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fchocolate 给学习过程留点记录

博文

推荐一本书《李开复自转:世界因你不同》

已有 4659 次阅读 2010-9-14 10:11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读后感, 李开复, 自转

推荐李开复先生的一本书《世界因你不同》。

作为博士生,除了在自己狭窄的专业领域不断研究,也要注意人文方面素质的培养。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跟学历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而是跟这个人多少年来的生活环境,自身要求有关。有些能力不是学历能代表的,能力是需要自己有意识的培养的。

阅读李开复先生的自转,还没翻完就找到了很多共鸣之处。如同参加国际会议找到了自己的同行一般高兴。

这里摘一段话。

摘录:著名的哲学家伯里克利(Pericles)曾说过,“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而我欠缺表达,如同扼杀了自己的思想,这是理 科学生不能忍受的。

——我国学术界对于有思想,但不能表达的人,是相对宽容的。可能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有学问的人必定是不爱说话,言论极少的。但是少不等于质量不高,可惜的是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反而下降了。一个博士生,除了要弄自己的研究,也要回表达自己的研究。这就是在开会议的时候,有些同学能将自己的工作表达的很清楚,至少引起了在座人的兴趣。但是大部分人做完报告就下去了,只有会议主席出于礼貌提个问题。多悲哀呢,工作做的很好,但是没能表达,好好的一个会议交流的机会就这么浪费了。我坚信,如果真的把问题搞清楚了,就有能力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问题。那些看上去云里雾里的文字,有掩饰心虚之意。

摘录:那一刻,我的感动无与伦比。因为对一个教授来说,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作出一个与他唱反调的研究。教授不但没有动怒,还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这在很多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李先生书中的瑞迪教授,为广大的博士生导师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不同意你,但是支持你。这样有风险的举动,关系到某个实际项目的事情,老师居然还能宽容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当然这个学生不是一般的学生,这个老师也不是一般的老师。我们要建立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博士培养体制,就需要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学生,但是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学生除了个人原因外,体制的激励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大学要有一种大学精神,这个很复杂,但是至少一点是大学精神中必须有的,就是科学的冒险精神和对科研冒险创新精神的宽容。如果没有这个,百年之后大学拥有的就是档案馆发黄的纸张,而不是一种精神。

今天先写这么多吧,好久没看到这样的好书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9587-362884.html

上一篇:国外的月亮
下一篇:实验室教育杂谈——实验室师兄师妹见习制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