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名校喜欢搞特殊?牛津剑桥自主考试大揭秘

已有 6159 次阅读 2016-12-14 18: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放眼国际,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赴外求学的机会日益增多,而中国高校的国际品牌建设也愈加火热。近观国内,高考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高校不断尝试入学形式的多样化,全社会都热切关注“大学如何选拔人才”这一关乎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大议题。

2016年11月初,全球不少申请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2017年度本科入学的申请人就近参加了两校组织的一系列招生笔试。这是剑桥首次使用新的考试招生体系。今年,该校为部分专业“量身定制”了新的笔试,而牛津大学也已有8成专业要求申请者必须参加提供部分录取依据的招生笔试。

作为两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剑桥与牛津为何会在英国传统的普通教育高级证书(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GCE A-Level或A-Level)考试之外,设立新的招生笔试?这些笔试又有怎样特点?背后有什么奥妙?

一、剑桥、牛津招生笔试概况

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今年采用的招生笔试项目种类繁多,合计足有20种左右。其中,既有两校共同采用的考试项目,如TSA、BAMT、ELAT,也有分别采用的考试项目,如剑桥法学考Cambridge Law Test,而牛津法学则考LNAT,见表1。


表1 剑桥、牛津大学2017申请季本科招生笔试项目情况

归纳起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今年采用的招生笔试主要分为通用测试(Generic Tests)和专业测验(Subject-specific Tests)。

1. 通用测试

顾名思义,通用测试旨在评价学生应对大学学习所需要的一些通用思维和技能,这方面的代表是思维技能测试(Thinking Skills Assessment,简称TSA)。

TSA考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0道“五选一”的多项选择题,要求申请者在90分钟之内作答。其中25道题考察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其余25道题则考察批判式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skills)。这一部分为TSA必考部分,每题1分。经后期校准处理后,申请人的分数将在1-100分区间内,保留小数点第一位。

第二部分是任务写作,按照专业要求确定是否作答。这个部分要求申请者在30分钟内从4篇文章中选择一篇作答,旨在考察申请者将清晰简明的构思通过书面方式有效表达的能力,将交给考官评阅。

应该说,这三种能力都是精英大学要求学生必备的能力,即TSA命题设计瞄准了招生需求的“靶点”。

2. 专业测验

专业测验则主要评价申请人在其申请的特定专业方面有无成功的潜力,如生物医学招生考试BMAT(BioMedical AdmissionTest)、英语文学招生考试ELAT(English Literature Admission Test)和第六学期数学纸笔考试STEP(Sixth Term ExaminationPapers,Mathematics)等。现有的专业测验基本涵盖了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医学等大学基本学科领域。

STEP考试的三份试卷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每份试卷都包括3部分内容:

(1)纯理论数学(8个问题)

(2)数学方法(3个问题)

(3)概率和统计(2个问题)。

正常情况下,申请者会被要求参加其中两份试卷进行考试:如果申请者正学习A-level高阶数学课程或其他相同要求的课程,一般会被要求就STEPⅡ和STEPⅢ进行作答;而如果申请者没有学习A-level高阶数学课程或其他相同难度课程,则一般被要求就STEPⅠ和STEPⅡ进行作答。

每道题目分值一致,申请人可以尽力作答,取回答最好的6道试题进行计分。考试成绩为等级制,按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是S、1、2、3和U。

3. 考试特点分析

以上只是就其中两个考试做了简要介绍,如果仅从考试角度分析,这些剑桥、牛津采用的招生笔试蕴含如下几个特点:

·    在考试形式上,这些考试大多是纸笔考试,被应用于高校招生时,会比受主观人为影响更大的面试更加公平、科学,也更加方便采用标准化管理;

·    在命题思路上,这些考试更倾向于能力导向,而不是“死抠”知识。其中一些考试与美国SAT考试一样,属于不“关心”申请者知识背景、储备的资质考试(AptitudeTest);

·    在命题设计上,其中一些考试注重给予考生充分的选择性,允许考生在一定范围选择自己更有把握的题目或材料进行作答。但也要加强命题、判卷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确保考分具备可比性;

·    部分考试由多个有机部分构成,可给招生高校或具体院系自主选择空间,依照具体情况决定申请人需要报考哪个(些)部分或试卷。

二、剑桥和牛津招生笔试发展脉络

上述招生笔试基本都是在剑桥、牛津大学上世纪90年代左右废止全面入学考试后发展起来的。探究它们是如何引入两校招生体系中,及具体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理清一些招生改革的背景,明晰招生笔试在剑桥、牛津招生体系的地位等问题。

1. A-level改革前的剑桥招生笔试

从图1可以看出,30年间A-level成绩能达到AAA的剑桥大学申请者比例已提升40%。他们能满足剑桥大学大部分专业对A-level成绩的基本要求,但碍于入学名额有限,剑桥大学等名校开始另辟蹊径,着眼于在录取过程中设置专门加试环节。

图1 剑桥大学1973、2003年申请者A-level成绩对比图

鉴于申请人的教育背景愈发复杂,如何用一把“量尺”科学、公平地衡量他们,从中挑选合适新生,成为了一个难题。

剑桥的应对策略之一,就是引入TSA考试作为部分专业面试的一部分,帮助招生人员做出录取决定。2001年12月,计算机科学专业率先采用TSA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89人。

一年后,随着更多学院、专业的加入,这一数字增至472人。而当2003年TSA又实现线上机考后,参加考试人数又激增至1551人,涉及的学院也达到23个,并涵盖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4门主要专业。

有文献显示,剑桥大学29个学院中曾有27个学院要求其申请人参加学院部分课程的TSA考试,而学校规定需参加TSA考试的专业课程共有8个,除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自然科学(物理、生物)、经济学外,还包括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土地经济学。考试日期由学生申请的学院决定,一般定于11月或12月面试时进行。

除TSA考试外,剑桥大学也有其它招生笔试。医学、动物医学是最早采取专门测试的,1999年经过小范围试测后,于2000年开始要求申请者参加MVAT考试(Medical and Veterinary AdmissionsTest),2003年起,又改用由MVAT考试演化而来的BMAT考试。数学采用STEP考试,法学专业则在2009年退出英国当地的全国法律资质考试LNAT(The Law National Aptitude Test),改用剑桥法律考试(CambridgeLaw Test)。

2、A-level改革带来的影响

今年,剑桥对招生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应对A-level改革。本轮A-level改革的关键点之一在于改变AS证书的地位。

A-level课程一般是2年学制,其中,第一年称为AS(Advanced Subsidiary)水准,英格兰当地学生通常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最有兴趣的3-4门课程,通过考试后获得AS证书;第二年称为A2(Advanced2)水准,学生选择AS水准中优秀的3门继续学习,考试后获得最终的A-level证书。

因此,AS成绩和A-level成绩存在一定关联性,但改革后,AS成为“独立”标准,不再计入A-level总分。

剑桥认为,这打破了他们已有的成熟招生评价体制。学生一般在A-level学习第一学年就申请入学,但那时还未获得A-level最终成绩,不过学生可以凭借AS成绩、A-level预估成绩及其他一系列材料申请预录取资格。而剑桥发现AS成绩恰恰最有助于预测学生(数学专业除外,数学专业预测效果最好的还是STEP考试)的学业表现,所以在录取时会参考申请者的AS成绩。

不过,改革后,考虑到中学会出于让学生专攻A-level考试的目的而逐渐放弃AS,进而降低AS成绩的使用效力,剑桥被迫寻找对策。

一方面,剑桥通过不断发声,试图阻止A-level改革真正落实,并曾致信中学希望它们继续使用AS-Level,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学校也在内部讨论如何应对,其中一项动议就是新增笔试。这被多家英国媒体争相报道为,剑桥要全面恢复1986年已废除的入学考试制度。

最终,剑桥并未全面恢复入学考试制度,而是为不少专业“量身定做”新笔试。共计16个专业要求申请者在面试前的2016年11月初,参加对应书面考试(Pre-interviewTest),除医学和动物医学坚持使用的BMAT、英语专业使用的ELAT等少数考试外,其余均被统称为Cambridge pre-interview assessments 。

另有13个专业要求申请2017年入学的学生参加面试当天进行的考试(At-interview Test),TSA考试也在其中,但仅被用于土地经济学这一专业。各专业招生笔试情况见图2。

表2 剑桥大学2017申请季各专业招生笔试情况

3、没有明显改革的牛津大学

与剑桥不同,牛津大学并未明显感受到A-level改革带来的冲击,因为在此之前,该校大部分本科招生专业已经设有招生笔试。

从图2就可以看出招生笔试在牛津本科招生的普遍性。今年,牛津共有49个本科专业对外招生,其中的40个专业要求学生在面试前参加招生笔试,2个专业要求入围考生(Shortlisted Candidates)在面试中参加实操考试(Practical Test),另有7个专业没有安排考试。

图2 牛津大学2017申请季本科招生专业数量

这些专业采用了11个笔试项目,包括前文提及的TSA、BMAT等。其中,TSA考试在牛津的使用情况仍然向好。2007年起,TSA考试就被牛津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PPE)使用,后又推广至经济学与管理(E&M),心理学、哲学与生理学(PPP)、实验心理学、地理学等专业,今年又首次应用到化学专业。

交叉学科是当代大学发展的趋势之一。除PPE、PPP等应用TSA考试外,牛津其余交叉学科则依照所涉专业,选择它们采用的考试项目,例如,历史与经济(HECO)仿照历史学专业,采用HAT考试。

不过,如果交叉学科所涉专业均有对应考试项目,申请者则需注册参加所有相关考试。例如,因为历史学和现代语言专业分别要求HAT考试和MLAT考试,所以历史学与现代语言专业要求申请者必须完成这两个考试。

4、公众对新招生笔试的忧虑

某种程度而言,剑桥正向牛津靠拢,逐渐有更多专业和学院设置招生笔试,尤其是在面试前安排的,可面向所有申请者的Pre-interview Test。

这种趋势也引发了一种对牛津、剑桥是否会全面恢复上世纪90年代左右入学考试的忧虑。那时,参加入学考试是获得面试资格的“敲门砖”,但因为这种考试更有利于有资本聘请专业辅导的私立中学学生而不利于公立学校学生而遭到舆论抨击并最终被废弃。

这对公立学校学生是利好消息。英国媒体援引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剑桥大学1986年废止全面入学考试后,其录取的新生中公立学校的学生占比从50%升至60.6%。

尽管全面入学考试已经消失,但正如前文梳理,20年来,具体到专业层面的招生笔试规模在两校内部均得到逐步扩张,说明高校在此领域的需求仍然存在。同时,对精英大学单独入学考试损害教育公平的担忧也依然存在,剑桥、牛津如何用实际行动打消公众疑虑,这对它们是一个巨大考验。

可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控制招生笔试在整个录取流程的权重。目前,两校都明确将这些考试纳入招生流程的一环,但不作为决定录取的唯一标准。剑桥、牛津目前主要采取证书和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本科招生录取方式,除A-level或同等证书考试成绩等硬性要求外,还就申请学生的个人陈述、作品集、推荐信、面试表现等丰富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做出录取决定。  

三、剑桥、牛津背后的第三方考试机构

剑桥、牛津采用的招生笔试主要由第三方机构负责运营招生考试服务中心(Admission Testing Service)占其中绝大部分,除LNAT考试(由培生VUE运营)和CambridgeLaw Test外,其余剑桥、牛津招生笔试均由该机构参与。

实际上,招生考试服务中心和剑桥大学有关联之处。中心隶属于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Cambridge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后者就是剑桥大学的一个非营利部门。因此,中心和剑桥已保持10多年的合作关系并不令人意外。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高校怎样和第三方考试机构合作,及出色的第三方考试机构应具备哪些特质。

1、如何和第三方机构在考试领域合作?  

高校和第三方考试机构始终围绕考试进行合作,高校及其内部院系可以采用机构开发的考试,也可以自己出面设计考试、判卷打分及做考试研究,而将试卷印制、分配、考生注册及考试市场等具体运营交给第三方机构。

在TSA考试的合作中,招生考试服务中心和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及伦敦大学学院就采取的第一种合作方式,由招生考试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开发TSA考试,供高校采纳。不过,虽然都使用TSA考试,但高校之间,甚至高校内部专业之间,也可以做出个性化安排。例如,伦敦大学学院和剑桥大学采用了多项选择题部分,而牛津大学则要求新增写作部分,但在牛津内部,化学专业却和其它专业相悖,只考多项选择题部分。

第二种合作方式则被应用于MAT、PAT等考试。因为这些考试,招生考试服务中心和牛津大学相应专业保持了多年合作关系。

合作也应该是审慎的,尤其在招生考试领域。高校可以定期评估考试的实际效果,例如一个由牛津大学和第三方考试机构等相关方面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历经6月调查后,决定在牛津实验心理学专业本科招生过程中继续使用TSA考试。

2、第三方机构应具备哪些特质?

要和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高校保持长期合作,第三方考试机构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做好准备。

硬件”方面,以考点安排为例,由于剑桥、牛津的申请者众多,且不乏英国本土外的学生,为方便国内外学生都能就近参加笔试,招生考试服务中心需要建设尽可能多的国内外授权考点,如今该中心也已在超过100个国家拥有将近3000个考试中心。

软件”方面,以考试命题质量最为关键,为保障考试能够公平测量每个考生群体,考试成绩能够科学预测考生在大学的学业表现,进而提升高校对考试的信任度,招生考试服务中心多年来保持对考试效度、区分度等关键指标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小结

·    当公共考试(如改革后的A-level考试)难以提供有效的选拔参考依据时,高校在面试之外,仍会寻求新的招生笔试作为选拔依据之一,为录取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已废弃全面入学考试,近年来已形成具体专业对应各自考试项目的复杂格局,具有细分、多样等特点,虽然满足了专业的个性化需求,但可能因过于复杂而影响正常申请;

·    因为历史原因,有担心剑桥、牛津招生笔试损害教育公平的声音出现,对此,剑桥、牛津或要控制招生笔试在录取流程的权重问题,将其视为整体流程的一环,而非决定性因素;

·    高校可以和第三方考试机构在招生考试领域合作,但需确保第三方机构拥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支撑。如要确保考试服务长期满足高校需求,第三方机构需保持研发力量的持续强大。

(本文已经作者授权转载。文章来源:一读EDU,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Tc1NzcwMQ==&mid=2247484352&idx=1&sn=8108fa614029206a53baad49f2cf3c29&chksm=96e846aaa19fcfbc255de371d45cb356c44ee62464b97833b1ac6a4b0afb51333ffe0a728c75&mpshare=1&scene=1&srcid=1209zh1wewOrH1zl9GPQ8ibR#rd)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3646-1020718.html

上一篇:E9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析——基于SciVal数据
下一篇:【一周要闻】

3 武夷山 姬扬 岳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