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5后无知青年眼中的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yanli45 黄莲树下弹琴,垃圾堆里唱歌

博文

别让仪器做“大爷” 精选

已有 6725 次阅读 2010-9-12 15:32 |个人分类:小青年的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更先进的仪器问世,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也体现了研究的需要。这些仪器带我们进入了更加微观的分子世界。

       仪器是研究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让研究事半功倍,好比我们的优秀助手,但前提是能够很好的运用它。如果对自己的工具不了解,就算是再好的仪器也帮不了自己,而且还会成为“大爷”。所谓“大爷”,就是你得供着它,使用时小心翼翼,还只能偶尔期望着它能正常工作,极少的时候能赏点好数据,然后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越是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仪器,就越贵,也越“娇柔”,最容易变成“大爷”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们课题组。其实我们也是主要靠仪器吃饭,做什么实验必须要用到仪器(像离心机,恒温箱之类的不列入讨论范围之内,这里的仪器指相对比较贵的),可是,一些比较新的仪器买回来没几年,运用也不是特别广泛,在使用上就比较困难了。以一个师兄为例,他主要是做扩展新仪器的应用,可是一年过去了,毫无进展。这也是难免的事,本来新上世的仪器在原理和操作上就得有个熟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仪器的使用并不仅仅是明白怎么操作就行,跟着操作手册学会操作这是最基本的,是必要条件,却不是能做好实验的充分条件。在理想情况下,仪器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原理,熟练操作就可以做实验了,这也是师姐跟我强调的,没有必要花太多的心思在仪器本身的问题上。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情况不理想,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说不清楚的问题,如果对仪器的了解只是在表面上,当情况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就不知所措了。如果不认为自己的运气会一直都很好的话,就还是好好深入的了解一下你的工具,摸清它的脾气。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情。

        前几日,和师姐一起去用AFM。扫描出来的图片感觉没有真正的扫到东西,都是大片大片的亮光。师姐也更改了扫描模式,调节了几次,还是没有进展。后来打电话给工程师,重新设置了一个参数后,立刻扫描出了目的蛋白。有时候不是仪器出了问题,而是操作者不知道如何让仪器在良好状态下工作。

        另一件就是和导师在谈论到实验室的一台仪器的时候,我提到这台仪器虽然刚拿去修过,但是听说现在还是不好用,数据跳动的非常厉害。导师说,很多时候问题出在人身上。虽然这些仪器实验室有人会用,但是没有谁能够对这几个比较新的仪器很专,经常都是因为参数设置的不正确而无法使用。

        要想把仪器用的得心应手,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候很难。

        我以后就靠着仪器了,所以很想好好的了解它。可是仅仅从操作手册和仪器本身入手,我要如何能学好呢?工程师对仪器的了解毋庸置疑,可是各参数改如何设置,以及它们的影响我该如何了解呢?尤其是对于很新的仪器,周围会用的人本来就很少,就算有也还是在摸索的阶段,这样对仪器如此细致的了解恐怕无法从本课题组学到了。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向工程师咨询了,这得靠积累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5633-362332.html

上一篇:爱的电话
下一篇:小院的猫和狗

17 武夷山 王晓明 刘全慧 孙学军 朱志敏 张晓锋 刘颖彪 熊李虎 刘钢 吕喆 金小伟 陈永金 苗元华 张建蒙 高建国 马利祥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