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力论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apple

博文

殖民经济剑指中国--(转贴)

已有 3080 次阅读 2007-9-7 22:04 |个人分类:技术力论坛|关键词:学者

  
    今天世界上,殖民地已经很少(中国最后两块殖民地香港和澳门,也在上世纪末成功收回),但殖民经济却方兴未艾。

    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国际经济“大鳄”们在一些国家纵横排豁,攻城掠地,宰将夺旗。
    小小的日本,其拥有的海外资产就高达1.5万亿美元,这可是当年大动干戈都换不来的!
    而世界上出现一些老也长不大的所谓“拉美化”国家,正是殖民经济“杰出”的战利品(在这些国家外资基本控制了经济命脉)。
 
 外资猛于虎
 
    在中国,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达到6千多亿美元,加上其它方式投资已经达到8千多亿美元(而且还在以每年数百亿美元的速度继续增长),而中国的GDP产值也不过2.2万亿美元。令人惊异的是,中国的外贸产值竟然超过1.4万亿美元,超过了GDP的70%(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20%)!而这其中外资又占了大头(60%以上)!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我们不得不承认,外资在中国的势头已经非同一般!不是一般的强势!外资猛于虎!
 
谁和你“双赢”
 
    有人跟我们说,今天世界已经不同以往,我们已经进入“国际化”大家庭,进入WTO,大家应当不分彼此,根据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互相合作,洋人出资金、技术,我们出劳力、资源,互利互惠,彼此双赢。
 
    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不过善良的人们不要忘记了,当年日本人挥舞刀枪“进入”中国的时候,说的也是“共荣”,是来“帮助”中国人的。今天洋人们挥舞着美元进入中国,他们说的“双赢”,难道不会是异曲同工吗?
 
    任何一门经济学都告诉我们,资本是要牟利的,外国资本则是为外国人牟利的,这是任何说辞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进入中国的每一分钱外资,都不属于中国人,而是百分之百地属于洋人。而且还要百分之百、百分之一千地为外国人谋取利益。
 
   对于代表中国人利益的中资企业,外资的态度是毫不留情地挤压和绞杀,用美元还是用刀枪,用文斗还是用武斗,功效是一样的!谁和你“双赢”啊?
 
    我们常听说某些生物物种入侵,造成了我们多少多少亿的损失。但生物的入侵能和资本的入侵相比吗?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资本的入侵造成了多少损失?
 
    新八国联军已经在逐鹿中原,这次他们手中挥舞着“美元”,远比老式的枪炮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他们不仅大量杀伤中资企业,而且还大量杀伤中国各级官员,包括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于是我们就听到,老式的殖民语言经过现代的包装,可以由某些具有“权威”的中国人口中说出,“共荣”变成了“双赢”,“帮助中国人”变成了“提供就业”,洋老板敲骨吸髓、中国人当牛做马都有了理论--“国际分工”、“比较优势”。
 
    多么有说服力啊!原来杀人可以不用刀!
 
    虽然没有人帮我们统计外资入侵到底带来多少损失,但作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也能略知一二。
    拿日本来说吧,日本的做法和我们大相径庭,它自己是不欢迎外资进入的。日本从发展之初就明确关闭国内市场,不让外资进入,至今日本外资只占1%(中国已超过30%),外贸出口也不到GDP的10%(中国已超过70%)。但日本靠内资内贸发展了600多万家企业,而中国13亿人口,却只有300多万家企业。
 
    如果中国按日本的模式发展内资内贸,以中国人口、市场和资源推算,今天中国应当有5、6千万家企业,少算点也至少要有1、2千万家企业,可以解决所有中国人的就业。何至于只有区区300多万家企业(我们究竟损失了多少家中资企业?损失了多少就业?谁给我们算一算?)?
 
    何至于外贸高达70%以上,却仍然是所谓“高增长,高失业”(增长的东西都到哪儿去了?中国流失了多少财富?谁给我们算一算?)。
 
    如果要算损失,恐怕绝不是几百亿、几千亿这样的小数可以了结的!
 
    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想纠缠具体数字,我们只想告诉国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外资毕竟是外资,外资永远不姓中!
    外资不是来“帮助”中资,而是中资的克星!
    外资不是来“帮助”中国,而是来瓜分中国的市场,争夺中国的财富!
    外资每付给我们一元钱,我们都可能要付出10元以上的代价!外资每提供一个就业岗位,我们都可能要损失10个以上的中资就业岗位!外资每建立一家企业,我们都可能要损失10家以上的中资企业!
 
    我们不是看到,外资提供的区区几千个麦道飞机的就业岗位(仅仅是临时的),就将中国制造大飞机的几十几百万高端就业岗位(大产业链),几百几千亿高端产值,扼杀于摇篮之中吗?!
 以日、韩为师
 
    有人告诉我们,中国没有钱,需要外资来补充。不对!经济学家凯恩斯早就指出,货币发行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中国不缺人民币,就象美国不缺美元,日本不缺日元一样。中国有大量闲置的人民币资源--国债和储蓄(除10多万亿的储蓄存款,按日本、美国标准中国国债可以有数百万亿元),哪里需要“洋钱”来补充呢?
 
    有人告诉我们,中国需要外资带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对!直接购买或模仿国外专利、技术,聘用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都是引进技术和管理的有效方法。而靠引进外资得到技术和管理经验已被实践证明只是一相情愿(外资可没有那么傻)。人们不是看到进入中国的外资,不但没有提供什么“技术”,而且行贿受贿、偷税漏税、弄虚作假、盘剥压榨无所不为,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只“桔”,而成了变了味的“枳”(所谓的“先进性”早被资本的“嗜利性”冲刷得干干净净)。
 
    有人告诉我们,不引进外资,不大量出口,中国这样农民占多数的人口大国就没法解决就业问题。不对!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民币资源,有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生产潜力,即使没有一分钱外资,不出口一件产品,也一样能自己解决全体国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有足够的能力象日本、韩国那样,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哪里需要靠为洋人创造财富来实现就业呢?如果洋人让全中国人“就业”(这是完全可能的,按中国的低工资水平只要花1万多亿美元就能让全中国人都成为洋雇工),那中国还是中国吗(国将不国)?
 
    靠出口资源和低附加值产品来实现就业和致富的想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是十分荒唐可笑的。
 
    因为对外贸易都是对等贸易(顺差不是赢利,逆差也不是亏损,只是互相之间打的欠条),都是以物易物、以就业易就业的交换。而交换必须遵循有利原则,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换。
 
    以进口牺牲高端就业,换取出口的低端就业,或者以出口一船货(资源和低附加值产品),换取洋人的一箱货(奢侈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则都是对我们十分不利的得不偿失的买卖(日本、韩国从来不做这样的买卖),我们有什么必要非要做这样的傻瓜交易(出口一些附加值较高产品,如轮船、汽车、家电、工艺品等,适当换回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等必需品就可以了,不利的交换可以不做,多余的出口只能换来废纸与废物)?
 
    中国外贸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傻瓜交易,与数量众多的外资企业也有直接关系。有专家指出,一些外资企业正是通过低出高进的手段,使中国财富滚滚流向海外。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必须发展国内消费和生产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依靠外资“出口导向”寄生他人是一种危险的游戏!
 
    在对待外资的问题上,中国不妨以日、韩为师,放水(国民收入)养鱼(中资企业),大力提高国民收入,大力发展内资内贸,大力提倡国货,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停止外贸中的傻瓜交易。
 
    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孔子不是早就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2-7021.html

上一篇:一个外企白领的自白:外企是如何掏空中国的?--(转贴)
下一篇:李国杰: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