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奥运城系列(10):柏林--中欧大都会 精选

已有 3942 次阅读 2016-8-10 06:01 |个人分类:世界知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亚历山大广场世界钟 柏林作家呢喃摄影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

柏林,这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位于德国东部施普雷河注入哈韦尔河口处,面积889平方公里,人口340万。它曾是德国的旧京城,又是德国的新首都。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在经历了40多年的分裂后,柏林恢复了作为德国首都的地位,开始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名城沧桑

柏林与波恩、科隆这些德意志古城相比,建城历史要晚得多,但它成长迅速,后来居上,到1800年左右,就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城市。在历史上,柏林有过兴旺,有过残破,经历过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13世纪初,商人和手工业者在施普雷河北岸和河中小岛上(今天的市中区)建起了两个小小的聚落,分别称为“柏林”和“科恩”。科恩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1237年,柏林则要晚7年。15世纪两个聚落合并为一个城镇,叫柏林。后来人们将1237年定为柏林建城之始。19世纪中期,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于1871年统一德国,柏林进而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首都。二战中,柏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战后分裂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两部分。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柏林再次成为全德国的政治中心。

柏林市范围很大,从东到西长45公里,南北长38公里。它不仅是德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有名的大都会,与伦敦、巴黎等名都大邑比肩而立。行政上柏林是德国的一个州,地位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

漫游市区,柏林给人以气势磅礴、建筑宏伟的深刻印象。这里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相互映衬,宽阔的大街、巍峨的教堂、华丽的宫殿、恢宏的大厦,处处显示出古城名都的雄伟气派。柏林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城市。市内花木多、喷泉多、塑像多。街道两旁和公园里,广场上到处都有花坛、塑像和喷水池。一些高大建筑物上面,墙壁上都雕刻着各种人像,栩栩如生。柏林又有“森林与湖泊之都”的称誉。如果从飞机上俯瞰,整个柏林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公园、森林和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1/3。它们既能保护柏林的生态环境,又是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柏林在德国的经济上、文化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9世纪中叶,这里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今天柏林仍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电机、电子、精密仪器和机械工业一向是传统的优势部门。食品、卷烟、服装和化学工业也占有一定地位。柏林是德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全市共有十几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约15万人。三座大学,即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技术大学,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高等学府。

凡是到过柏林的人,对该市方便的市内交通,莫不交口称誉。电气化城市快速铁道是公共交通的骨干,全长250公里,穿来绕去,遍布全市,有时候火车在高高的路基上急驶,有时候在桥下穿过,车辆来往频繁,看起来重重叠叠,乘车极其方便。地下铁道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已发展到134公里。这里的地铁并不完全在地下,只要有可能,路段就露出地面,以节省造价。柏林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线路更是密如蛛网,它们与市内电气化铁道和地铁一起,构成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由于车站多,路网密,车次频繁,除了上班时间乘客较多外,车上平时并不拥挤,乘客一般都有座位。柏林虽有100多万辆私家小汽车,但多数人还是乐意乘公共交通工具,以避免受上下班高峰时刻的堵车之苦。


漫游市中区

以施普雷岛为中心,东到亚历山大广场,西到勃兰登堡门,这一片叫市中区(Mitte),是柏林的老城所在。

施普雷岛是柏林的发祥之地。七八百年前,柏林的前身科恩小镇就在这里诞生。这座小岛位于施普雷河心,东西宽二三百米,南北长一公里多,以十几座桥梁与周围市区密切相连。岛的北部有一座圆拱顶大教堂和好几座博物馆,所以又叫博物馆岛。

从施普雷岛东去不远,就是宏伟的市政厅。正面为三层楼,宽约百米,中间耸起一座74米高的方形钟塔。市政厅始建于1861年,全用红砖砌成,因此又叫“红色市政厅”。柏林市政府设在这里。市政厅门前镶着黑熊城徽(即州徽)。钟塔尖上高高飘扬着州旗,旗的上下方各有一道红边,中间为白底黑熊。熊是柏林的象征性动物,据传说柏林这个地名就是由德语“小熊”演化而来的。

市政厅北面,雄跨着耸入云天的电视塔。塔高365米,在全国首屈一指,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还高出45米。电视塔东边是柏林东部的著名商业区亚历山大广场。它因1805年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来访而命名。

从施普雷岛向西过桥,就到了有名的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三百多年前这里本是普鲁士大选侯西去打猎的跑马大路,后来在历代帝王的经营下,改建为柏林最美丽最典雅的大道。它东起皇宫桥,西到勃兰登堡门,全长1.4公里,宽60米。在人行道旁和大街中央的隔离带上,一排排高大的菩提树、栗树浓荫夹道,婀娜多姿,开花时节,清香阵阵,大街因而得名。往西走就到了大街的尽头—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

如同凯旋门是巴黎的象征一样,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是柏林的标志。此门始建于1788年,历时三载完工。它以古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式山门为蓝本筑成,高26米,宽65米,进深11米。门内有五条通道,中间的一道最宽,原为皇室御道。勃兰登堡门通体用白色砂岩条石砌成。门两旁各有六根巨柱,气势雄厚。门上面矗立着一座胜利女神的青铜铸像。她头戴桂冠,背插双翅,左手执辔,右手握杖,立在飞驰的两轮四马战车上,英姿飒爽,形象生动。这座神像连同四马战车在1807年被拿破仑当作战利品带走,但七年后又让德国的队伍带回来了。柏林人对勃兰登堡门怀有特殊的感情,称它为“命运之门”。在过去的两百年里,勃兰登堡门目睹了多少兴衰荣辱:普鲁士的军队曾从门下凯旋而归;希特勒曾驱赶成千上万的人充当炮灰,从门下出发去“征服世界”。柏林墙建成后,勃兰登堡门被隔在大墙以东几十米,成为柏林墙的象征地段。1990年柏林墙倒塌时,这里又成了欣喜若狂的柏林人的聚集之地,成了德国统一的象征。

从勃兰登堡门北去百十米,绿地上耸立着一座宏伟的深灰色大厦,这就是有名的国会大厦(Reichstag)。它建于1894年,长137米,宽97米,原是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所在地,也是1933年希特勒表演“国会纵火案”的地方。这座建筑在二次大战中曾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经重建又恢复了昔日的风彩。1999年这里成为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在国会大厦的近旁,施普雷河畔,已建成联邦总理府,这样,国会大厦及其周围再度成为德国的政治中心。

柏林西部最繁华的大街叫库达姆(Kudamm),原意是选帝侯大街。从前它是选帝侯赴郊外行宫的一条大路,两旁系泥沼的郊野。1886年俾斯麦将它辟为大马路,道旁楼宇不断兴筑,成为繁华的街道。库达姆的东端在动物园站附近,西南端已距国际会议中心不远,全长3.5公里。53米宽的大街上车开六道,人行道更是宽敞惬意。沿街百货公司、商场、时装店、首饰店、画廊、咖啡店、剧院、影院鳞次栉比。有的商店在宽阔的人行道上筑起小型玻璃“饰柜”,展出货品。咖啡馆、餐厅和酒吧店都在人行道上摆上桌椅,有的还加上遮阳的彩篷。那情景,那气氛令人想起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

库达姆东端的广场上,耸立着巍峨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这座新罗曼式大教堂于1895年建成,为了纪念德意志帝国的开国皇帝威廉一世而得名。二次大战中,教堂塔楼的顶端被炮火削去,战后保留原样,未加修葺,时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1958年在其毗邻处新修了一座平顶八角形的现代化教堂。


不合时宜的奥运会

柏林西部的奥林匹克运动场是欧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体育设施之一,1936年为举办第11届奥运会而建成。它是一个椭圆形建筑,能容纳9万观众。

可是,柏林奥运会是一届不合时宜的奥运会。1932年,国际奥委会宣布选定了柏林,但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1934年,国际奥委会会议仍坚持原议。1936年6月,一些国家在巴黎召开了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大会,反对在希特勒统治的德国举行第11届奥运会,号召各国运动员去巴塞罗那参加人民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因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破坏,巴塞罗那大会未能举行。国际奥委会在事隔20年之后,在纪念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发表的44号公报中,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错误。
  参加这次比赛有来自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328人。中国派出了一个由60余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考察团。

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所有队伍入场时都行纳粹礼,唯有英国、美国两队行注目礼。本届奥运会的英雄为美国黑人选手欧文斯,他一人包揽男子100米、200米、跳高和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希特勒大肆鼓吹日耳曼优秀人种论,而黑人选手的卓越表现,恰恰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希特勒在看到有色人种的胜利时,曾中途退场,并在颁奖典礼上拒绝与欧文斯握手,这些举动显示出希特勒的愤怒以及他不平衡的心理状态。

当然,除去政治因素以外,撇开希特勒那张丑恶的嘴脸不谈,就第11届奥运会本身来说,无论从组织工作、体育设施还是竞赛水平而言,都公认是一次水平和效率极高的运动会。当时电视已经发明,这届奥运会首次利用电视进行了实况转播。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32375-995538.html

上一篇:奥运城系列(9):洛杉矶--车轮上的“天使城”
下一篇:奥运城系列(12):墨尔本--澳洲大陆新金山

3 黄彬彬 黄永义 韩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