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中国问题石膏板 精选

已有 4040 次阅读 2011-1-28 02:01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再说干墙之风波

 

        14个月之前,干墙风波开始发酵之际,我写了博文《干墙风波之我见》,分析了其中的来由与因果,读者寥寥。最近看到中美的石膏板诉讼风波又在升级,国内专家的应对手法非常落后原始,心中又有一点想法,这里随便谈一谈。

    借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之机,美国发动了新一波的“中国问题石膏板诉讼”。 虽然美国人通常比较就事论事(比国人议论少,空谈少),但对于经济问题,向来不会手软。石膏板之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之争,10亿美元的赔偿对于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其中的科技考量和竞争意识,却是国内同行们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参考。没有技术标准和科研实力做后盾,制造业大国的说法是蔫的。不能在标准和程序上作出创新,我国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仿造业大国”,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2006年,在卡特琳娜飓风之灾发生以后,美国急需建材,曾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石膏板,埋下了问题石膏集中出现的种子,对此我的上一篇博文曾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所有的问题石膏主要出现在佛罗里达州,问题是两点原因造成的:问题房屋的业主比较老迈(因气候和税收原因,佛州是退休者的天堂),身体对异味比较敏感;佛州多暴雨,气候潮湿,本来湿气就很大。美国近 40年来佛州的建筑工程,很多都是填埋湿地产生的小区,这些湿地工程,本身对建筑的建设标准要求很高。你只要在建筑标准上作文章,一定可以打垮对石膏板的攻击。可惜的是,我国专家的辩护非常软弱,根本不知道与狼共舞需要用狼的规则,还在自说自话,在数字上作文章(什么数量级一致就没有问题,这是自欺欺人的辩护),这是经不起挑战的。

     佛州的干墙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气味造成的健康问题,这一点难以取证,因为房屋主人本身就身体老迈,毛病多多。搬到佛州,就是为了靠近阳光来休养的。而且,新屋投入使用,甲醛气体一般要影响使用几个月之久。所以美国律师根本没有在这方面多纠缠,直接奔着财产赔偿这一经济目标而来。很多律师免费承接诉讼任务,就是认为问题清楚明白,真相一边倒,怎么能够继续和他们纠缠数字呢。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共生问题,由于国产石膏板放出了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微溶于水,和当地的湿度发生共振,产生一种弱酸性的环境,导致室内电器产品的腐蚀性加剧,给业主带来了财产损失。美国保险业发达,对电器设备的损坏,只有更换,几乎没有维修的问题。因为维修工作,给各方带来的停工损失,要超过硬件本身。所以一旦硬件的使用寿命到期(对此美国的维护记录很清楚),就考虑更换了。这一次对中方不利的局面是,发生问题的房屋都是新建的,因此问题的出现在统计上比较集中出现,也是人们怀疑国产石膏板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于国产石膏板问题的辩护,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石膏板的使用和维护问题。石膏板不是用于户外使用,因此对于防湿问题没有特别的考量。这是很难在标准中找到具体规定的原因。作为石膏消费主要大国的美国,也没有这方面经验。因此,标准没有规范,这是干墙问题得以扯皮的重要原因,但美国科研工作者并没有闲着,问题总是要来的,因为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其中。

    另一方面,新建筑在投入使用之时,需要经过严格的排污手续。因为甲醛的试剂,本身也是公认的房屋污染物,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和通风来消除。对于佛州这种湿地明显的地方,是否采取了特殊的排污手段?当前的排污手段是否有效?这些都是美国建筑标准的漏洞,可以加以深入研究的。通常,美国建筑标准3年一更新,一旦发现美国建筑标准对建筑环境和防腐环节的更新,就可以对比以前标准的漏洞,说明这是美国建筑业认识的不足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

    如何才能改变美国建筑标准呢?给某些美国的咨询机构投钱,让他们作研究,研究佛州湿度对于建筑环境的挑战,并针对这一挑战提出更严格的维护意见。一旦这种意见得到采纳,意味着建筑业承认以前建筑标准的漏洞,这是以前认识不足造成的,不是哪一种产品的结果。关键还是要深究美国的标准,好在美国标准是各个专业协会把持的,虽然很多,但各种不同协会的建筑标准之间的细微差别,就可以让人作文章,发现佛州建筑标准的不足,这是可以深究的环节。

    李昌钰为辛普森辩护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事实和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制度性的原因,针对制度的弱点作文章。10亿美元的赔偿虽然多,大部分都要落到律师的腰包中,所以对付这方面的质量诉讼问题,一定要以人之茅攻人之盾,而不能再自说自话,罔顾社会发展的潮流了。

    这也是我喜欢探究制度缺陷的原因。所谓的真相和事实其实都不重要,只要保证制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事实和真相是必然的结果,附带的好处而已。

    “中国问题石膏板诉讼”问题,其实还是科技实力之争,和科技制度之争。能否有效运用科技实力打赢这场官司,是最后输赢的关键。美国最有实力的科研机构(NIST,国家科技研究所),隶属商务部,直接为美国产品质量保驾护航。我国自欺欺人的科技部,早就可以拆掉了。大部制改革,首先应当从拆掉科技部入手,把科技下放到各个具体的生产部门,才能贴近生产和工程实践,为建设“制造业大国”更好地服务。

     有道是,干墙问题有偶然,偶然之中有必然,以人之矛攻人盾,与狼共舞靠制度。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408531.html

上一篇:说说汉正街大火
下一篇:长信宫灯看消防

7 陈安 姜洪洲 赵凤光 朱志敏 苗元华 hangzhou lftkf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