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拯救无数人的青霉素、血库和无公害绿肥,竟都是他带给我们的 精选

已有 9038 次阅读 2016-11-18 17:4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南京农业大学里,有一座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砖瓦楼

这栋两层的小楼就是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里面的千余件展品似乎将中国农业的历史铺展在人们眼前

木犁、石磨、秤杆,水稻、小麦的标本,《齐民要术》一类的善本古籍




博物馆里,有着3样镇馆之宝

春秋战国时期的鸡蛋(这恐怕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鸡蛋了)

《齐民要术》全套刻本(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现仅存两套)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时期的鸡蛋


可这最后一样镇馆之宝,与之前这两样相比,看上去就“逊色”多了

偌大的玻璃展柜里,安安静静的躺着三只密封的玻璃管

里面装着黑乎乎的沙土,看上去像是发了霉的面包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最早的青霉菌菌株


因为年代久远,试管上的标签磨损严重,已经看不出字迹

唯有展柜旁边的介绍板上,还写着,“中国最早的一支青霉素”


原来这三只装着黑乎乎的沙土粉末的密封玻璃管里

保存着中国最早的青霉素菌株


在黑色的沙土粉末里,埋藏着肉眼看不到的青霉素菌种

看似肮脏的沙土,是菌种最好的温床



显微镜下的青霉菌


几十年前的中国,还没有能研制出自己的青霉素

而将这株青霉素带到中国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的老校长

中国的农业微生物学开创者,“中国青霉素之父”——樊庆笙



中国青霉素之父——樊庆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中国千年来的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就在这一年,樊庆笙出生在江苏常熟


革命时期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威胁着国家的发展

年少的樊庆笙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外人欺负,内心愤懑难平,他决心要发奋读书,科学救国



1912年1月1日上海庆祝民国改元


他并非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也算不上是书香门第,只是个普通的小职员之家

家里的兄弟姐妹众多,常常入不敷出,可他的父母还是咬着牙将他送到了苏州的萃英中学读书


聪明与勤奋让樊庆笙顺利的保送到了金陵大学学习森林学

成绩优异的他年年都能拿到奖学金的资助,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业

毕业的时候,他更是拿到了金陵大学的最高奖项——“金钥匙奖”,留在了金大任教



20世纪10年代初的金陵大学校门


1940年,洛氏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给了金陵大学农学院一个留美名额

可僧多粥少,校方实在是难以安排名额

于是,院里将一份奖学金分成了三份,送三个人去留学,时间由三年改为一年


工作勤奋又聪明的樊庆笙成为了首选的三人之一

于是,他告别了身怀六甲的妻子,漂洋过海去了美国,转而学习微生物学




一年的进修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按照约定,樊庆笙应该返回中国

可就在1941年,珍珠港时间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激烈的太平洋战争


海上交通基本阻断,樊庆笙根本没有办法回国

他只好向洛氏基金会申请了半年的延期




半年过后,战火仍然没有平息,樊庆笙的生活已无着落

幸好他的细菌系导师对他很是看重,愿意资助他继续攻读博士


当导师问樊庆笙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的时候,他却说了一个最低的数字,50美元

即使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每个月50美元的生活费也属于贫困线之下,刚刚能勉强吃饱饭



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樊庆笙


靠着导师每个月给的50美元,樊庆笙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着博士学位

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度过


在实验室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在图书馆里贪婪地汲取着世界上最新的科技资料与知识

三年后,他拿到了威斯康辛大学的博士学位,还拿到了学校里的最高奖赏——金钥匙奖



博士毕业的樊庆笙


毕业后,他得到了一份在南方路易斯维尔市的西格兰姆研究所的工作

留在美国,他将会拥有最先进的研究设备,有丰厚优渥的待遇


但是祖国的半壁江山还在日军的铁蹄下遭受着蹂躏,大洋彼岸的亲人也已经有4年未曾相见,深爱的妻子,尚未得以谋面的孩子,让樊庆笙归心似箭




可是太平洋上的战火愈演愈烈,他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

就在这时,樊庆笙收到了一个美国医药助华会的邀请


原来,美国组建了一个援华机构,这个机构由许多医学专家发起,是一个民间医药援华团体,他们决定捐赠一座输血救伤的血库给中国


助华会的筹建进展很顺利,只是还缺少细菌学方面的检验人才

对樊庆笙来说,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可以回国参加抗日,还能学以致用



林语堂和他的女儿,1941年,纽约,为美国医药助华会 (ABMAC)募集资金


他毫不犹豫地辞去了美国的工作,去到了纽约

他对助华会的会长说,他希望回国后在承担血库工作的同事,也能够进行盘尼西林的研制


这种抗生素神奇的抗菌效果,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可当时的中国却无法自己生产盘尼西林,前方将士天天流血,中国实在是太需要盘尼西林了


助华会的会长很理解樊庆笙的想法,想方设法为他准备好了所有的仪器与试剂,还为他找到了两支及其珍贵的菌种,威斯康辛大学也赠送了他一支菌种

1944年1月,机构组成员携带美国捐赠的200多箱设备、试剂与制备的57份干血浆登上了回国的运输船



援华的医疗手术用品


确定了归期后,兴奋不已的樊庆笙给自己在金陵大学的同窗好友裘维蕃写了一封信

可这艘船开出没多久,竟然被日军炸沉了

樊庆笙的好友悲伤地以为他已经去世,却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家中的妻子


然而半年之后,樊庆笙却神奇地出现在了昆明

原来当时的谍报活动相当厉害,樊庆笙他们为防不测,在纽约附近的军港偷梁换柱,悄悄的上了另一艘船



美国医药助华会主要负责人和血库工作人员的合影

后排左起:樊庆笙、林如斯(林语堂之女)、刘覃志云、窦路德、陈秀英、伍葆春、易见龙;

前排左起:Van Slyke,Scudder,Cote Xu,Melany】


一路上凶险万分,炸弹在船边掀起数丈的巨浪,轰炸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甚至还绕道印度洋,换乘“驼峰航线”,飞跃喜马拉雅山,终于回到了昆明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


血库的设备很快安装完毕,1944年7月12日,血库在昆明昆华医药举行开幕典礼

命名为“军医署血库”,为中国远征军驻滇部队服务,归军医署管理

这是中国第一座血库,从输血到提炼血浆,从干馏到检验,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血库初建之时,受到迷信思想的影响,献血的人寥寥无几

樊庆笙带着工作人员到附近的部队、学校、工厂里宣传,还在各地的报纸上进行了宣传

渐渐的,主动献血的人越来越多,西南联大的学生更是献血的主力



便携式血库


战争时期物资匮乏,条件也处处受制,血库的工作只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

没有自来水,就自制蓄水箱用人力汲水

没有柴油,就用木炭做高压蒸馏锅的燃料


没有高温高压灭菌锅,就将每天要用的200多个采血瓶每只冲洗5遍,过肥皂水,再冲洗5遍,稀硫酸浸洗,再冲洗5遍,过蒸馏水

几百英尺长的胶管,每一毫米都不能放过,清洗后还要在蒸馏水里煮沸以保证无菌



农村的露天诊疗


制成的冻干血浆用飞机运往滇西前线,救治伤员

血库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战争中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一名军医的前线报告中写到,“在战地救治中,接受过血浆输注的伤兵只有百分之一不治而亡,凡经血浆救治的伤兵,无一不颂血浆之伟大



右腿受伤卧床的士兵


血库对面,是当时的中央卫生署防疫处

防疫处的处长汤飞凡(点击回顾《汤飞凡:当大家高呼着英雄名字的时候,真正的英雄早已倒下》)当时正领导着一个小组进行盘尼西林的研制

看到樊庆笙,汤飞凡很高兴,立刻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工作


盘尼西林的研制,也是樊庆笙回国的目的之一,他欣然接受了汤飞凡的邀请

樊庆笙有仪器有设备,还有从美国带回来的新技术和菌种,汤飞凡则已经在盘尼西林研制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与基础,两个人一拍即合,使得盘尼西林的研制进度大大加快



汤飞凡


就在这一年(1944年)的年底,中国第一批5万单位/瓶的盘尼西林面世

战乱中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率先制造出盘尼西林的7个国家之一

7个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中国


可惜的是,战乱之中的中国,难以实现盘尼西林的工业化生产,只能试验性的生产一些盘尼西林

虽然只是试生产了小规模的盘尼西林,但这种神奇的抗菌药物仍然挽救了无数前线士兵的生命



盘尼西林


抗战胜利后,盘尼西林的工业化生产提上了日程

樊庆笙不时会在搬到上海的生化制品实验处工作,进行盘尼西林工业化生产的准备工作


就在这里,他给盘尼西林起了一个自己的中文名字——青霉素

他根据分类学的特征提议叫“青霉素”,依据有二:一是形态上,这种霉株泛青黄色,所以取其“青”;二是意义上,英文中的词尾“-in”在生物学上常翻译为“素”,如维生素(Vitamin)。两者合一,终命名为“青霉素”。


建国之后,国家建立了南北两个青霉素的生产基地(上海第三制药厂和华北制药厂)

在童村与张为申的带领下,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走上了正轨



华北制药厂


此时的樊庆笙,又回到了他的母校,金陵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不久,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并入了南京农学院


樊庆笙在那里成立了国内最早的土壤微生物学教研组

开始研究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的形态、生理、生态研究



根瘤菌


1956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年会在上海举行

樊庆笙在这里又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汤飞凡


两人聊起青霉素的早期研制过程,都唏嘘不已

可他未曾想到的是,这一次见面,竟然成了永别




第二年,所谓的“反右”活动风风火火地开启

樊庆笙与汤飞凡双双罹难


汤飞凡不甘受辱在北京自尽,终年61岁

而樊庆笙,则被迫离开了他热爱的讲台与实验室,中断了他视之如命的事业


取而代之的是大会小会的批斗和艰苦的体力劳动

几年后的文革,樊庆笙更是被关进了“牛棚”




精心培养的教学队伍散了,科研骨干队伍也四分五裂

可樊庆笙心中的梦想仍然在燃烧,他的拳拳报国之心丝毫未减


不准在实验室做科研,那到农村去搞实验总没问题吧

他跑到了农田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他头顶草帽,穿着一身旧中山装,走遍了大江南北



樊庆笙(左)推广紫云英种植经验


在那个敏感而又脆弱的年代里

樊庆笙提出了接种根瘤菌的方法,推翻了紫云英不能过长江的理论

根瘤菌(Rhizobium):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对豆科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

紫云英:又名翘摇,红花草,草子,原产中国。是中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的根瘤菌属紫云英根瘤菌族,它不是土壤常住微生物区系,在未种植过紫云英的地区一般需要接种根瘤菌。



紫云英


漫山遍野的美丽红花草越过了长江,跨过了黄河,一直挺进到关中地区,直达西安

紫云英北移成功,是根瘤菌共生固氮的一项突破性成果

这为中国广大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无公害绿肥,也让粮食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也是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瘤菌


1978年,二十年前的坚冰终于消融,樊庆笙得以平反

古稀之年的他重新回到了讲台,回到了科研岗位上,成为了南京农学院复校后的第一任校长

他说,他要把失去的20年夺回来,剩下的时间与生命,他要全部交给国家


彼时的南京农学院百废待兴,他加紧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人才

扶植中青年教师,送他们出国进修,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研究所推敲和修改论文

已然七八十岁高龄的他每年早出晚归,东奔西走,工作十多个小时



樊庆笙出任复校后的南京农学院院长


甚至为了不耽误博士生的论文答辩,阑尾炎的他强忍着疼痛不肯去医院

当黄昏时分,主持了一整天答辩的他终于支持不住被送到医院

这时候,他的阑尾已经穿了孔


1993年,樊庆笙被查出患上了肠癌

年事已高加上重病缠身,他不得已住进了医院

病榻之上,他却还在工作,完成了《土壤微生物学》一书35万字的书稿和126幅插图的审阅



樊庆笙指导学生实验


1998年的五一节,病重的樊庆笙被送到了监护室抢救

看着昏迷中的樊庆笙,他的学生忍不住对医生说,“你们救救他吧,樊老可是我国第一个研制青霉素的人啊!”


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愣住了,他们不知道,病床上这个奋斗到最后一息的老人,竟然是他们每天用来治病救人的青霉素的研制人



樊庆笙在工作


7月5日,樊庆笙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疾病的魔爪

他离开了人世,享年87岁




如今,看着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三支玻璃管

总让人不禁想起那个1997年的冬天,他收到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征物信

进房摸索了半天后,他小心翼翼地托着三支玻璃管出来了


而这三支封了口的玻璃沙土管,三支埋藏着中国最早的青霉素菌种的玻璃沙土管,被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收藏了起来,作为镇馆之宝




每一段不努力的时光,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_____________



我们同样热爱科技

对科技未知充满孩子般的好奇

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一切改变感到热血沸腾

我们将科技的感性给大家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15536.html

上一篇:一个积木游戏,竟演绎了一部人类技术的发展简史
下一篇:他的发明遍布世界,却穷困潦倒出售所有专利,晚年的死因竟也成谜

27 王飞 范会勇 徐世文 张家峰 徐树良 柳林涛 黄仁勇 蒋大和 张晓良 陈儒军 郑斌 张文军 迟延崑 李土荣 yangb919 sunxiaofei goldvotive xlsd aliala yuzhongding bshhzai peosim guhanxian changtg willchan zxk730 dialecti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