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周师庸先生千古!

已有 5518 次阅读 2011-7-23 16:26 |个人分类:光阴故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上次到上海看望了病重的导师,心中无限感慨,很多回忆涌上心头,想好好写段回忆的,但是在写完第一段后,一忙就是两个月,没静下心来。期间也曾致电师弟和师母了解情况和表示问候,知道好转了一段时间,一度出院回家治疗,后来又有反复,再次住院。
 
7月1日突然收到一封邮件,题目就是“周老师的悼词”,心中一紧,赶紧打电话给师弟。原来是周老师的状况不是很好,家人在准备后事,单位起草的悼词,遵家属之意,想让我看看并做修改。
好不容易平静了心情,立即研究悼词的草稿和周老师的生平和业绩,进行了精心的谋篇布局,用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平生第一篇悼词。发出去后,得到了家属的认同,心中略感欣慰。这不仅是我可以为周老师做的事,也是再次了解和认识老人家的过程。
 
后来一个多星期没有消息,我坚持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7月14日的早晨刚到办公室,就接到师弟打来的电话了,说周老师于前一天傍晚去世了。我的心几乎要痉挛了,真的不知说什么了,师弟只有倒过来安慰我了。又过一会儿,上海的师弟来电,告知情况(其实他前一天已经发信息给我了,只是我在家没有收到),并且说周老师的子女在殡仪馆,那里现成的挽联都不合适,希望我能拟写浓缩周老师一生的挽联。这个任务真的艰巨,同时我也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于是在悲痛中再次精炼老师的业绩和精神,先写了一副14字的,“容甫毕生惟述学著作等身身不死,满门桃李亦千秋子孙维业业永存”,得到了家属的认可,后来又说殡仪馆要求不超过11字,于是再进行精简,结果是“毕生述学著作等身身不死,沥血育才子孙维业业永存”。
 
完成这事后就着手订机票,于15日清晨前往上海。见到师母、老师的子女、还有师弟师妹,强忍着眼泪,安慰师母,劝她节哀,也跟学校的领导、同事说说话。后来回到周老师的家中,到灵堂中祭拜,看到照片中的老师和照片上的黑纱,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哗地涌了出来。
下午到殡仪馆去跟周老师告别,周围挤挤挨挨的花圈述说着亲朋好友的思念。听着单位领导致的悼词和儿子的答谢词,眼泪就是哗哗地淌,万千思念仿佛都在泪水中。告别献花时,满是泪水的眼朦胧地看着躺在那里的老师,那么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可是这确是平生的最后一眼了。握着痛不欲生的师母的手,搂着她的肩,话未出口,禁不住失声痛哭了,我可以体会到师母心中的痛,而且知道她还将面临更为沉痛的打击。
我们一起将百合花放在棺木中,让献花围绕着老人家,看着儿孙们给棺木上钉,每一锤子都仿佛敲在活着的人的心上,怎能不痛呢?孩子们仿佛不忍钉上,在痛哭中如何能将那粗大的钉子敲进去呢。最后,我们一起将老先生送上了灵车,望着启动走远的车子,我知道一个生命逝去了,即将去到那个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了。

 
第二天,家人们去寻找和挑选墓地了,我自己出去逛逛,舒缓一下沉痛的心情,期间接到电话,说墓碑上要刻的字不能超过9个,希望我能尽快将挽联精简,并想想如何在碑的背面表达孩子们的思念。于是坐在路边凝神思考:“毕生述学著作久传世,沥血育才子孙永继业”横批“典范长存”,背面“音容永驻”。他们赞同了我的写法,表示感谢。我说不用谢,我能为周老师做的只有这些了。
 
墓地选定了,下葬了,就可以安息了!
周老师,安息吧!
 
【附】
下面附上我拟写的悼词,可以了解周老师的为人和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国著名的煤化工专家、应用煤岩学学科及其应用的开拓者、我校的杰出教师、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煤焦会议咨询委员会会员、国际炼铁会议炼焦分会主席,尊敬的周师庸教授。

周师庸教授1927826日生于浙江宁波一个普通人家,自幼勤奋好学,抗日战争时期,借课本自修,1946年在省立宁波中学高中毕业后,在上海 “隆达利香精香料厂”工作,自感专业知识欠缺,于1949年秋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后改为钢铁研究总院)开展煤焦化学研究。此后34年间,随着研究室的分合,辗转迁徙到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和鞍山热能研究院。于1986年调入我校,直至2000年底退休,继续被我校返聘。周师庸教授在煤焦领域辛勤工作了近60个春秋,穷其一生,为我国炼焦事业发展开创新领域、研究新方法、培养新一代。2011年春节期间还在抱病亲自修订再版的《应用煤岩学》,直至5月份住进医院。终因医治无效,于            分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与世长辞,终年85岁。

周师庸教授的一生是为我国炼焦和炼铁事业可持续发展奉献心血的一生。他开创了应用煤岩学新学科,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煤化学、煤化工的基础研究和炼焦配煤的实践应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扩大炼焦煤资源是其中首要任务。周师庸教授在全力查阅前沿资料的同时,频繁地深入煤田一线,取样检测,建立了各种煤质指标,改变了只有主焦煤才能做炼焦原料的状况。与同事共同建立了常规配煤方法,为当时新建各钢铁联合企业确定煤源和配煤方案,为不同容积高炉提供合格焦炭,为国家的重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生产领域曾一度将成份十分复杂的煤作为均一物质处理,其弊端显而易见,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周师庸教授首先研制和推广光电倍增管测定镜质组反射率的仪器和技术,其次创造性地将煤田地质学中的煤岩学引入煤加工利用领域,开创了煤化工领域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应用煤岩学。此理论在生产领域广泛用于指导配煤炼焦,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镜质组反射率鉴定混煤和应用煤岩学配煤原理在我国各大焦化厂得到普遍应用。为我国合理有序地使用煤资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师庸教授一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译著2部、专著2部,其中《应用煤岩学》获优秀科技书籍奖;“焦炭性质和其质量控制因素的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委金奖1项。

周师庸教授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直到晚年仍被国内外的企业聘为高级技术顾问,不仅根据各合作单位用煤的特点,预测焦炭质量及确定计算公式,还研究焦炭在高炉中各部位所起的作用,开展了风口横断面各部位焦炭宏观和微观性质,以及焦炭显微组织组成的差异的相关研究。其科研领域从煤和焦炭,扩大到焦炭在高炉中的行为,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和成果。得出在保证焦炭冷态强度的基础上,多配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焦炭的热态强度更好的论断。这样可以大量节约我国极度匮乏的优质炼焦煤,为我国炼焦行业和炼铁行业的持续发展指出了出路。为了使更多的企业和研究者了解和认可这一新观点,他四处奔走、讲学。令人欣慰的是,他的观点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和实行。这也是周师庸教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待年轻的一辈沿着周老师的足迹继续为我国的煤焦事业做出贡献。

周师庸教授是我校杰出的教师,他用一生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优良师德师风。

30多年前,他协助钢铁企业建立煤岩实验室并培养操作技术人员;80年代初,他主办培训班,为国内相关单位的人员讲解煤岩学、传授应用技术。二十余年的心血凝聚成《应用煤岩学》、又二十余年的心血凝聚成《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这两部专著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也为我国煤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

周师庸教授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冶金工业部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他一生孜孜以求、勇于创新,勤奋不缀、严谨治学,为人正直、清白做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国爱家、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年轻人,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在各自的岗位上谨遵师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十分出色地承担着各自的责任。

周师庸教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利益,他敢于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曾经为…………而奔波。【这段经历我不是很了解,但希望能补充一两个典型的亮点事例。】

周师庸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真正有学识有见地的煤化工专家;使我校失去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师;使学生失去了一位言传身教的良师益友;使家庭失去了一位至亲至爱的家人。这是国和家的重大损失。周师庸教授生前多次讲过,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热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热爱自己的事业和专业,为此鞠躬尽瘁,操劳一生,无怨无悔。我们悼念尊敬的周师庸教授,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学习和发扬他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为国家的富强和发展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周师庸教授安息吧!

   周师庸教授千古!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3156-467636.html

上一篇:甩出来的深圳东部华侨城
下一篇:上海科技馆掠影

10 周可真 武夷山 吕喆 任胜利 李学宽 曹聪 刘庆丰 杨秀海 张海权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