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奔腾的野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eedom110110 上海大学法律学士、同济大学政治学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留意哲学博士;意大利马克·比亚吉基金会亚太部研究员

博文

由为外国教授拎包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

已有 4779 次阅读 2009-10-12 14:5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由为外国教授拎包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
 
转载来源:互联网 送交者: 心灵之路
 

我的博士生导师M教授六十来岁,是一个非常有绅士气质的学者。他在我们研究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了科学院的主席。我第 一次与他见面时,他告诉我,以后要直接叫他的名字,不要称呼教授,那样他会不习惯。在第二个学期快结束时,M教授带我到附近一个城市的大学去访问,看看人 家的研究情况,以便好开展我的课题研究。一路上,M教授开着车,我当时也不会开车。在下车的时候,我看着他提了一个挺重的手提箱,里面放了他的手提电脑和 一些资料。我就赶快去伸手要帮他拎手提箱,他阻止了我。我觉得这个教授和中国领导还是有些不一样。说实话,在中国的时候,已经习惯了逢场作戏的伎俩,只要 能够迎合领导,讨领导的欢心,为他们提个包根本不算什么事情。

 

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拿下了博士学位。四年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三年时间M教授根本没有和我面对面地讨论过我的研究。我也不去找他,因为他也不清楚我具体 在做什么,也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有意义的建议。也就是我要到外地开学术会议了,才给他发个邮件打声招呼。等我的研究到了最后阶段,要写一些论文发表了,他 才帮助提一些意见,修改几个英文单词,也主要是通过网络传递思想。说实话,当自己搞研究一筹莫展的时候,身边连一个讨论的人都没有,真是非常艰辛。还好我 在国内有一些工作经验,能基本上应付这种孤军奋战的局面。M教授的另一个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指导,最后只能放弃了学业。本以为M教授是一位学术大家, 我与他合作的论文一定会大受欢迎。但没有想到,等我把论文投到一些期刊之后,一些审稿人根本不给M教授面子。他的一位平常很要好的朋友在署了名的审稿意见 中,直接说把我们的论文拒掉。在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哪个审稿人敢和这个领域的大专家叫板,而且中国的学术刊物对一些大领导、大专家也是大开绿灯 的,有时连稿都不用审就可以直接刊登。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关心中国学术界健康发展的人在疾呼,希望中国知识分子不要再堕落下去,要支撑起中华民族道德的脊梁。这些人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知识 分子的群体堕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在投机钻营、沽名钓誉、唯利是图,丧失了基本的道德。有些人也在探讨中国知识分子道德大沦丧的真正原因。我从以上我介 绍的我的导师M教授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会这么快地完全被金钱和名利同化,而乐在其中。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分子也是人,有七情六欲,在金钱、名利、美色面前和所有人一样,都是经不住诱惑的。如果把知识分子看成是在人性上完 全特殊的一个群体,应该是刀枪不入的,在诱惑面前绝不低头的,那就错了。这样的人世界上还真没有,无论什么人,总有抵不住的诱惑,如果能够抵住,就一定是 诱惑的力度不够。现在中国的诱惑又那么多:金钱上的、地位上的、美色上的。外国学术界能够比较健康地运转也绝不是那些教授们没有了欲望,心灵非常纯洁了。 说实话,他们和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样,是自私的、贪婪的,只是没有机会。就拿M教授来说,他自己做自己的科研,出书立说,却不关心自己学生的科研进展,他招 了学生,却不愿意拿出一点时间来指导学生,这就是一种极端的自私。

 

既然人都是自私的、贪婪的,为什么西方学术界多数教授们很严谨,很少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呢?原因是西方国家从政治界、商界到学术界都有比较完善的体 制,避免了把人的欲望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诱惑之下。就拿M教授来说,尽管他有很高的学术荣誉,但他平常就是一名普通的教授,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许多的课, 自己也要亲自搞研究,写论文。他被选为院士仅是一个荣誉,和工资、级别、待遇不挂钩。他兼职担任科学院主席也可能就是组织一下院士的评选和一些会议,不象 是中国的科学院院长是个什么呼风唤雨的部级干部,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他不让我为他提包,是因为从来就没有人把他看得高人一等,为他提过包。其他的科研 同行也没有因为有他名字的论文就高看一眼,网开一面,而是就事论事地来评审。但如果是在中国,M教授可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走到哪里被人宠着、惯着,他不 飞扬跋扈才怪呢,他哪里还会为我开车,为他开车的人还多着呢。

 

我们要看到,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此的堕落,是因为他们天然贪婪的本性被完全地暴露在诱惑之下。中国大学中教师的收入和承担的课题有关,所以人人 都使出浑身解术去到处拉项目。中国的院士头衔现在就象是一个学术职称,号称要享受副部级待遇,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响亮的牌子,所以就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靠玩 手腕当上了院士。在中国当官是最光荣的,是特权阶层,真正搞科研的人是又累又得不到实惠,所以人人都想当官,根本没有人愿意做学问。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职 称的评审主要是根据被评审人发表论文和专著的数量,而不是象国外一样让同行专家评审其学术水平,所以,许多人就靠抄袭凑论文和专著的数量,来蒙混过关。在 中国读博士,没有学术水平的要求,没有严格的评审,没有淘汰,主要是导师说了算,所以博导们就招一伙男的来打工,招几个漂亮的女的来发泄。

 

所以,要想使中国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学术界,就应该想方设法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把人为的因素限制到最低,不要给天然贪婪自私的人性留余地,不要让知识分子处处面对诱惑。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2501-261838.html

上一篇:我心目中最可敬佩的教授
下一篇:院校扩编导致MBA贬值?

13 薛长国 刘全慧 王汉森 吕铭 鲍博 曹广福 俞立平 彭友松 杨秀海 夏庭锴 盖鑫磊 侯振宇 tangscut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