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知多少 故事有乾坤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jhs 追寻流星的人!

博文

为什么写博客

已有 3748 次阅读 2009-8-24 22:33 |个人分类:偶有所得|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科学网, 招生, 过程工程研究所

老实来讲,对一个从小到大一直在理工科混的、从未接受过正规写作训练、作文每次只能勉强及格的人来说(高一的时候曾今有过花一节课时间在书山辞海中寻找合适的致同学新年贺卡辞),在科学网写博客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老祖宗也说过,献丑不如藏拙。不过科学网群英荟萃,各路神仙轮流登场,把个科学网搞得好不热闹,又搅动了我那颗不安分的心。
基于罗伯特.希奥蒂尼的影响力理论:一个人会为他将要做的事情寻找理论支持。为了坚定我来科学网献丑的决心,我苦思冥想了如下几条理由:
一、科学网作为全球华人科学家的思想文化高地,已经有许多的科学家和将要成为科学家的博士生安营扎寨,却鲜有来自作为联接研究员和研究生的管理部门相关同志发出的声音。目前,只是发现了我的同行生物物理研究所熊勤同志孤独的身影。科学网讨论许多热点话题都是与管理部门息息相关的。比如:研究生招生、培养、就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师德等。目前在科学网一些言论都是一边倒的,导师说学生不如何如何不好,而学生认为导师太苛刻等等。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都是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基于自己的立场去分析。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获取的信息的能力不同(或者说有些人有选择性的获取信息,直接无视和过滤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信息)。我们也许永远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充足的信息+正确的思考有可能让我们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再者,“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科学院研究所三足鼎立的一份子,有必要在科学网开辟一块阵地来传递我们的声音。
二、博客作为一个非常流行的交流平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效果非常好的宣传平台。作为一名专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干部,吸引优秀生源来所深造对于研究所及我本人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创新研究生宣传的新路子,这也就有了我们所考研征文活动的开展、过程工程论坛的建立、暑期学校的举行、招生宣传大使的选拔等一系列新举措,虽然如此,仍然只是有小部分同学能够受益。为了让等多的学子们能够了解中国科学院,王德华老师、何士刚老师、王鸿飞老师已经在科学网作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都 不是如脑白金似的中国科学院 O啦直白营销,而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从我看来,效果应当不错。诸位老师是我学习的对象,希望我这个博客也能起到类似作用。
三、博客能够及时传递各种信息,方便一些有志于来中国科学院深造的同学获取资讯。我会在这里发布关于大家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历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所情介绍、导师介绍、研究生录取重要环节等,当然一切以研究所网页发布的为准,另外有一些同学们能经常询问的:我是否适合上研究生、跨专业考研会不会被歧视、研究所的生活是不是很枯燥、研究所的就业问题,我会从我掌握的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分专题为大家答疑解惑,消除大家的疑虑;还有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与导师的思路不和、如何与导师相处一些不好正面回答的问题,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我会以第三人称叙述小故事让大家自行来体会和领悟。
四、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浏览我的博客,能更新大家脑海中的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刻板、冷漠的过时的印象,通过我的文字进而能够了解我现在的工作,了解我们研究所,了解中国科学院,了解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导师和研究生们及科研二线的管理部门同志的工作动态,进而发现我还是一个蛮可爱、值得信任的人,进而加入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这个优秀的集体中来一起来建设我们的研究所。
五、能给一些看到文章的人一些帮助吧。很多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茫,有一次还和宿舍最铁的哥们为了那不可知的命运而抱头痛哭了一场。那个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无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后来顺利的上了研究生,又顺利的留所工作,逐渐对人生有了一些自己切实的感悟。这种感悟不经历的话是无法体会的,而这种经历又是大学所能教会我们的。有些人悟性高,悟得比较早,所以成功早一些,人生的路就顺一些;有些人没人指导,只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慢慢的悟,最后也成功了;另外一部分人始终未顿悟,或者是已经有人指点过他缺仍然执迷不悟。前者属于天纵英才似的人物,历史也阻挡不了他的发光发亮,这种人就是俞敏洪所说的到了非洲的丛林之中也会成为一群猴子或者大猩猩的首领,这种人我们无需操心;而后者属于无可救药型的,我们也没必要在他身上浪费力气。大多数人属于第二者,而第二者如果有一个好的平台,遇见一个好的人生导师,听到一句人生的智慧都会加速他的成才之路。所以每次看到那些充满朝气的学生的眼睛中透出的迷惑,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一些浅薄的的成功或者失败的体会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不必如我当年摸石头过河,直接过桥走向康庄大道。

关于书写博客,肯定会受到一些质疑,我的同行熊勤老师已经在她的博客也已经提及过,为了避免非professional的质疑,我将利用乘地铁上下班时间构思,午休时间成文发布,欢迎大家检举非职业的行为。为了和谐,请大家也不要问一些敏感问题,不然要不就是保密局请我喝咖啡就是纪检委请我喝茶,我是吃不消这些的。


博客感言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2538-251219.html


下一篇:感谢那场暴雨

8 李传亮 刘进平 杨秀海 刘立 迟菲 苗元华 柳东阳 杨延丽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