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ehuiwang 南京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专业教师

博文

我对教育孩子的一点观念

已有 2166 次阅读 2011-1-10 22:0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育, 观念

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今天看到了雅虎网的一个咨询"中国故事之人小鬼大","环顾我们身边,人小鬼大,少年老成的"小大人"比比皆是.当整个教育体系乃至社会环境都弥漫着功利与谎言,中国小孩早早就抛弃童稚与纯真,变得矫情和虚伪,学会带着面具跳舞."文中对典型的人小鬼大进行了列举,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也有一个孩子,我深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到底要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也是我孜孜探寻的方向。

我们想要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是高的分数吗?是比比皆是的证书吗?还是局长的爸爸?金钱?房子?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直到这时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可以给孩子报辅导班,报奥数班,可以帮他们得到高分,获得证书,但是这是他们的需要吗?他们可能失去了愉快的童年,失去了和同伴交友的机会;我们可以帮他们背书包,关怀备至,但是他们却失去了认识自我责任的机会;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好一切,但是,他们同时也失去了迎接一切的所应有的体验,这样是完整的人生吗?抑或当我们不再能提供什么的时候,他们靠谁呢?

记得看过一篇关于如何做好父母的文章,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好的父母是当我们在或不在他们身边时,都能一样地生活的父母。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是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过程!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为什么非要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执著呢?也许,这正是给我这个懒妈妈找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吧。

 虽然我会担心他会吃不饱,但是我仍然会在他明确表示拒绝的情况下不再追着喂他;虽然我会担心他在幼儿园可能没有在家里照顾得细致,但是我不会让老师特别照顾他,我觉得他应该适应不备重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没有任何特权,除非自己某个方面特点突出而引起老师的注意。

我的孩子三岁半,是一个秩序感很强的孩子,就是属于比较讲道理并且中规中矩的人,有些胆小,我想要做的就是鼓励他尝试。我尽可能给他机会,但不会强迫,我会渐渐地将决定权交到他的手上,人生是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会告诉他自己的教训,但并不拒绝他重新得到教训,他应该拥有对失败进行实践的权利。我会在他的身边鼓励他,支持他,但不会代替他。

我会引导他不断地自己做决定,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想在他能够独立的时候把他赶得远远的,离开我,在另外的地方生活,这样,如果我不在的话,他也不会身临其境陷入到回忆不能自拔,而是可以在远方很快地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给他的人生。

其实,人生真的是不断轮回的过程,突然发现我的期望其实是我母亲给我的人生。直到此刻,我才能重新地回忆我的母亲。她已经离开我两年多的时间,而我真的很感激她 ,因为她就是给了我一个我自己的人生。

孩子,我没有金山银海,也没有让你成为太子的可能,我能给你的是一个你自己的人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0384-403117.html

上一篇:写给孩子的寄语(幼儿园成长手册用)
下一篇:儿子轶事6:感动的“丽人节”

1 袁贤讯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