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美国百年野火政策之反思

已有 7084 次阅读 2011-11-14 11:26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美国, 消防, 森林保护, 野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美国百年野火政策之反思

最近,美国NFPA消防协会的会刊《NFPA Journal》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反思今年以来的系列野火失控问题,使用的题目是《BIG PICTURE》,就是希望把野火问题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来看待。笔者破天荒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顺便总结一下对方的反思和我的看法,遂有此文。顺便说一下,我不太了解野火,但最近对气候和城市大火的关联思考很多,因此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野火大面积失控的问题。

美国野火政策简史

学术界公认,美国的野火管理政策始于1910年的Big Blowup(大爆炸),一场危及三个州(华盛顿、爱达荷和蒙大拿)的焚烧300万公顷的森林大火。美国林业部门开始制定林火管理措施,1968年,美国公园管理局也开始制定防火措施。早期的控火措施称作“早上10点政策”,意思是在早上10点以前(10点以后空气湿度降低,更难扑灭了)扑灭每一场林火。林业部门1935年采用这一政策,并在教科书中持续到1978年,是一场注定无法成功的政策。

1961年发生了两次火灾,北落基山野火和洛杉矶野火,导致全国瞩目野火问题。尤其是后者的比华利山庄的显贵们,亲自操水管保护家园,其中包括未来的总统尼克松。1962年在佛罗里达召开的高树火灾生态学会议,制定了将火重新引入森林的政策,即现在的所谓“计划烧除”(Prescribed Burning)。这一政策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未知性,结果导致火灾问题越来越多。关键问题在于,人们对于土地保护的效果没有达到统一的认同。如果需要消除火灾,只需要把木头砍掉即可;可是那些环保主义者,非要保护森林,结果是堆积了燃料,导致野火问题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大,而且看不到尽头,为此需要进行反思。

为什么野火越来越多?

美国火灾环境历史学家(太偏门,一位林火消防队员一天到晚对林火问题琢磨来琢磨去,写了几本书,就成了这方面的开山祖师爷和大学教授。)Stephen Pyne认为,导致林火失控的原因在于人们居住模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和过去的农业生产习惯相比,我们今天的习惯有哪些不同?我们不再用木材取暖,不再用木头做饭,不再烧掉柴草用作肥料。以前人们到新地方,首先烧出一块荒地,然后盖房子。现在是人在家中坐,大火烧上门。也就是说,由于人们用火习惯的改变,导致天然燃料的焚烧出现较大的缺口,这些没有烧除的燃料,就是导致大火临门的关键引火材料了。野火的兴旺,不过是补偿人们没有烧除燃料的自然选择措施而已。Pyne突出了大火问题中的人的因素,大火失控还有燃料和气候的贡献。

我注意到,美国社会的最后一次城市大火,是1906年的旧金山大火,原因是地震。为什么美国不再发生城市大火?关键是建筑材料的改变,导致城市建筑的阻燃性能的增加。也就是说,1906年之后的建筑,不再以木材为主体,而是砖瓦结构(顺便说一下,中国社会鼓吹向砖瓦结构改变用来防火,发生在公元800年前后的唐代,唐代中国的森林分布,大致和1906年的美国相仿)。当城市建筑不再以木材为主体,城市大火的危险消除了,野火的危险就来了,因为没有人去费力砍掉城乡交界域的木材,保护森林的结果,导致火灾蔓延。当然,1910年也是交通工具发生革命的年份,当人们拥有小车,就不再聚集居住,分散居住的结果,就是无力开辟森林,没有防火隔离带,导致社区受到自然界火灾的威胁。

第三点,也是大家都注意到,却无法深入下手的气候变化问题。即,火灾问题严重的年份,或者是拉尼娜(全球变冷)高峰年份,或者是厄尔尼诺(全球变暖)的高峰年份,因此重大的火灾,往往具有气候变化的贡献。因为大家对气候变化问题争论不休,所以对火灾气候的研究也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的研究,但联系肯定是有的,目前还没有显著的结论。

美国野火政策反思

去年是美国森林防火政策出台100周年纪念。100多年来,投入了无数的资金、人力和研究的结果是什么?火灾问题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的失误是什么?

第一,  没有明确的保护目标。环保主义者只想保护森林,其实就是累积燃料,直接造成一次比一次更剧烈更大规模的森林火灾。美国民众都知道在鹿群中引入狼群的重要性,但是人人都不希望在自己的后院执行“计划烧除”,所以有保护带来灾难的困境。

第二,  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投资失控。通常灭火行动的资金来源于双轨制,除了日常的灭火行动基本基金,还有国会控制的特殊灾难基金(民主的压力,谁敢不救人?),所以美国对野火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增加。从1910年的百万美元(当时福特汽车工人周薪5美元,全美第一)到1994年的10亿美元预算,仍然不能避免25亿美元损失的大火发生。对于大自然控制的林火问题,钱,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第三,  对气候周期性认识不足。古往今来,每一次重大火灾损失,每一项重大政策改变,都有气候变化或气候震荡的贡献。由于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是全球变暖,就遮蔽了对气候周期性的认识,所以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气候异常,就像老中医的狗皮膏药,不顶用。

对中国野火政策的影响

在野火政策方面,中国总是在学美国,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纬度相近,气候相似,从植被和火灾气候的角度来说,中国与美国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国比美国的野火问题要少很多,这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的贡献。为了向北方民族纳贡,宋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河南的森林,主要是在宋代消灭的,至今都无法恢复。由于缺乏燃料,宋代就开始大量使用煤炭,因此中国的野火问题不发达,要归功于宋代的毁林政策。

另一方面,我国的林火烧荒政策,也是到宋代截止的。周代是刀耕火种经济的高峰,所以有“中春修火禁”的必要性。这种火灾经济实践,一直持续到宋代,终于因为人口的压力,烧遍了荒山,最后那些畲民,被迫改土归流,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被迫向朝廷纳粮。因此,虽然印第安人的计划烧除工作可以影响美国的政策,而我国却存在着巨大的代差(800年左右),古代的计划烧除经济并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所以当我们开始保护森林之时,发现自已一无所有,只好向美国学习,向印第安人学习,用火来烧掉林间小燃料,以达到弃车保帅的效果。然而,执行100多年下来,美国的野火政策并不成功,中国的野火政策会成功么? 

有道是,行为改变燃料聚,材料变化森林兴,气候变化一场火,观念不改一场空。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507864.html

上一篇:纵火烧林为哪般? 说说计划烧除
下一篇:改变华夏一场火 -- 重庆大火的秘密

8 武夷山 张玉秀 王桂颖 朱志敏 张欣 全嬿嬿 crossludo vtwan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