国际化之路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奇儒  2014-05-21 09:33:00
内容提要:英国药物管理局2013年11月颁布的中成药禁售令,已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意味着英国境内再也看不到官方渠道进口的中成药,市场上的中成药存货全部下架,这无疑将给英国中医药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英国药物管理局2013年11月颁布的中成药禁售令,已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意味着英国境内再也看不到官方渠道进口的中成药,市场上的中成药存货全部下架,这无疑将给英国中医药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从全球中草药市场需求来看,全球中成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目前,全球使用天然药物的人数约为40亿,天然药物销售额约占全球医药销售总额的30%。据统计,1997年以美国、欧洲和亚洲为主的国际植物药市场约170亿美元,按年增长15%计,预计全球的植物药市场在2015年产值将突破1700亿美元。

  然而,虽然全球市场空间较大,且中国是世界中草药研究最为深入、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却在全球推广中处处碰壁。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

  企业在GMP、GLP、GCP等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离西方国家药品进口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药品质量缺乏保证。我国中药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多。小型企业占96%以上,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

  我国中药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落后,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障,很多出口中药因无法控制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或含违禁成分而遭拒售。

  而且,无论单方还是复方中药,其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的,且这些中药的“君巨佐使”的相互协同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模型和指标所能反映。因此,在我国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上也存在许多含混不清、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药理、毒理、剂型、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均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中西方文化差异大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导致对药品的界定有所不同,中药在东道国是否属于药品变成了其进入该国的第一道“门槛”。例如,美国对药品的基本要求是:化学成分要明确,如果是复方制剂,其中每一种化学成分的药效、作用,乃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效及毒性的影响都要清楚。

  而目,古朴深奥的中医药术语常以古汉语为基础,很少有规范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更是很难被准确地译成外文。另外,很多中药效用及药理作用的阐述,多沿用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如阴阳五行等,尚无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加以证明。这就更加阻碍了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所谓“中药不是药、中医不是医”的说法就道出了中医药在进军国际化市场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http://jiankang.k618.cn/news/201405/t20140521_5230639.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034-798947.html

上一篇:老天爷热死北方人!请教杨学祥教授
下一篇:创新与跟风----人造蛋

2 鲍海飞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