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瑞华散文家 获奖专业户——朱颂瑜 精选

已有 4534 次阅读 2016-6-7 04:05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朱颂瑜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奖赛大奖(左二)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6/6

2014年金秋, 南国广州正是暖洋洋的季节,来自海外的华文作家们的心同样暖洋洋,因为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就在这里举行。1120大会进入高潮,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的结果就要揭晓:谁能摘取桂冠呢?人们翘首以待。

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奖赛又称“文化中国,四海文馨”散文大赛,旨在灵根自植,鼓励华文创作,以“相遇文化原乡”为主题,自启动以来,在台港澳及海外受到广泛关注。华文作家踊跃投稿,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大赛组委经三轮评审,不记名评出获奖作品。参赛者要想脱颖而出,还真不容易呢!

当大会主席宣布,今年共21人获奖,最高奖励是二等奖,由三人获得,其中一位就是来自瑞士的华人作家朱颂瑜,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朱颂瑜的获奖作品为《挥春,游子红色的梦》,由国侨办副主任何亚非亲自授奖。朱颂瑜的父母那天也在场,看到女儿获奖,不禁流下幸福的热泪。

南国水乡的女儿

说来也巧,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的会场是在广州东北郊增城市凤凰城酒店。增城市过去是增城县,朱颂瑜的家乡就在附近十几里的乡村,难怪可以邀请父母就近前来参加颁奖仪式。

朱颂瑜是岭南儿女,对珠水岸上草木葳蕤(rui)的家乡充满感情,她曾经在获得散文奖的《荔枝花开》中如此深情写道:“祖家笔村是珠江水畔一条宁静祥和的小村落,村中的景色秀润,绿意盎然,因盛产岭南佳果的荔枝珍品‘糯米糍’而盛名远近。这里的荔枝树年代远古,枝叶繁盛,踩着脚下宽厚的大地缀饰于村头巷尾,稠密之处自汇成林,就像纵横交错的绿色阡陌,盘根贯穿在乡村的地脉之上,穿越在时光的脉搏当中。清明四月,山林幽静,蜂迷花间。站在山腰远远望去,坡下层联叠嶂的荔枝林在萧萧春雨中撑起一伏宛宛氤氲的墨绿,朦胧深处,有一团一团米白细碎的荔枝花在枝头紧密簇拥,沉寂绽放。”

景色是美好的,然而生活是艰辛的。朱颂瑜的祖父早逝,祖母30岁开始守寡,含辛茹苦,才把四个儿子硬是拉扯大。大儿子,也就是朱颂瑜的父亲,因为年轻时喜爱文艺,得以从农村考上了第二师范学校,来到了城市,工作和成家。老人的晚年是幸福的,儿孙满堂。朱颂瑜书写故乡书写家族历史的这篇散文《荔枝花开》不仅沉静地叙述了祖母坚韧刚强的一生,还延伸出自己对故乡的一往深情,感动了很多村中的老人和各地的读者。

朱颂瑜出生于中国刚刚实行计划生育的70年代,却是背着“超生”罪名出生的孩子,在家中排行第三,赶上了做共和国近代历史上最后一批拥有兄弟姐妹的人。她成长于岭南之都的广州,童年和少年时一直在教育局属下的教师宿舍长大,由于儿时父母均忙于生计,因此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寒暑二假均在珠江水畔的乡下渡过。朱颂瑜说:“珠水岸边全年郁郁葱葱的自然气息和生态为我的人生注入了第一种品格:草木精神。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生活离不开草木。时至今天,我依然喜欢以农村人自居。并且坚信草木精神是离人文精神最近的一种精神。”

喜爱文学和美术

朱颂瑜笑言自己是草根出身,喜欢一如既往过朴素的生活,享受暖暖红尘的人世风景。她的母亲年轻时是个纺纱女工,一辈子在纱厂上了三十年的倒三班。为了一份微薄的工资,身体长期处于时差颠倒的状态中,对老年的健康状态有负面的影响。在朱颂瑜的获奖文章《一寸草心念母恩》中,她曾经这样描写对母亲的养育之情:“在母亲为我们姐妹三人哺乳的那些年,不管冬寒夏暑,每天从夜班赶回家,尽管已是凌晨时分,却无论再累再困也坚持先把我们喂饱,在灯下让我们舒坦地趴在她胸前的肌肤上,直到我们满足地堕入梦中,自己才安心去睡。”

朱颂瑜的父亲从小喜欢画画和文学,可惜的是没有赶上好的年代,让他的追求淹没于师范学校毕业后养家糊口的柴米油盐里。童年时家贫,但是时至今日朱颂瑜依然清晰记得,幼时父亲省吃俭用却坚持订阅《电影画报》的习惯。她说:“那是父亲的精神食粮,也是对我最早的文艺美学启蒙。因为遗传了父亲的文艺基因,幼年时我就喜欢习画。少年时攻读专业美术学校,主修工艺美术和设计。那时父亲经常从二手报摊上给我搜集我喜爱的美学杂志。看似是漫不经心的培养,但父亲的爱却像一支荷花的天梯,让我一步一步爬进了美学的天堂。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时有阅读画册以及朱光潜,蒋勋等美学大家的书籍,从中文艺吸收营养。”

朱颂瑜的父亲有藏老书和每天读报的习惯,对她后来的文学道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她的作文就已经一次又一次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一篇篇被选贴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然而对于文学,朱颂瑜却喜欢强调自己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她说她从小热爱自然,喜爱读博物的闲书,而且有比同龄人有更多的经历,是博物与经历让她与文字结缘。

初中毕业后,朱颂瑜考入广州美术学校。这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美术特色普通高中,前身为创建于1980年的广州市工艺美术职业高级中学,是一家以培养美学专业人才为宗旨的特色学校,为她后来在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日渐加深的兴趣和理想埋下了一粒种子。

朱颂瑜认为,美术学校的三年是她整个求学阶段最美好的时光。她回忆道,美术学校和普通高中不同,那时在校一半的时间都用于作画和专业学习,接受系统的绘画及民间工艺训练。

在美术学校,朱颂瑜是一位出色且优秀的学生。她不仅一边上学一边到市场调查公司做兼职,还坚持上英语夜校,并且在学校里担任学生会主席,组织学生活动。16岁时,她的经历被当时国内最走红的校园杂志《少男少女》(半月刊,广东作协主办)的编辑赏识,被推荐到编辑部当学生记者,并开始在全国发表作品。

自此朱颂瑜出入杂志社写稿,以及到电台做学生节目主持和编辑,一路与文化传媒结缘。她的早期作品散见于国内的报纸杂志。有一次,朱颂瑜利用英语出色的口语优势客串导游,带着外国游客走遍广州的大街小巷,让他们领略岭南风情,最后,还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家,让外国朋友在他家吃饭,让他们了解中国普通人家的生活。

她把这段导游故事写出来登到《少男少女》上,一下子成了名人,全国各地的同龄朋友纷纷来信。每天,收信、阅信、回信成了她一项不堪重负的工作。幸好,学生会的一帮兄弟姐妹及时援手,充当“朱颂瑜”的角色,帮她拆信、有时甚至回信。他们也从中享受到乐趣。

北漂京华梦

1994年朱颂瑜在美术学校毕业,顺利走上广州电视台媒介推广部的工作岗位,后来又转身进入一家中外合资的化妆品公司,负责平面设计和广告宣传。然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永远不会止步的朱颂瑜又突然产生了北上发展的想法,加入了北漂一族的行列。

把朱颂瑜引领进入文学世界的人是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刘小玲老师。她在2004年初出版的《初夏的回声》里,回忆并叙述了一代70后的佼佼者和他们的故事,其中就有朱颂瑜的一篇,名为《永不停止的跋涉》。书中涉及朱颂瑜当年北漂的情景,写到初到北京时的心情,她自己这样写道:“北京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今天,我终于在你的怀抱里”。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北京没有亲人朋友,生活谈何容易。起初,她在西三环以外西钓鱼台附近村落的院子里租了一间月租150元的房间,周围住的大都是四川美院毕业后带着理想来闯荡京城的同道中人。家徒四壁,他们就把自己的画悬在墙上,白天外出找工作或者习画,晚上一队流浪艺人凑在一起谈艺术,谈人生,谈理想。农村平房不像城里的高楼,室内没有暖气,冬夜里,他们就把被子摊在地上盘腿而坐。窗外,孤零零的树木抵挡着寒夜的飞雪,他们以清香四溢的浓茶在房子里御寒……

在西钓鱼台的村子住了一个多月,朱颂瑜终于在东城区的胡同找到了出入比较便利的落脚地。那天早上,她起来后赶紧收拾最后的家当,披上外套就跑出去叫车子。一个上午,在村外拦了二十多辆车,有的停不下来,有的不肯拐进来村子里,最后求一个司机,说了很多好话,他才帮了忙。一位姓陈的大哥帮忙把行李搬上车子,临行的时候,他把画板递给她,还有个塑料袋装着几个玉米馍馍。

因为童年的成长经历,朱颂瑜个性独立,喜爱思考,而且既能聚众,也能独处,很能吃苦,生命充满张力。当年北漂应该算是她日后远走他邦的一个伏笔和热身。对于那一段成长,朱颂瑜在书中这样记录:“到了东四的房间,才发现钥匙是不对的。邻居大妈出来说,姑娘,你房东的儿子是从北大荒流放回来的,你自己多个心眼。大妈建议我把门锁砸了,别折腾。等到把锁砸开了,东西搬进去,已经是晚上。饿得不行。精疲力尽。

这东四十条里只有一间招待所可以打电话。给家里挂电话,明明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从听筒里传来爸爸妈妈的声音,眼泪还是汹涌而出,握着电话的手一直在发抖,想知道家里每个人都在做什么。打完电话踉踉跄跄回到房间,全身发软,勉强吃下已经开始发硬的馍馍,喝了点凉水。

门锁是坏的,等搬动桌子顶住门,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四合院这些平房,没有暖气。加了两件毛衣,盖了两张被子,睡觉还是觉得冷。晚上一直听到风在院子里转,好像有人推门走进来一样,声音好吓人。盖上被子一直在哭,号啕大哭,没敢发出声音,使劲咬着被角。被子定是很久没有人用过了,很脏很重,有股腐臭味。

早上起来给陈大哥挂了电话,他问一切可好,我说嗯,是的。他说大家都想我。在西钓鱼台的这一个月,很高兴认识了像陈大哥一样有才情和理想的美院朋友。

挂了电话,赶紧去洗裤子。房间外头水龙头里面的水已经冰住了。邻居大妈用开水给浇水管,烫了好久水才通了。自来水是冰冷的,手放到水里去,几乎失去知觉。咬着牙洗完一条裤子,眼泪流了出来,双手已经紫红,指纹上的皮肤起了深深的皱褶。洗好的裤子挂在外头,吃过饭后已经结了冰。”

日子虽然艰辛,在北京闯荡还是有收获的。她一直梦想的文化北京没有让她失望。她在书写北漂的文字里曾经这样记录那一段生活:“北京真的很大,兼备了质朴和威严的气息,让我激动。喜欢北方的这种气息,喜欢北京的人情味,喜欢这样一个真正下雪的冬天,帮我抹去心头的躁动。走在东四的胡同,有成群的鸽子在头顶呼啸而过,喜欢北京的文房四宝店,没事三天两头往荣宝斋跑,那里摆满的书,让人神驰。有时候,只为闻一闻书的气息,已觉身心安静。胡永凯的画册是一本都不舍得放过,先买齐了。最近都在临摹他的画,上外语课,做题,复习,看书,画画,独独没有创作的灵感和热情。”

北漂一段时间以后,朱颂瑜决定回家乡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一直被誉为是赶上了好年代的一批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为他们这批幸运的人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朱颂瑜怀着一种初生之犊不怕虎的闯劲和韧性,学习从商,自立门户。仅用三年的时间就积累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瑞士奇缘

有了经济积蓄的朱颂瑜仍然很年轻。向远的目光让她隐隐有了更远的目标,渴望人生中更大跨度的攀越。这一次,她想走得更远。她决定要趁年轻去看看世界,要圆少年时的梦想。于是二十出头的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毅然放弃前景一片大好的商业积累,在不花费父母一分钱的情况下,踏上了自费留学欧洲的旅途,重新返回朴素的学生生活。

《永不停止的跋涉》里,她的文学恩师刘小玲曾经这样评述她的这位学生:“大概有才华的人骨子里都有一股傲气和野性吧。朱颂瑜就属于这种性格。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她注定要漂泊。”

1998年春,朱颂瑜飞往万里之外的瑞士,进入卢塞恩一家由英国北伦敦大学授权专业学位的学校,在领航于世界的国际旅游管理的摇篮里,攻读国际旅游管理专业。

卢塞恩(Luzern,又译琉森)位于瑞士中部,偎依卢塞恩湖畔。明艳动人的湖泊加上周围的群山,构成一幅极具幻想色彩的图画。一座全欧洲最古老的木桥斜跨在河面上,是卢塞恩的标识。以它为背景的照片、明信片、图画流传世界各地。这座木桥全部由红瓦顶覆盖,供路人避风雨和日晒。在支撑瓦顶的三角形木支架上展现着名家彩绘的连环画作,描述卢塞恩历史大事、古圣先贤、英雄人物,不下百余幅。

这个廊桥立刻令人想起颐和园的长廊,当然建筑风格、绘画手法大不相同,各有千秋。卢塞恩的美,美在湖,美在桥,美在中世纪的风韵。法国小说家大仲马说:“卢塞恩是世界最美蚌壳中的珍珠”。德国音乐家瓦格纳更是对它着了迷,他说:“卢塞恩的温柔使我把音乐都忘了”。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根据在卢塞恩的生活,写出了名篇《卢塞恩》。托翁之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漫游了卢塞恩,并对这座城市赞美有加。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文人骚客都曾用优美的笔调歌咏卢塞恩,让它很早就声名远播。在这样美丽的城市,又能游玩,又能学习,鱼与熊掌兼得,真的好惬意。

命运对这个自强不息的女孩子有眷顾。然而,还有更好的幸运等待着朱颂瑜。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实习。为此她抽时间到日内瓦寻求实习位置。就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朱颂瑜邂逅了一位蓝眼睛的瑞士帅哥,她的“真命天子”,当时正在日内瓦大学汉学系读硕士。这位瑞士青年自小情迷中国文化,对朱颂瑜更是一见钟情。1999年夏天,他们喜结连理。同年的暑假,他们一起飞到了北京。

那一年,朱颂瑜的先生带着他研究文革的毕业论文,以交换学者身份来到了北大。而朱颂瑜则在北外和北大的法语系两边跑,重新享受读书和受教育,简简单单的人事和校园生活。她每天帮他检查读书笔记,他帮她修改外语作业。两人都在进步,比翼双飞。

一年之后的2000年夏,他们回到瑞士,又分别继续自己的学业。次年,朱颂瑜终于完成了在瑞士的大学课程,获得了北伦敦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并随即在日内瓦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作为格里菲旅游集团远东市场的瑞士代表,从事瑞士的旅游推广。他们夫妻俩一起养育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孩子自小就被父母送到日内瓦中文学校上课,有扎实的中文知识,而且对中国充满了理解和感情。

朱颂瑜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公婆虽然不住在一起,但都很慈祥善良,给了她不少帮助。朱颂瑜对公婆的爱和帮助充满了感恩。她在追述和公公生前交往的文章中如此回忆:“初次看到我的瑞士公公,是在12年前我刚来瑞士留学那个乍暖还寒的春天。公公穿着白背心粗布裤推着铲草机在苹果花盛开的园子里劳动,一双大水鞋粘满了泥土,乍看像个典型的山区农民。看到儿子身后的我,他停下手中的园艺活,热情地迎上来和我紧紧地握手,笑容格外慈爱善良。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瑞士老人,通过日后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我了解到,在他的生平,曾经担任过UNESCO巴黎以及国际劳工局日内瓦总部的顾问以及瑞士教育研究协会创始人等重要角色;曾经积极奔走热心救助过匈牙利十月事件中逃亡瑞士的难民;曾经好多年无条件地把自己家中的房间腾出来让给避走瑞士的难民居住;曾经为欧洲教育事业写下蔚为可观的学术著作,然而一生淡泊名利,谈吐作风处处透视着瑞士人的质朴和低调。这是一个人,也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气息和光泽。”

公公的大爱和广博以及人格魅力给朱颂瑜留下了很多感悟和启发,她因此很久也没有从失去公公的疼痛中走出来。在追忆公公生前的文章《天地辉映契阔情》里,她这样写道:“轻轻地把玫瑰花瓣铺在公公的身上,我慢慢地放下那双苍白的手。爱之忆念,萦绕心头,切肤之痛,无以排解。回首前事,犹记得公公生前常常趁着工作的空隙伏在花园里锯木除草,教导我自然之可亲,勤劳之可贵;犹记得当我还是外国学生身份留学瑞士的时候,公公为授予我宝贵的知识偶然会趁着外出讲学的机会带上我这个旁听生;犹记得01年举家同游云南的时候,公公婆婆在路上提早兑好零钱送给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犹记得当我决定在阿尔卑斯山下许下终生的时候,我和先生还是在校的大学生,看到我的犹豫,公公婆婆坚定地对我说:‘不怕,从今以后,你是我们的中国女儿,有什么事情,有瑞士爸爸妈妈在你身后……’

重温文学梦

朱颂瑜的《天地辉映契阔情》一文通过对已故公公的活着的时候的回溯,以真切细润的情意表现了自己对瑞士环境和社会形态的亲身体验。字里行间反映出富裕瑞士的淳朴民风。这篇文章荣获瑞士国际广播电台属下官方门户网站瑞士资讯(SwissInfo2010年征文竞赛大奖。征文主题是我眼中的瑞士。朱颂瑜从2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奖,并获赠一款高档的浪琴(Longine)腕表奖品。凭着这篇文章,朱颂瑜不止获得了奖项,而且被聘为瑞士官方媒体的中文记者。

这是朱颂瑜移居欧洲后荣获的第一个文学奖项。其实当她在瑞士完成学业后,就已重拾文学梦,为国内的中学生杂志《新空间》(月刊,广东教育出版社主办)写专栏。写了一年多,后来有了孩子,太忙才放下。这几年孩子逐渐长大,她又重新开始写作。作为记者,除了连续多年报道联合国中文日的文化推广活动,她还采访过瑞士优秀的中国留学生、进入公立大学汉学系任教的华人同胞、与中国打交道的瑞士政府官员以及瑞士各行各业的人;报道过华人的真实生活、瑞士的各类资讯、瑞士人真实的情感婚恋观、瑞士和中国的各种文化活动等等。

为了向华语读者提供一些在瑞士生活上的便利,当她听到有旅瑞华人抱怨搬家难的时候,就撰写了《如何在瑞士搬家》;当她知道入境瑞士的中国游客不时犯有携带行李上的违规行为的时候,她又撰写了关于瑞士海关过境条例的相关报道等等。这些稿件对信息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每一次,她都必须反复查阅瑞士的官方资料,务求做到文章实用且准确,让更多读者受惠。

多年的积累,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观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让朱颂瑜厚积薄发,写出一篇篇美文,捧回一个个奖项,看:

2010年瑞士国际广播电台我眼里的瑞士征文比赛首奖,获奖作品《天地晖映契阔情》。

2012年第四届漂母杯全球华人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她荣获三等酱,获奖作品《以寸草心念母恩》。

2014首届全球华人中国长城散文大赛金砖奖,获奖作品《同辉-和唱,从金山岭到阿尔卑斯》。

2014第六届漂母杯全球华人母爱主题散文大赛欧洲赛区一等奖,获奖作品《荔枝花开》。

2014文化中国·四海文馨首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首奖,获奖作品《挥春,游子红色的梦》。

2015首届华夏纪实报告文学大赛二等奖,获奖作品《最后的古巴唐魂》。

2015国土资源作协保护耕地散文大赛三等奖,获奖作品《大地的英雄》。

几乎年年都获奖,有时一年获好几项!难怪文友们戏称她已成了获奖专业户。读朱颂瑜的文章,给人的感觉,篇篇都是精品,不光文笔美,而且透着细致入微的观察,饱含着人文关怀,很有见解和思想。最近,她把历年来所写的文章加以整理,准备结集出版。

2012年,朱颂瑜加入了欧华作协,抱着无比的创作热诚来与大伙交融互动,一起在欧华这片文字田园耕耘经营,增彩添辉。如今她已是欧华作协的理事。在2015年欧华作协巴塞罗那年会上,她做了《先有抱负,再谈热爱──谈我个人的写作理念》的报告,将写作与民俗风情结合得恰到好处,表达了先有抱负再谈热爱的写作理念,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朱颂瑜还担任香港《华夏纪实》特约欧洲主编、广东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会员、瑞士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广州民间工艺家协会顾问。参加不少社会活动,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从2013年她开始给德国《华商报》写稿,发表过《老市长Strauch情系古董店》和《从无条件白发基本工资透视瑞士的民主制度》等多篇文章,已为德华读者所熟识。

朱颂瑜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乡村生活,也喜欢周游世界,足迹遍及亚欧、北美和中美洲。她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近年来朱颂瑜专注于中西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对比研究及传承倡导。也关注民俗学、生态环境、农业科学、乡村建设、博物馆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发展走向,并围绕此类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她自己表示:愿以美学的温度去修身,以有限的文字能力为当代濒临消失的美好事物里留下记录,以唤醒工业时代和电子时代人类心灵深处的眷恋和恍若前世的记忆。

朱颂瑜如此感悟自己的人生:“年少年轻的时候,我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从南走北驰到远走他乡,拥有过一段没有辜负的青春。人生至此,家庭,孩子,事业均完整完满,虽然不曾有过过人的成绩,然而四平八稳走到即将中年,蓦然回首时憬然顿悟:‘中庸’,‘平衡’和‘无为’乃属生命哲学的大智慧。”

在青春路上一路奔跑过来的朱颂瑜是同龄人中真正靠自己而走到今天的典范。如今的她十分从容,也依然清澈。她有很多的故事和经历,理想和抱负,但是她依然朴素,依然散淡。如今的她希望在各种人生角色都能平衡得好的情况下,做好两种文化间的一座桥梁,继续阅读,继续写作。以追求耐读而且有美感的文字为目标,努力创作出有自然精神和人文情怀而且能造福社会的文学作品。

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wzu2.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32375-982908.html

上一篇:钱钟书杨绛贤伉俪二三事
下一篇:德国的经济工程师是怎样造就的

3 张晓良 黄永义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