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也说伊春空难处罚的文化背景

已有 2775 次阅读 2014-12-27 12:55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化背景

也说伊春空难处罚的文化背景


关于伊春空难的驾驶员判刑,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已经调查很多了,我这里说一说对当事人判刑的文化源头。很明显,如此判刑是受到两个源头的影响:法家的问责制和儒家的人祸论,这两点又是中国地理条件与气候的产物,这里说说文化的地理与气候源头。  

说起来,这个世界上的文化有三种,热带、温带和寒带文化。热带文化就不多说了,因为人类文化史发生在全球变暖阶段,所以所有的热带文化都比较短,仅仅是后来才移民过去的,由于全球变冷,所以湿热地带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才有移民的可能性,所以热带文化的历史特征不明显。影响人类文化进程的,主要是欧洲为代表的寒带文化和中国为代表的温带文化。欧洲其实两者都有,比如罗马帝国和法国,也可以算作温带文化。

寒带文化的特征是渐变,因为气候比较冷,所以一年四季的变化不明显(当然有夏季,但非常短暂,让人感受不到),这种文化以德国为代表,表现为保守主义,凡事只求渐变,革新,不求革命,美国和英国都继承了德国的传统。所谓的英美法律体系,是指用已判案例作后继指导,不求全面,只对具体案情作分析。

相比之下,温带文化的特征是突变,因为四季变换显著,所以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比如中国历史上方式的700多次城市大火,可以看作当地文化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代表。埃德蒙博克提出的保守主义,是针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而提出的。法国人为什么那么激进?不就是自由派或者说左派人士多了一点,平常不能发表意见,一旦有机会就如同洪水,喷涌而出。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的国家,曾经是中央集权的强国。中央集权的国家,往往更重视《法典》,通过一本法典来规范行为,是温带气候对社会规范的典型方式。


那么,这和伊春空难有啥关联?在保守主义占主导的地方,往往对当事人免责,倾向于从制度方面堵漏;在自由主义占主导的地方,往往强调问责,倾向于从人祸论方面掩盖。反正灾难已经发生了,保守主义认为当事人没有油水,惩罚没有好处。自由主义认为,惩罚当事人可以警戒其他人,所有有必要执行惩罚。这两种不同的思路,与历史背景有关。  


为什么要惩罚?在温带气候下,气候造成的火灾危险是短时间的,所以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则,火灾可以得到避免。在寒带气候下,气候造成的火灾危险是经常性的,无论你们小心不小心,风干物燥的气候条件导致火灾无法避免。所以欧洲更重视灭火技术和战术,而中国更重视问责和人祸,这是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造成的结果。虽然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全社会的思维模式,不就是一种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吗?文化的本意,就面对(气候)变化之时的社区的集体应对措施和思路。

 

   中国历史上对于灾难的认识,都离不开这两个观点:一是法家的问责制,二是儒家的人祸论。儒家和法家的共同特征是遇事不客观,往往从人事角度来思考,忽视真相和原因,属于典型的捣浆糊。中华文化不能发展出科学精神,消防常识不能贯彻下去,消防教训不能认真吸取,其背后的推手就是这个温带气候条件所导致的人治文化。如果了解了中国对付灾难的常规办法,我们还会对吉林宝源丰大火的处理结果感到意外吗?我不同意,但理解,原因如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854258.html

上一篇:云端生存思考之三:算法制胜,工程亦然
下一篇:云端生存思考之四:书到用时方恨多

1 李亚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