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生于徐州的国画大师——李可染

已有 4851 次阅读 2017-6-23 05:34 |个人分类:中国名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3603五牛图留影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6/21

4月天风和日丽,华东重镇徐州迎来了“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新移民作家笔会”。会后我们这些来自海外作家应邀在徐州采风,参观了龟山汉墓、圣旨博物馆、龟山民博馆、徐州名人馆、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最后瞻仰了李可染旧居和李可染艺术馆,并与徐州作家们进行了座谈。

徐州地处四省交界,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皆为300余公里,高铁一个多小时均可通达。过去对徐州的印象是帝王之乡,生于郊区沛县的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从一介平民夺天下到一代帝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布衣”皇帝,建立汉家四百年基业。盖世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后,也曾建都彭城(今徐州),号令天下,留下戏马台遗址。徐州更是四战之地。远的不说,抗战初期的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就是其中一役),内战时期的淮海战役都在此地爆发。但怎么都没有想到,徐州也出画家。顶尖级的国画大师李可染(1907-1989)就是徐州人。说起中国现代山水画,李可染必不可少。他大胆革新中国山水画创作,使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李可染也因此被海内外推崇为中国画的一代宗师。

李可染旧居

徐州市内,坐落着李可染旧居。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小四合院。老式门窗漆成枣红色。小院侧面月牙门(又叫圆门)上方门额写着“澹泊宁静”,系李可染亲笔题,表述了一代宗师的抱负与志向。

西屋为主房,李可染之父李惠春、母亲李氏和兄长李永平当年居室。李父原为农民、渔夫,后做厨师,开过饭馆。1985年家乡徐州修复“李可染旧居”,开馆时,李可染曾说:“我七十八年前出生在这所房舍里,那时这里是破旧的茅草房。父母都是文盲,全家没有一个识字的。我没有家学,但父母的忠厚、淳朴、善良、勤劳、高尚的劳动人民品德实是我最好的家学。”

南屋是李可染当年居室。室内家具陈设朴素淡雅,古色古香,亦如故旧。他在这所房子里生活了近30年。墙上有3幅国画,画里都有牛。李可染擅长山水,善写意人物画,但画牛也是一绝。还有一间屋里挂着其画作“钟馗送妹图”。

旧居东边是新建的李可染艺术馆,挂着与楼同高的红色条幅,写着“中国(徐州)第四届李可染艺术节暨纪念诞辰110周年”。


素质可染

李可染艺术馆里陈列有大师生前捐赠的一批传世画作,还陈列有各种版本的李可染艺术专集、论著,大型画册,以及海内外专家研究评论李可染的专著。馆内用大量图片和文字介绍李可染。其生平年表引起了我的注意,结合其他展品,就勾勒出了李可染的人生脉络。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出生,原名李永顺。作为平民儿童,没有那么多旧礼教的约束,得以自由流连于民间游艺场所。他酷爱戏曲杂耍,常用碎瓷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7岁入私塾,然而“穷巷无良师,两年无所得,唯常在堂上写字画画,塾师宠爱,不加阻止。”

10岁转入徐州“吴氏兄弟小学”读书,老师见他聪慧好学,曾赞他“孺子可教,素质可染”。这就是大师得名李可染的来历。

13岁时,可染有一次到快哉亭公园游玩。快哉亭为徐州一处名胜,得名于苏东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词句,当年苏曾任徐州知州。可染在快哉亭见到一位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作画,以后一连几天都去看,先生见他对绘画如此着迷,欣然收他为徒。这位画家就是乡贤钱食芝。李可染一直忘不掉这位启蒙画家。1985年旧居修葺完工,他在典礼上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是钱老师带我走上了艺术之路,如果没有钱老师,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李可染也喜欢戏曲,拉得一手好京胡。

16岁李可染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创作,以王石谷(清初画家“四王”之一)派细笔山水名列全校第一,刘海粟校长(1896-1994)为之提跋。聆听康有为演讲,认为中国绘画为世界艺术高峰,激发了青年李可染立志献身绘画艺术。

回徐州教书4年后,22岁的李可染又越级考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部,专攻素描和油画。获画家林风眠院长(1900-1991)的指导与赏识,使他受到严格的西方美术训练,形成开放的心态,艺术观念发生重大改变,由原来的“四王门徒”进而要融合中西以革新中国画。

1932年,李可染25岁,回乡在徐州私立艺专任教。不久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其间曾偕友人专程至北平故宫博物院,尽赏历代名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李可染带领学生创作抗日宣传画,在徐州城乡一带巡回宣传。年底离开徐州赴武汉。这样,李可染30岁以前,除在上海、杭州的5年求学外,都在徐州生活工作。徐州地方浓烈的中国乡土气息,塑造了李可染的秉性情怀和爱好,形成了对本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

李可染先在武汉,后来又撤到重庆,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三厅工作,从事抗日宣传画创作活动。1941年他重新转入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并任教重庆艺专。他追求疏雅简淡,提出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1944年在重庆举办“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徐悲鸿(1895-1953)为之作序,老舍也撰写《看画》一文,品述推重。

抗战胜利后,1946年李可染应徐悲鸿邀请到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任教。1947年他先后拜齐白石(1863-1957)、黄宾虹(1865-1955)两位画家为师。深入中国书画艺术之堂奥。



师牛堂

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可染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第一届全国美协理事。次年在《人民美术》创刊号上发表《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

50年代,李可染进入创作盛期。曾赴江南长途写生,历时3月余,画稿盈筪。1956年又赴江浙、三峡、川陕长途写生,历时8月余,行程数万里,作画近200幅。后来还去过桂林写生。“恍如置身水晶宫中”的漓江山水,璀璨多彩的“黄山烟霞”,“桃花初放”的春雨江南,“帆影点点”的长江三峡,“万壑林木葱郁”的蜀中山水,都进入了他的画作。艺术来源于生活。李可染山水画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就来源于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亲历和解读。

难得李可染竟与德国有缘,1957年,他与画家关良(1900-1986)访问东德,历时4个月。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访德写生,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作有《歌德写作小屋》、《麦森教堂》、《德累斯顿暮色》等。这一批写生作品,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柏林艺术科学院为两人举办联展。德累斯顿还印行了七件李可染山水画作品。次年李可染回忆说“我去年到德国访问,许多德国人对中国画欢喜到迷信的程度,海勒看了中国画展以后说,中国画像魔术。他的夫人取笑他:看了中国画以后,你可以改行了,可以去卖卖面包。他们感到中国画近看似乎简单,远看时丰富极了。”

196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持拍摄艺术纪录片《画中山水》,介绍画家潘天寿(1897-1971)、傅抱石(1904-1965)和李可染的中国画艺术。1964年李可染为人民大会堂作《万山红遍》和《漓江》。

“文革”动乱数年,李可染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迫停笔。直到1973年,才有机会为外交部创作巨幅国画《阳朔胜境图》。那年,他迁居西城三里河,取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名画室为“师牛堂”。这是他晚年栖居之所,留下了最后、最宝贵的记忆。李可染把牛作为雄伟、踏实、勤劳、奉献的象征,备极推崇。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牛图。晚年他在一幅《五牛图》上曾题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牛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农而不居功,纯良温驯,时而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70岁以后李可染始有机会登临井冈山、庐山,以及黄山、九华山写生。1979年,国家组织开拍《峰高无坦途,李可染的山水艺术》、《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画牛》等艺术教学片和艺术欣赏片,于1982年全部拍成。次年,他出访日本,举办画展。

1984年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国务院任命李可染出任院长。1986年《李可染中国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盛况空前。

1989年5月国家文化部举办《李可染先生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捐款仪式》,表彰老画家捐款10万美金,为促进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12月5日,李可染在接待文化部两位官员时,因心脏病瘁发,倒在沙发上,溘然长逝。享年82岁。

1990年,国家文化部公布,李可染的书画作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管理,不准出境。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李可染被人们誉为现代新山水画的一代宗师。李可染在《让世界理解东方艺术》中留下一句话:“中国画到今天仍是蒙尘的明珠。中国画水平是很高的。有一次看中国画和别国的绘画联展,感到两者水平差距很远。回来以后,我就请王镛刻了二方图章:‘东方既白’,是借用苏东坡《前赤壁赋》的结尾一句:‘不知东方之既白’。东方文艺复兴的曙光一定会到来,中国画会在世界上占很高的地位。”

25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obp.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62413.html

上一篇:说说“我家”后花园——德国环保
下一篇:30年经历了世界通讯史上最大的变化

2 史晓雷 樊采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