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sh

博文

一些值得思考的書和視頻

已有 3265 次阅读 2012-10-29 19:12 |个人分类:真真假假互联网|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death

很多東西,大概只有從“黃頭髮、高鼻樑”的外國人們嘴裡用“非中文”說出來,咱們這些“黑頭髮、黃皮膚”的人們才會相信,才觉得靠谱,否则便会打成迷信吧。雖然悲哀,也是這個時代的無可奈何之事。

如下便选了一些amazon上架的英文书,都是关于life跟death、reincarnation,很多都是医生写的。只是选择一小部分,全部的书可在amazon上作者的主页看到。最后还有ted上很有名的一个视频,也是一个医生讲的。如上都是“黃頭髮、高鼻樑”的外國人們嘴裡用“非中文”说出来的。

什么是迷信?对不了解的事盲目地相信、或者盲目地不信,就叫迷信。

Lives, Many Masters: The True Story of a Prominent Psychiatrist, His Young Patient, and the Past-Life Therapy That Changed Both Their Lives

Same Soul, Many Bodies: Discover the Healing Power of Future Lives through Progression Therapy

Life After Life: The Investigation of a Phenomenon--Survival of Bodily Death

Life at Death

On Life after Death

On Death and Dying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Enlarged

Jill Bolte Taylor's stroke of insight

Alva Noë: You Are Not Your Brain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名誉退休教授斯图亚特-哈梅罗夫教授在电视记录片中解释了人们起死回生的濒死体验形成之谜
保存到相册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名誉退休教授斯图亚特-哈梅罗夫教授在电视记录片中解释了人们起死回生的濒死体验形成之谜 [保存到相册]

哈梅罗夫认为,濒死体验是当人体的量子灵魂从身体中释放后进入宇宙空间,当他们苏醒过来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体
保存到相册
哈梅罗夫认为,濒死体验是当人体的量子灵魂从身体中释放后进入宇宙空间,当他们苏醒过来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体 [保存到相册]

哈梅罗夫通过这项最新研究认为量子物理对于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鸟类飞行导航,未来有一天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
保存到相册
哈梅罗夫通过这项最新研究认为量子物理对于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鸟类飞行导航,未来有一天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 [保存到相册]


  【搜狐科学消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资深科学家最新理论解释了濒临死亡体验之谜,认为大脑量子物质形成灵魂,死亡之后这些量子信息进入宇宙空间,当他们起死回生之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人体。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管、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退休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这一准宗教理论,他认为意识是人体大脑量子计算机中的一个程序,即使死亡之后也能存在于宇宙,从而解释了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死而复生意识。

  基于一项意识量子理论,他和英国物理学家罗杰-潘洛斯提出,人类灵魂本质上存在于大脑细胞中的微管。一些濒死体验意识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它被称为“协调目标还原理论(Orch-OR)”。因此,人类灵魂并不仅仅是大脑神经细胞交互的结果,事实上它们来源于宇宙空间。

  哈梅罗夫的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关于灵魂的解释,这些宗教理论认为灵魂意识是宇宙的主要形成部分,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观点相近。他提出在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没有被破坏,仅是离开身体进入到宇宙空间,当苏醒过来时这些量子信息再次返回到人体。

  哈梅罗夫在科学记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比如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此时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不会破坏,它是不会被破坏的,只是分散在宇宙空间中。如果患者起死回生,他的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微管,从而使他拥有濒死体验意识,认为曾经历了死亡之旅。他强调称,如果患者并未起死回生,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存在于身体之外,被视为“灵魂”。

  但是许多经验主义思想家对“协调目标还原理论(Orch-OR)”提出严厉的批判,科学领域对这一理论观点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卡麦拉)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6797-627394.html

上一篇:辨识ING之朱豫才老师博士论文
下一篇:阿金说与听说(二)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