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收秋

已有 4155 次阅读 2010-8-20 10:03 |个人分类:行者足迹|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收秋, 云浮

在立秋后炎热的一天,我们大小一行八人,一大早就开了两辆车前往云浮摘龙眼。

经过一个收费站时,发现每个收费窗口有这样一个网,请各位猜猜其用途。

经过两小时的行程,车子再也不能往前开了,于是便沿着这样的小路上山了。

路边有各色野花点缀大地,更多的是作物,比如有些经过争论的瓜,还有青色的橘子……

居然看到了吃了几十年的姜长的就是这样啊,再次被笑话五谷不分。

当然地肥处必水美,这不紧跟着就呈现一片鱼塘,有几个人在钓鱼。

没路的时候就进了龙眼林了,一望无际的龙眼树,密密匝匝,这只黑色的狗狗一路跟着我们上来,这时静静地坐在那里。

龙眼树看着不是很高,但是枝桠比较纤细,上去摘果,也不易啊,我等这身手和份量确实挺危险。

还是尝尝这果实,比较滋润,真是甘甜啊!从树上摘下来的尤其是那种清冽的甜。

看看吧,是我们准备带回来的龙眼。

然后到花果山(庄)吃了农家菜。

鸡鸭鹅都是地上跑的或水里游的,自然鲜美了,菜也是自家地里长的,肯定绿色了,这些都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味蕾告诉的。

喝了两碗除百毒的蟾蜍汤,品尝了爽脆的白灼白鳝……当时没有抵御住口舌的欲望,居然忘记了拍照,唉~~~

看着别人玩了一阵斋麻将,就启程前往同事的老家了。

我们经过的云浮道路两旁都是石材店,也不知有多少家,反正一路上一家挨一家,都是很大型的石板材,也有些还有还没加工的大石头,有的店自家就有加工厂,大型切割机就在傍边工作。

到了同事家,他的父母很是热情,喝茶聊天,还给我们推来两车南瓜、冬瓜和两大袋大米。

好像我们是鬼子进村扫荡一般,这哪行呢?老人家种点儿庄稼不易,心意就领了,每人要一个冬瓜一个南瓜就好了。可是人家不干,说地里很多,也不费什么心思,最后非得把米带上不可。我说有多的,拿到市场上买了,也算点收入啊。他们的一句话让我没话可说了,“这瓜在广州一块八一斤,在镇上四毛都没人要,自家都有,要是收走更便宜。”

我们几乎装满了两个后备箱,回来后,妈妈看我搬回来这么多种类的东西,说了一句话:“你们去收秋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我将它定为题目了——收秋。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3156-354626.html

上一篇:宝岛环视(十七)——祥和的码头
下一篇:这算不算侵犯隐私权?

17 武夷山 孟津 梁进 鲍博 曹广福 罗帆 杨秀海 李鑫 吉宗祥 苗元华 刘玉仙 陈湘明 李学宽 鲍海飞 武京治 刘华鼐 吕秀齐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