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成

已有 2667 次阅读 2016-5-1 21:55 |个人分类:一周要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成。4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章制度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卫指出,科学基金的法治工作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基本形成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经过多年努力,一套包含5项组织管理办法、14项程序管理办法、1项经费管理办法和4项监督保障管理办法的科学基金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其余的4项管理办法正在进行调查研究,为规范管理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基金法治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基金法治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科学基金管理和监督权力行使,促进科学基金升级发展,促进创新求真探索,保障学术生态不断优化。(摘编自科学网)

·京津冀“经济学学科协同创新联盟”成立。由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经济学学科协同创新联盟”日前在京成立,三校分别隶属京津冀三地,同属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学科设置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作为经济学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协同三校经济学学科资源,通过建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对接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共建共享,开创京津冀经济学协同研究新局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摘编自《光明日报》)

·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启动。4月25日, 2016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以“网络空间信息安全与规划管理”为主题。旨在推动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融合与创新,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提升高校在新形势下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开幕式上,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是依托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承担陕西省高等教育大数据的统计查询、分析评估、咨询建议和决策支持等应用服务工作的数据平台。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为省教育厅管理部门、评估机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和咨询等服务。(摘编自西安交大新闻网)

·南京大学正式启动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4月21日,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会举行。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在“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四三三”博士培养机制改革获得重要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培养模式为主线,以院系学科特色化的实践作为基础支撑,系统拓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宽度与深度,为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多样性的选择途径,有利于硕士研究生自主发展、成长成才,最终形成一体化、特色化、内涵型为特征的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的重点在于:保持南京大学学术传统的基础,实现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研究生教育的统筹与互动,进一步拓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宽度,更好地适应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强化硕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三个知识与能力培养阶段的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即转型期基础教育阶段、专业教育与训练阶段、实际能力培养与实践阶段;在系统性拓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宽度与深度的基础上,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即学术型导向类、复合型导向类、创业就业导向类,为此同步设计了推进改革的质量保障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等。陈骏校长指出,在人才培养链条中,硕士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关联作用。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必须从整体布局,既要解决与本科教育的对接问题,同时要面向博士研究生教育,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建设至关重要。陈骏校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获得能力的提升;二是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追踪前沿,提升课程的学科交叉、国际化水平;三是要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摘编自南京大学新闻网)

·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四川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月15日,四川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框架协议,就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谢和平校长指出,共建一流大学,要有战略更要有目标,要有举措更要有行动。双方将重点围绕“十个共同打造”全面开展战略合作。一是共同打造10—15个国际领先的一流学科领域;二是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未来全球优秀留学生的留学首选地和汇聚地;三是共同打造一批支撑和引领成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国际研发基地;四是共同打造“3+3”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即联合牛津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四川大学等“3校”在英国、美国匹兹堡、及成都等“3地”共建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打造全球创新地标;五是共同打造环川大周边集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成果交易、成果产业化“一体化”的示范区;六是共同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七是共同打造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互联网+、大数据等一批高新技术探索研究院;八是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战略共同体;九是共同打造实施南亚及环喜马拉雅经济、文化发展引领工程;十是共同打造研发和需求无缝对接的市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根据协议,四川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将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以“三权”改革为核心,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载体,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破除制约校地协同创新桎梏。到2018年,双方共同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为成都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校地协同创新机制提供示范和基础,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到2025年,共同将四川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大学,为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摘编自四川大学新闻网)

·东南大学召开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启动会。近日,东南大学召开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启动会。会议分别听取了发展规划处处长冯建明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共识、谋划、行动”的报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关于“东南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关于“改革创新,建设国际一流学科”的报告以及交通学院院长刘攀关于“交通学院学科建设情况”的报告。沈炯副校长作了题为“抓综改,开好局”的动员报告,分析了“双一流”建设的急迫性,对东南大学今年的8项试点改革举措进行了生动的解读,并对学校今年的主要任务做了部署。张广军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深刻理解“双一流”建设内涵;要科学编制“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双一流”建设的“蓝图”和“路径”。一是科学制定“双一流”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特色医科”和“精品文科”;二是在建设路径上要着力实现“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三是做好新兴和交叉学科的谋划与催生,大力推动基础和交叉科学研究院和研究平台的建设;四是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和培养,为高端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张校长强调,要进一步充分凝聚智慧、形成共识,做好“六大支撑计划”的编制、落实,为推动“双一流”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易红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如“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特色发展”、“聘最好的师资”、“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和“高水平、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国情,做好符合我校特点的建设方案,“双一流”的建设方案必须与深化综合改革的方案有机结合,其中有几件事情必须要做好,包括“优化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做好增量,大力引进高端人才”、“采取特殊措施,促进已有人才的发展”、“加强国际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及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加强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等。(摘编自东南大学新闻网)

·发改委保监会等发起成立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保监会、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清华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22日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投资司司长许昆林说,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作用,加强PPP重大理论研究、破解PPP实践难题和瓶颈,推动全面理解PPP概念;充分发挥多年以来的投资管理和推广PPP模式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PPP项目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运营年限等,保障社会投资者合理收益。此外,还要加快PPP立法进程,为保障各方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鼓励民间投资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打消社会资本顾虑。据介绍,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PPP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开展PPP领域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开设PPP课程;承担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委托的研究课题;面向国内外开展PPP培训,推进PPP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以及提供咨询服务、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创办中心媒介、促进学术交流等。中心的目标是逐步建设成为PPP领域的国家级专业智库、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交流中心。(摘编自新华社)

·亚信安全联合哈工大建立安全攻防实验室。近日,亚信安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亚信哈工大安全攻防实验室”。实验室将以安全攻防技术为核心,围绕互联网攻防、域名体系安全、云计算安全、安全渗透与加固服务、大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合作,帮助企业与个人消费者更好的保护信息安全。根据合作协议,攻防实验室将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相关技术、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哈工大将配合亚信安全对新产品研发进行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工作,对测试产品进行攻防测试并提供相关的测试报告和改进建议,亚信安全将为哈工大相关研究提供实习环境。此外,双方的安全产品部门共同承担研发任务,并共同开展国家级、省市级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执行工作,实现产学研的优势结合。(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成立 推进我国无障碍环境科学建设。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科学建设无障碍环境,让每一个残障人士和有需要的老年人更加自由地参与社会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近日在北京成立的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表示,将致力于打造无障碍研究与发展领域的新型国家智库以及世界一流的无障碍技术与工程交叉学科平台。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是清华大学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挥各自优势,共享研究资源,依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设的校级科研机构。第一批共建院系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机械工程系和计算机系。(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成立。4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卫生计生委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成立“华山-五院-闵行”医疗联合体,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同质梯度”的分级诊疗模式。今后,居住在闵行区的市民不仅可以在市五医院和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与华山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还有可能转诊至华山医院优先接受诊疗。医联体将在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学科建设、教学规培、医学科研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华山医院专家门诊团队,实施同质化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开展大学科建设。此外,医联体还将共同建设科研平台,统一开展科研管理和建设工作。依托华山医院的科研优势,指导医联体内有关医疗机构通过共享的科研平台,统一组织和管理科研项目申报、药物临床试验及医学伦理等工作。借助闵行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医疗和公共卫生课题项目研究。加强医联体内科研人员的交流,探索人才的柔性流动。(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完成首次长聘教轨体系教师的选聘工作。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学院完成首次长聘教轨体系教师的选聘工作。选聘工作于2015年11月启动,通过海外招聘网站、一流高校宣讲等形式广纳英才,在百余份申请简历中筛选出二十余位候选人,通过电话沟通、联系推荐人等进一步了解,最终邀请8人来校面试。面试由6位教授一对一面谈及专家会评组成,并增加了40分钟学术报告环节。会评专家由院班子、教师选聘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专家组成,注重候选人的学术潜质,前沿性、原创性科学研究,选拔学术拔尖、具有潜在国际影响力的青年学者。最终经投票遴选出6位候选人。拟录用的6名青年学者平均年龄30岁,人均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篇以上,具有很好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潜力,均有长期在海外一流大学求学或工作的经历,为历年来最高。(摘编自上海交大新闻网)

·清华大学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近日,清华大学迎来105岁生日, 在全国率先推出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这个专业面向清华本科生开设,学制为一年半,首批共招收90人,致力于培养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的“高级创客”。该专业面向清华大二和大三学生开设,文理兼收,首批共3个班、每个班各30人,将于今年秋季开学。专业课程教师付志勇介绍,最终入选的学生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学生在报名时需要提交个人陈述和一份教授推荐信,通过这些材料考察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力和对于创新的热情。(摘编自《北京日报》)

·搜狗公司捐赠清华大学1.8亿打造“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4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在工字厅举行捐赠仪式,由搜狗公司向学校捐赠1.8亿元,联合成立“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将双方基于“清华搜狗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深入拓展。清华和搜狗的合作始于2007年成立的“清华搜狗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在9年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共同提出了“盖大楼,请大师,谋大事”的理念并达成协议,更希望借助此次合作,共同发力向世界人工智能顶级水平迈进。为了打造国际化的天工研究院,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受邀出任“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管理委员会主任。他在捐赠仪式上说:“从9年前的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到今天的天工研究院,不是一个简单的翻版。我们的合作有三层内涵:研究领域从搜索引擎扩展到人工智能、从校企科研合作升级为与国际最高水平对接、研究团队从清华和搜狗,扩展到了网罗世界顶尖人才和大师。”(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斯坦福大学打造地图宝库。斯坦福大学新戴维·拉姆齐地图中心近日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成立,这里陈列了全世界最丰富的私人地图藏品,其中包括超过15万份地图、地球仪以及制图资料。这些收藏中含有大量代表科学制图诞生过程的18世纪和19世纪藏品。新中心位于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内,旨在打破纸质版—数字化的分水岭。任何对这些地图有学术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原版和大量数字化显示器了解它们或是其他历史地图以及现代卫星图的细节和图层。这些地图是加州旧金山收藏家David Rumsey毕生激情所在。他有着很不寻常的故事,并对开放科学有着卓越的贡献。在20多岁时,Rumsey共同创建了一个行为艺术团体,主要靠交流以及反对将艺术商品化谋生。中年时,他通过做房地产开发赚了一大笔钱。现在71岁的Rumsey表示,他收集地图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够把它们捐出去。从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他一直在扫描地图,使其可以在网上获取,他本人甚至还研发了一些技术。(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德国继续打造名牌大学。德国政府4月22日宣布,计划打造德国常青藤大学的项目将会无限期地得到扩展,让一些顶尖大学每年至少可以获得1000万欧元的额外资助。重新设计后的卓越计划每年将花费5.33亿欧元,将进行两类资助。从2017年开始,无论是来自单个大学还是不同学校的研究团队都能够申请卓越团队,其中45~50个团队每年将会收到300万欧元~1000万欧元的资助,其所在的相关大学将会收到另外100万欧元的资助。在颁发过这些奖项之后,拥有两个以上卓越团队的大学将有机会申请卓越大学的称号。其中8~11所大学从2019年开始每年将会得到1000万欧元~1500万欧元的资助。该计划将不进行阶段性开放竞争,而且经过7年的科研发展之后,政府将会对其进行评估,决定其是否仍有资格继续保持卓越研究的身份。当前卓越计划的资助原计划在2017年年底到期,Wanka表示,这轮项目将会扩展到2019年,给新项目选拔营造成长空间。(摘编自《中国科学报》)

·专家呼吁600万澳人接受数字化再培训。为抓住技术“淘金热”带来的机遇,专家呼吁澳大利亚需在2025年前对600万劳动力重新进行数字化培训。如果澳大利亚想在国际舞台上有竞争力,摆脱对出口自然资源的依赖,就需要在2025年前对600万人进行数字化再培训,使数字化成为劳动力技能的一部分。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和培训部长西蒙·伯明翰在会上强调,澳大利亚不能永远依靠自然资源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全民技术素质能让澳大利亚在未来的商业化机遇中占得先机。伯明翰说,澳大利亚的创新能力显而易见,但将新知识转化为商业价值方面的能力有限,政府正制定创新计划加以应对,有关部门考虑在青少年教育阶段强调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摘编自新华社)

 

(编者: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4144.html

上一篇:日本接收亚洲留学生的未来与展望
下一篇:欧洲协同创新经验:以大学为核心形成学习型区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