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海龟、海带及土鳖

已有 5983 次阅读 2009-8-12 18:03 |个人分类:科研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海归, 海龟, 土鳖, 海带, 崇洋媚外

        中国是个喜欢使用新词汇的奇怪国度。在基金申请、报奖乃至指南编制过程中都喜欢用新“词汇”,据说领导喜欢,又能体现“创新”,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中国科研的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就是在描述中国科研工作者生态位时出现的海龟(海归的谐音)、海带(海待的谐音)和土鳖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名词。
.
       中国是典型的陆权国家,“海”的潜台词即意指外邦。不过,带“海”字的“海龟”、“海带”不是指洋学者,而是指出口转内销的那种类型,是沾了洋墨水的中华“龟”,基因组与土鳖没有实质性差异。也许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被洋人的洋枪洋炮打怕了的缘故,与国产墨相比,洋墨具有神秘的魔力,沾上哪怕是一点点,身上就会带着土鳖所不具有的炫目“光环”。从钱钟书的《围城》来看,崇洋媚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沾“洋”更是成为时下的流行。君不见艺人们纷纷加入“洋”国籍,即使发达国家的国籍攀不着,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国籍也非捞一个不可,也不管这“洋”国家是不是比中国还烂;君不见众多华夏女子以勾搭上洋鬼佬为荣,连比我国贵州省还穷的非洲国家的黑人也比中国男人吃香......。这媚洋也算媚到中国人的骨子里了。
       在如此的社会大环境中,在国内学术界一切也以沾“洋”为尊,职位、职称、项目、待遇、地位等几乎莫不如此,媚洋也算媚到极致,大体上与以加入东南亚小国国籍为荣的艺人、以勾搭上非洲部落黑小伙为炫资的虚荣女毫无二致。时下坊间流传一小故事:一洋博后回国一年教授、院长、重点项目统统拿到,急电海外另一多年找不到固定工作的“海漂”患难同伴——速速回国,这里钱多人傻!这虽说只是一个小段子,但却折射出海龟们甚至某些重量级巨龟在国人们的溺捧中已经开始飘飘然膨胀,开始抛弃国外形成的严肃学术素养,开始不经过大脑而随意“指点江山”,大有舍我之外举国皆傻的高高在上冷眼俯瞰一切的气概。
.
       那么喝了或沾了“洋墨水”的海龟/海带所依籍的资本是什么呢?无他耳,唯“镀金”经历和文章也!国外高水平实验室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和人脉,向CNS“灌水”也是这些实验室的专利,同样的东西(目前这种情况较少,但已经不再是个案),国内实验室发到CNS比登天还难,但这些实验室凭着它们积累的国际性人脉能轻松搞定CNS,依靠巨大的院士推荐资源,PNAS更是形同灌水。只要是个思维正常的人(当然,要进这些实验室还是要一定门槛的),把他丢进这些实验室,让他在这些实验室折腾个几年,发几篇高IF文章是极其正常的事,想不发高IF文章比国内普通实验室发CNS还要困难。IF很大程度上代表了“interesting”,而不是“valuable”。是不是发了几篇高IF文章就具备了做科研的综合素质?非也。不是所有的人到国外转一圈就能镀上真金,不少人也就做了回“实验机器”。经过这些实验室的锤炼确实有相当部分已经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但怀揣多篇高IF文章找不到固定工作的数都数不过来,原因很直接,文章不等于科研能力,离开大老板的idea和高水平实验平台什么也不是的大有人在。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海外找不到固定职位,“海漂”们把目光转向国内是必然,这也导致海归群体中肯定有相当比例在国外混不下去的海漂/海带一族。把目光拉回国内,将这些海漂/海带和国内的土鳖相比,除了高IF文章,在科研综合素质上海带们是不是一定强过土鳖?将二者放到同一平台之上,这是一个很难评价的话题。国内不少土鳖在攻读学位过程中都经历了自行选题、自主设计试验方案、从零开始摸索实验过程、独立撰写低IF文章、替老板执笔写项目申请书等全套“折腾”过程,这种“折腾”经历是极其宝贵的,远远胜过那些在国外著名PI已有idea和高水平实验平台支持下发几篇高IF文章的经历。与这些经历一系列“磨难”的土鳖相比,放在同一平台上,很多海漂/海带未必更有发展潜力。
.
        海龟、海带和土鳖相互纠缠,乱迷人眼。评价人才,凡沾“洋”皆上品要不得。看一个处于发展期的青年人,不能单纯比文章,还要从其详细的经历综合评价。拥有良好起点的海归并非全都是上品,莫要举国无物、自视清高,初始资源积累不济的土鳖并非皆下品,也毋须自惭形秽,“数风流人物,还看明朝”。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5006-248977.html


下一篇: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