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访医圣李时珍故里

已有 6211 次阅读 2019-11-26 18:40 |个人分类:中国名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李时珍, 李时珍纪念馆, 蕲春

 

0429李时珍纪念馆

0437李时珍塑像

0438展馆一角

0461李时珍为百姓治病

0467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

0475李时珍药物馆

0488李时珍行医访药

0494李时珍采药塑像

0481李时珍墓

0504李时珍行医的玄妙观

0418蕲州医圣楼

0414留影长江边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11/18

去年(2018)是医圣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我们都非常崇敬这位医圣。父亲就有他的名著《本草纲目》,厚厚的三大本,时常翻阅。于是今秋旅游就把第一站选到李时珍家乡——蕲春。蕲春位于湖北东南部。我们10月26日晚9.40坐火车从西安出发,27日上午11点多到达蕲春。一打听,李时珍纪念馆在县南蕲州镇,距县城还有30多公里,坐公交换车、找地方比较麻烦费时间,于是当机立断,乘计程车前往。

蕲州镇位于长江边,历史上曾是州治,镇子很大,还残存着城墙城门。车子穿过城楼般的医圣楼和镇上的主街,跨越一座大桥,就到了位于雨湖畔的李时珍纪念馆。 纪念馆呈长条状,占地150亩,由四贤广场(纪念李时珍祖孙三代四人)、本草碑刻长廊、纪念馆、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6大部分组成。内设《李时珍生平事迹》和《李时珍医药》两大基本陈列。

据介绍,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明正德十三年(1518)生于蕲州(今蕲春)。他出身医药世家,父亲曾任职太医院,受家庭影响,自幼对医药极有兴趣。为遵父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吏阶层,走仕途之路,李时珍勤奋读书,14岁考中秀才,但而后三次乡试落榜,转而放弃科举,决心学医。他对父亲说,“我今年23岁,数次考试都落第了。况且人生并非只有科举一途,您还是让我学医吧!”面对儿子充满恳求的目光,父亲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李时珍跟随父亲在蕲州玄妙观(至今仍存)诊所潜心学医,三年后开始正式行医。他认真钻研医术,为百姓治病,不辞辛苦,医德高尚,医术精良,远近闻名,还医好了楚王之子的暴厥症。楚王邀他到武昌任王府奉祠正(主管祭祀),兼管良医所事务。经楚王举荐,李时珍还到京城太医院任职,不久又辞去职务,返回蕲州继续行医。

李时珍生活在明末文化发达地区,长期学习儒学,文化水平高,又受过医药家庭的熏陶,因而能把握当时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医药学发达较早,到汉代便产生了第一部药学书《神农本草》,收录药物365种,历代注解本草的著作很多,药物增加许多,但谬误也不少。李时珍鉴于本草著作关系治病救人大事,认为很有必要重新加以整理考订。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开始重修本草,即中医的药物学。他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行医访药。万里跋涉,历经艰辛,采集药物标本。还研究药用动物,如白花蛇、穿山甲等,以及矿物类中药。足迹遍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与河北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同时还参考历代医书300余种,查阅了楚王府和太医院的医学典籍和一些秘而不宣的药方。经27年的艰辛,著成 《本草纲目》。明万历八年(1580),李时珍拜会著名文学家王世贞,请他为该书作序。万历二十一年(1593),李时珍逝世,享年76岁。3年后,《本草纲目》在金陵(南京)首次刊印。李时珍的儿孙们参加了校正和重订。

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介绍1892种药物(其中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并附1万多个药方。《本草纲目》集明以前诸家本草之精粹,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形成了医药并举、特色鲜明的李时珍医药体系。我国本草书的早期分类是把药物分成三大类,就是根据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这大致是按药物的功用来区分的,但比较简略,容易混淆。李时珍则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矿物(357种)、植物(1195种)、动物(340种)三大类。他把矿物药分作水、火、土、金石四部;植物性药物分作草、谷、菜、果、木五部;动物性药物分作虫、鳞、介、禽、兽、人六部。再加服器部共16部。每部下分若干类,类下又分若干种。按照李时珍建立的科学分类体系把中药分为16部60类,类以下分若干种。每种药物标一个总名,作为该种药物的“纲”,下列各栏是“目”,包括“释名”(名称来源等)、“集解”(说明产地形态等)、“修治”(炮灸方法)、“气味”(药性)、“主治”(功效)、“发明”(临床经验等),有些药物还设“辨疑”、“正误”栏,最后是“附方”。全书以纲带目,纲举目张,便于索检,切合实用。他的分类法比西方近代分类学奠基人、瑞典动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要早170多年。

《本草纲目》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东方巨典。其学术研究涉及药名训诂、中药品种考证、中药资源、药物栽培、炮制、药物制剂、中药鉴定、药理、药化等多个方面,所涉及相关学科囊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炼学、地质学、物候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俗学、哲学等社会学科,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达尔文语,他写《物种起源说》时,参考和利用了李时珍的研究成果)。英国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称李时珍为“中国博物学中的无冕之王”,称《本草纲目》是“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迄今《本草纲目》已被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多国文字。

李时珍纪念馆最深处有两座墓冢,右边一座是李时珍父母的墓,而左边是李时珍夫妇的墓,他们就这样安息在家乡的土地上,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墓前竖立着李时珍的半身雕像,底座的汉白玉雕刻着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题字:“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32375-1207681.html

上一篇:海外作家瞻仰绍兴鲁迅故里
下一篇:教育家蔡元培故居参观记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