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智库数据】国内高校五年在ESI中的直线上升中的不均衡问题

已有 2113 次阅读 2020-1-7 15:11 |个人分类:智库数据|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ESI作为一项揭示学科趋势与热点的指标,成为目前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ESI排行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校学术发展情况。但前不久,新华社的发声“批评”部分高校过度追捧ESI排名、追求“学术GDP”的功利思想,但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对ESI排名的重视,将进入ESI数量是其学术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几乎每个高校都会在官网简介里说自家有多少个学科是进入了ESI前1%的排名。


那么,国内高校近几年来在ESI中的新增与减少的情况到底如何?又是哪些学科和高校取得了进步?以及是否反映了中国学科发展的某些问题?因而,本文基于以上几个问题,本文整理了国内高校近六年(2014-2019年)的ESI数据,采用每年11月的最后一期为当年的ESI整体情况,并基于前一年的ESI数据,整理并统计当年新增或滑落的学科名单。


1

国内高校近五年在ESI排名中的增长趋势


国内高校在近六年在ESI排名中的增长速度迅猛,六年新增机构总数为487所,如图1所示。2015年国内新增上榜高校数量69所,从2016年开始,新增高校数量开始跳跃式增长,2019年达到了122所,近似2015年增长量的两倍。

1.jpg


2

近五年国内高校在ESI新增上榜的学科分布


目前,国内高校已覆盖ESI数据库中,除空间科学外的21个学科领域。国内高校在ESI排名中国迅猛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如表2所示,国内新增高校主要集中在偏应用的工科领域,部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增长数量相对较少。新增高校数量前三的学科领域有:材料科学增加50所、计算机科学增加42所和工程学增加39所。此外,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新增数量也高达30所以上。但经济学与商学、物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综合交叉学科增长数量尚未突破两位数。


2.jpg


3

近五年国内新增上榜的高校类型分布


除了在学科领域的分布上有明显特点外,新增上榜高校的学校类型也有显著特点。“双一流”高校中的“一流学科”高校和国内普通高校主要集中在增长量较多的学科领域,且新增上榜数量均为165所,“一流学科”高校集中在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和农业科学领域,而普通高校主要在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

“双一流”高校中的“一流大学”高校新增上榜数量157所,集中在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环境与生态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领域,并在经济学与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综合交叉学科领域实现开拓发展。具体如图3所示。
3.jpg

4

近五年国内高校滑落ESI的概况


国内高校近五年在ESI中新增上榜数量多,滑落数量少,减少了23所。这一方面是由于增长量较多的学科领域竞争加剧,导致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热门学科领域中的个别高校滑落榜单。但更值得重视的是,滑落ESI榜单的一半学科为基础理科学科,如数学、物理等,也再次反映了国内高校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发展失衡现象。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近五年国内高校滑落ESI的概况

4.jpg


数据库说明:

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为科睿唯安(前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的《基础科学指标》英文缩写,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共分22个学科),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ESI学科排名有3种方式,分别依据总被引次数、论文总数和篇均被引次数排序,其中被采用较多的一般是按总被引次数的排名。ESI数据库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13235.html

上一篇:【规划参考】盘点2019中国高等教育热点
下一篇:【规划参考】美国密歇根大学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典型经验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