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Altmetrics(替代计量学)学术报告 9月4日14:00时

已有 6072 次阅读 2014-9-3 12:4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从文献计量学到替代计量学 学术格局的变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824602

Altmetrics    替代计量学    

Altmetrics所具有的客观性,公正、透明性,覆盖、 社会性,补充性,实时性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整理,得到在社交媒体中Altmetrics即时测量出的学术论文的影响力,与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相吻合;在开放存取领域中,Altmetrics学术影响力计量方法已得到认识、关注和应用,并为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计量化、可视化评价提供依据。

讲座内容:

(1)图书馆馆藏发展与信息素养的新定义

(2)如何利用Altmetrics为医护科研人员服务:以PlumX为例

3)交流讨论

 

主讲人:    公丕俭先生(EBSCO公司)

讲座时间:    2014年9月4日(周四)下午2点

讲座地点:    医科院图书馆六层会议室


说明:C:.Users.z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EBSCO70年的历史,是全球最大的集成数据库出版商和期刊代理商之一,主要业务为:集成数据库出版、电子书、发现平台、Altmetrics、期刊代理服务。


PlumX是替代计量学的分析工具,2013年被Library Journal 命名为最具雄心壮志的数据分析汇整工具,其汇集评量指标在五个类别,如使用率、提及转载、截图、社交媒体和引用。

--

祝好

周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部

电话:52328928

邮箱:zhou.qin@imicams.ac.cn


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视频讲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70607.html 


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视频讲座

http://libraryconnect.elsevier.com/library-connect-webinars?commid=96059

Altmetrics resources (替代计量学研究资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quickforward=1&id=769354

参考阅读资料

All 文章

  1. About Altmetric and the Altmetric score

  2. Adding article download counts to Altmetric

  3. Altmetric for Scopus

  4. Altmetric It bookmarklet FAQ

  5. Altmetric It! FAQ

  6. Filtering by funder in the Explorer

  7. Finding altmetrics for a set of given identifiers

  8. Finding the articles you want in the Explorer

  9. Getting started with Altmetric

  10. How is the Altmetric score calculated?

  11. How to set up email alerts

  12. I know this article was popular so why is the score so low?

  13. Sample API response

  14. Using Altmetric imagery in marketing materials

  15. Using the Altmetric embeds on EPrints

  16. What's the scale for the Altmetric score?

  17. Which data sources does Altmetric track?


武夷山    有人系统整理了网媒影响计量学的相关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04613.html


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备记2014年6月1日 由 catwizard留言 »

对新兴的Altmetrics,一直是只知其名、未看其实。此次会议听到EBSCO要把它纳入对检索结果的排序,有了点兴趣。
查些资料大致看了一下,用到的那些国外网站,对中文基本不适用。本国有类似网站的,是否可以方便获取相应数据则不可知。仅在此备记。
看到已有中文论文发表,未参考。

Altmetrics=Alternative metrics,译名待定。据说武夷山老师曾将其译为“社媒影响计量学”或“补充型指标计量学”(翟自洋:由信息计量学新词altmetrics的翻译想到的),我把它译为“替代计量学”或“替代测度”(不同情况下使用)。因为altmetrics最初针对的是引文之外的社会媒体,只是引文测度的补充,而现在通常也把传统的引文测度纳入其中,已有取而代之之意。当然,对引文之外的其他影响如何计量,似还没有成熟的指标。
说起来altmetrics这样非独立、依赖参照系而存在的术语,恐怕终究是要改变、或者重新定义为其他词的缩写的。

维基百科Altmetrics词条的定义:一种新的测度,作为广泛采用的期刊影响因子和个人引用指标如h指数的替代(交替)。本术语2010年提出,作为一般化的文章级测度。……也可用于人、期刊、图书、数据集、演讲、视频、源代码库、网页等。不仅包括引用数,也包括作品影响的其他方面,如多少数据与知识库指向、文章浏览、下载、在社会媒体与新媒体中提及。

altmetrics: a manifesto
altmetrics.org网站上的Altmetrics宣言,v1.01,2011.9.28。2010.10.26 v1.0版时用的是alt-metrics。

此图代表2010-2011年altmetrics/alt-metrics初始时认识,现在使用、引用均已纳入altmetrics计量,真有“替代”之意。
网站列出如下工具(Tool
ImpactStory:https://impactstory.org/(无法访问)
ReaderMeter:http://readermeter.org/(Alpha版,2010,网站仍在、似未更新)
ScienceCard:http://sciencecard.org/(2011-2012.4,已停止,网站首页推荐PLOS Article-Level Metrics等4家)
PaperCritic:http://www.papercritic.com/(版权显示2011-2012)
Crowdometer:http://crowdometer.org/(无法访问)
(另:维基百科提到CitedIn:http://www.citedin.org/,目前仅有jQuery UI页面)

PLOS Article-Level Metrics的Altmetrics页面提及的工具:
Impact Story
Altmetric.com
Plum Analytics
ScienceCard
ReaderMeter
PeerEvaluation:http://www.peerevaluation.org/(2010-2012,面向个人,注册登录后使用)
Research Scorecard:http://researchscorecard.com/(2009,博客最后更新2010.1.8)

总结一下,现在活跃的服务不多。大致上对个人免费,对机构收费(Altmetric对图书馆员也免费);[update 2014-6-3: ImpactStory代码开源]。一些评价指标的详细信息:
- ImpactStory的五个类别(无法访问,引自维基百科Altmetrics
浏览:HTML浏览与PDF下载
讨论:期刊评论、科学博客、维基百科、推特、脸书及其他社会媒体
保存:Mendeley, CiteULike及其他社会书签
引用:学术文献中引用,追踪Web of Science、Scopus、CrossRef及其他
推荐:如F1000Prime所用例子

- Plum Metrics的五个测度类别
使用:下载、浏览、馆藏、馆际互借、文献传递
抓取:喜欢、书签、保存、阅读器、分组、待看
提及:博文、新闻专题、维基百科条目、评论
社会媒体:推文、Google+的+1、赞、分享、评分
引用:PubMed、Scopus、专利
(Current List of Metrics列出所有使用的网站及测度内容)

- PLOS Article-Level Metrics的影响指标
使用:PLOS浏览、PDF下载、XML下载,PMC浏览、PDF下载
引用:PubMed Central、CrossRef、Scopus、Web of Science
社会书签与发布活动:CiteUlike、Mendeley、推特、脸书
媒体与博客覆盖:Nature博客、ScienceSeeker、研究博文、维基百科、引用通告(trackbacks)
讨论活动与评级:PLOS的评论、注释、评级

- Altmetric没有查到,列下它提供的四种工具
网页浏览、小书签(Bookmarklet)、API、网页嵌入(Badges)
可看下PLoS Impact Explorer:PLoS演示版

[update 2014-6-3] Elsevier的电子刊Library Connectaltmetrics专题

[update 2014-6-11] NISO Alternative Assessment Metrics (Altmetrics) Project 是2013年7月得到斯隆基金资助的项目,现正为白皮书 NISO Altmetrics Standards Project White Paper 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4年7月18日)

[update 2014-6-21] Altmetrics Bibliography / Charles W. Bailey, Jr.
含英语文章与技术报告,不含图书与会议录。导言中引用的altmetrics定义(来自:”TheAltmetrics Collection,” Jason Priem, Paul Groth, and Dario Taraborelli)
Altmetrics is the study and use of scholarly impact measures based on activity in online tools and environments. The term has also been used to describe the metrics themselves—one could propose in plural a “set of new altmetrics.” Altmetrics is in most cases a subset of both scientometrics and webometrics; it is a subset of the latter in that it focuses more narrowly on scholarly influence as measured in online tools and environments, rather than on the Web more generally.
via 武夷山(博客):有人系统整理了网媒影响计量学的相关文献(2014-6-19)


整合altmetrics与机构知识库
PLumX推出两种整合机构知识库的方式,一方面它支持通过widget方式将altmetrics数据推送到机构知识库平台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无缝集成DSpace、EPrins、Bepress等机构知识库的记录添加到PLumX平台上。

   通过第三方工具和软件平台,在机构知识库平台整合altmetrics已经成为图书馆新的增值服务和机构知识库的新功能。

   机构知识库是存储本单位研究人员数字知识产品并提供开放获取的平台,其目的是提高机构和研究人员学术成果的可见性和影响力。Altmetrics是通过对研究者在线学术交流行为的跟踪获取实现对研究者学术成果的网络影响力测度和评价。相比传统的基于引用数据的评价指标,它的优势主要有:(一)覆盖非正式出版的学术成果,特别是开放获取资源;(二)数据反馈速度快。在文章在发布后一天到一个月时间是其被在社会网络平台上广泛提及和转发的高峰;(三)数据易于获取。社交网络数据可以通过API等方式被公开获取,目前跟踪工具如Altmetric.com和PLumX等也都提供多种形式的开放数据访问服务。

   当前的典型案例有:Digital Commons在支持Counter使用数据的基础上,最近它与altmetric合作在期刊馆藏条目中显示一个Altmetric图标,麻省州立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展示了在其学术出版平台上整合altmetrics服务的实践。开源机构知识库软件DSpace和EPrint的基础安装版本一般仅支持使用指标(如下载量等),但通过插件方式它们都在单篇论文上实现对Scopus中引用数据和altmetrics等社会网络指标的显示,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与altmetric.com合作开发在DSpace中如何通过DOI和handle方式在XMLUI中实现文章的社会网络影响力指标的嵌入式图标(badeges),并允许由作者来控制显示这些信息和数据。PLumX推出两种整合机构知识库的方式,一方面它支持通过widget方式将altmetrics数据推送到机构知识库平台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无缝集成DSpace、EPrins、Bepress等机构知识库的记录添加到PLumX平台上。

量身定制,让读者重新爱上图书馆——专访美国EBSCO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公丕俭先生
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6-10 09:26  点击(1443)
分享至:

量身定制,让读者重新爱上图书馆

——专访美国EBSCO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公丕俭先生

  机构知识库(IR)建设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领域“最热”的话题之一,每所学府都在为建设自己强大的“智慧宝库”积蓄力量。为了让IR更多地保留学术成果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一些长期致力于高校图书馆领域发展的企业开始纷纷推出特色鲜明的解决方案。在本届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上,美国EBSCO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公丕俭先生就作了题为《使用传统与网络计量,即时有效促进学术对话交流》的报告,介绍了EBSCO刚刚推出的PlumX服务(此软件在2013年Library Journal被评价为最具雄心壮志的数据库)论坛期间,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记者也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通过对PlumX和EDS(EBSCO Discovery Service)两款产品的介绍,展示EBSCO“为用户量体裁衣”的服务理念,更让读者因科学、严谨、贴心的服务重新爱上图书馆。

EBSCO大中华区副总裁公丕俭

  采购网:在本届“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上,EBSCO为大家带来了哪些新产品或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新方案将会给图书馆用户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改变?

  公丕俭:区别于前几年的“发现服务”,EBSCO今年为大家带来的新服务是PlumX(EBSCO在2014年1月收购了推出PlumX服务的Plum Analytics公司)。由于目前全球科研人员大都在网上做学术交流,而传统的引用计量(Citation Metrics)会有3~5年的时间落差,因而另一种新兴网络学术计量(Altmetrics)目前已逐渐盛行在学术界及图书馆服务区。这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从2012年至今,目前美国有几所高校(如匹兹堡大学、旧金山大学等)与政府机构/企业(如VIVO与MEDWave等)正在使用,而国内则还没有。不过在2014年的下半年,我们将会选择国内的一所高校图书馆或重点科研机构进行首个试点应用,非常值得期待!

  有人打趣地说或许可以把PlumX理解为是让IR变得更有动能,让本校科研人员更容易看到或体会到图书馆的价值与服务(亦有人简称PlumX为IR的升级版),因为它可以让科研人员的身份“化被动为主动”,帮助他们与志同道合的学者实现交流沟通,同时知道全球有哪些机构、哪些人在关注他们的学术成果。在PlumX的帮助下,图书馆的身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单纯购买资源让用户使用或提供期刊层级的COUNTER使用统计给校领导过目,而是明显、有效、及时地为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图书馆用户可以分为三种,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往往不像学生和教师那样理解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而仅是看重图书馆购买的纸质与电子资源。站在科研人员的角度,他们不光希望学校把IR建好,有效保护学术研究成果,更希望图书馆能帮助他们将学术成果推广出去,结交更多有识之士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这样的情况下,PlumX所提供的Altmetrics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广义的Altmetrics包括五种内容:(1)使用率(Usage),如下载(downloads);(2)获取(Captures),如书签(bookmarks);(3)关注(Mentions),如博客(blogs);(4)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如推特(tweets);(5)引用(Citations),如Scopus。狭义的Altmetrics则仅包含获取、关注以及社交媒体这3项。可以让科研人员的文章很快的被别人发现。学术成果经过PlumX的整理后,就可以让相同研究领域学者在第一时间看到,省去原先在论文撰写、纸质版发表、电子版上传以及最后被引用一系列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一般是3~5年)。学术论文成功推送后,一些“挑战者”就会主动“找上门”,与你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甚至针对某一提法进行激烈“争论”。更奇妙的是,这些思维碰撞的火花很有可能会慢慢转化成新的研究成果。

  2014年上半年,EBSCO同国内几家技术合作开发商一起作了20余场宣传报告,凡是听过这个报告的人都认为这是图书馆领域的新发展方向。至少未来几年,PlumX将成为让图书馆功能和角色发生转变的新方式,它对于一些年纪尚轻并渴望与有识之士密切交流的科研人员来说是一样很棒的东西。

美国匹兹堡大学机构知识库界面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学术成果平台界面

  采购网:近年来,EBSCO一直在努力推出新的产品,那么,对于公司自身来说,这两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在发展过程中又坚持着什么样的服务理念?

  公丕俭:EBSCO一直在伴随图书馆领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EBSCO information service是美国最大的期刊代理商,一直专注于期刊代理工作。从1997年开始,图书馆对外文纸质图书的需求逐渐减小,EBSCO就将目光转向了电子资源领域。接来下的十几年,图书馆用户更倾向于整体服务的完善与提供,EBSCO就依势而动,通过公司合并进一步扩展主营业务,并最终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意旨纸刊与电子刊、数据库、电子书、资源发现服务、电子资源管理系统(ERMS)以及Altmetrics服务)的企业。

  不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EBSCO都非常重视用户的意见与反馈。产品推出前和在校应用期间,EBSCO都会进行多次“用户体验测试”(User usability test),根据用户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发现服务界面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设计了3栏显示界面,中间为主体内容,左侧为分面信息,右侧为拓展功能,设计的非常合理。但在全球许多用户应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用户很少点击网页上的“拓展功能”,于是许多用户纷纷将3栏简化成了2栏,直接删去“拓展功能”模块,使主体内容的显示空间相应扩大,增多一次性可以显示的文字内容,用户的感受则是调整后更为便捷、实用。除此以外,该校发现服务检索框的位置也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我们经过多次测试才决定将检索框放在中间偏左上方的位置,这样更容易吸引用户点击。在每一处细节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习惯,才能为他们提供最为贴心和适合的服务。

  另外,在近些年的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受到谷歌搜索引擎的启发,尽可能的“做减法”,简化页面布局,让用户一目了然。需要注意的是,简化页面并不代表不做附加功能,我们的技术工程师一直在帮用户开发新功能,并将这些功能的控制权交给用户自己,让他们选择最适合的搭载在页面上。

  采购网:在这样的服务理念下,EBSCO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哪些优秀解决方案?应用情况如何?

  公丕俭:EDS是EBSCO的得意之作,其全球用户(截至2014年4月)已达5600多所,其中包括国外知名高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而中国大陆用户则超过50所,知名的“985”“211”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

  众所周知,现代图书馆拥有大量印刷型资源和电子资源,为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联合搜索,联邦检索(Federated Search)被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联邦检索暴露出速度慢、排序差的缺点。EDS的出现就是要替代联邦检索完成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整合和被揭示功用,让图书馆馆藏资源高效、高质的被读者利用。

  采购网:区别于其他“发现服务”产品,EDS拥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公丕俭:EBSCO首先在数据库的积累方面下足了工夫,收集了厚实的元数据,包括书目、摘要、作者提供关键词、主题词/标题等信息。EDS包含18万种外文资源和1400家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社的全文资源及数百家小语种出版社的元数据。

  在殷实的元数据基础上,EDS在排序方面别出心裁,基于多层计算与侧重标题元数据的排序机制以及词频(密度)分析演算。我们藉由平台合一(Platform Blending)的方式,将用户原订购二次文献的主题词(标题)和其他加工文献融入EDS内(如PsycINFO、Inspec、CAB Abstracts、FSTA、Biological Abstracts、EconLit、Agricola、NTIS等),以此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排序。(此为EDS最独特的价值,而目前其他发现服务商均无法提供的功能)

  除此以外,在智能链接方面,我们尽可能减少读者点击鼠标的次数,通过文献动态全文链接(OpenURL Resolver)、直接的全文呈现 (Direct Full-text)、出版社全文档的客制连结三种形式实现。

  最后,为给予中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我们联合本土技术开发商对EDS进行本地化改造,提供定制性技术服务。EBSCO同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实验室实现合作,借助30多位技术工程师团队对EDS进行二次开发。在我们看来,差别性的定制服务非常重要,它往往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产品的看法,定制服务可以让读者感觉到“你懂我的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选择你的产品。

  采购网:EBSCO在“发现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您看来,基于科技发展和用户需求“资源发现”领域需要从哪方面寻求突破?资源发现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公丕俭:在我们看来,“发现服务”的建设架构已经确定了,它一定是在集中式索引(centralized index)的基础上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供“高速”服务。面对将来的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特定读者逐渐优化(如学科发现)或调整产品功能。我们发现国内教师普遍比较认可ISI引用次数排序,接下来EBSCO会认真考虑将类似功能逐渐推出来。另外,许多EDS用户建议我们设置“经典文章推荐”功能,让每一个学科的必读“经典”被图书馆用户发现,这些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提到的,但对学术研究的初学者非常有帮助。资源发现服务目前全球已有近万家图书馆实施,而在中国大陆也有近百家采用。我们保守预测未来3年内,国内应该至少会有超过200所高校图书馆采用发现服务。

  采购网:最后,请您谈一谈对于“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的看法。EBSCO对论坛的哪些服务最感兴趣?

  公丕俭:这是我们第3次参与贵论坛了,论坛从刚开始的注重技术交流发展为注重用户反馈与交流,这让EBSCO感觉非常棒。我们最看重的就是用户反馈,而论坛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学校用户直接交流的平台。现在的论坛既为企业留出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空间,同时提供了倾听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和声音的机会,让EBSCO有机会根据“一线体验”不断完善服务。(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记者 赵媛)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责任编辑(zhaoyuan)

http://www.caigou.com.cn/Interview/Detail/162231.shtml 

2014年EBSCO北京集团会议

 

暨北京地区图书馆馆藏发展与发现服务研讨会召开

   5月22日,由BALIS资源协调与保障中心、EBSCO、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EBSCO北京集团会议暨北京地区图书馆馆藏发展与发现服务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召开。来自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50多位领导及老师、EBSCO公司成员、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领导及员工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了EBSCO集团自2003年组团以来的历史与发展,共同讨论发现服务的发展及图书馆馆藏的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刘春鸿副馆长主持,首先由BALIS资源协调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女士致辞。熊馆长在致辞中回顾了EBSCO-ASP+BSP数据库北京集团在2003年组团之初的情况,当时第一次提出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外文数据库组团分配的方案,联合了多家高校图书馆,经过多次谈判,最终确定了北京地区集团采购方案,为北京高校带来了价格优惠、收录期刊种数众多的外文全文数据库的访问服务。11年来,集团成员不断增加,数据库使用良好,为高校师生的科研服务提供了不断的支持。同时,熊馆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EBSCO集团在未来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作为EBSCO数据库北京集团的组织者,由期刊中心总经理陈长月先生详细介绍了ASP+BSP集团的发展情况,并推荐了一些特色资源,如:PQD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IET电子书、Bentham Science药学/生物化学专题数据库等。

   鉴于近年来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增多,为了提高各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使用率,改善读者发现和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应用体验,发现系统应运而生。在EBSCO Discovery Service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由南京大学数图技术实验室研发了中国大陆地区的本地化版本,即EDS(Find+版本):提供全文导航、本地化技术支持和客制化服务;利用EDS包含的国外出版商授权提供的元数据和先进的多语种搜索技术,结合上述本地化功能和服务,构建的适合中国地区图书馆用户的资源发现与服务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姬芳副馆长针对本校发现系统服务选购的前期调研、试用比较等做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报告,并且通过数据库同期使用统计的比较,证实了EDS(Find+版本)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

   EBSCO大中华区副总裁公丕俭先生和南京大学数图实验室刘啸先生分别对EDS(Find+)版本发现服务的技术、订制服务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在会议的后半部分,公丕俭先生介绍了EBSCO公司对于图书馆馆藏下一个十年的发展的分析与预测,指出集成类数据库的发展方向与移动终端下电子书的市场变化,公先生还以PlumX为例介绍了学术影响评价体系的新情况,分析了社交新媒体对于全球科研存在的影响。

   本次会议安排了丰富而充实的演讲内容,方便图书馆界的老师了解业内动态,共同研讨馆藏的发展方向,也为提高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出了种种办法,为科研服务做出源源不断的支持!

http://www.sogou.com/websnapshot?ie=utf8&url=http%3A%2F%2Fwww.bjzhongke.com.cn%2FNewsread.php%3FCataID%3DA0013%26NewsID%3D356&did=2ac393105628af3a-d43a1bf11e029504-743e11e34c449c638ee4b65385f5d961&k=186497620903c62b623053c6887568c2&encodedQuery=plumx&query=PLumX&&pid=sogou-site-664dd858db942cad&duppid=1&w=01020400&m=0&st=1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034-824595.html

上一篇:煤老板养“大老虎”
下一篇:从文献计量学到替代计量学 学术格局的变化

2 袁圳伟 余厚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