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母亲一生大事记 精选

已有 5771 次阅读 2014-3-15 11:05 |个人分类:家的故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纪念, 父亲, 母亲

3月13日,母亲五七,我们把母亲的骨灰安放到苏州西郊的弥陀山公墓。墓地仅两平方米左右,一块碑、两个盛装骨灰盒的石箱,右侧的石箱安放着父亲的骨灰。

一九九六年许,拆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随同村里多数人家,在弥陀山公墓购置了这方墓地。父亲在近十年前,也是因肺癌已经先走一步,安放墓地。

父亲走后,母亲悲痛了许久,后来渐渐地从从悲痛中恢复过来,母亲便悄悄地安排这自己的后事,在她临走前,把诸事向我们交代清楚,我们才知道母亲已经准备了许久。母亲的心里,大概一致惦记着父亲,她才会那样充分地准备着。

从今往后,母亲可以长伴父亲了。

从弥陀山回来,我一直想着应该写一篇关于母亲的记忆,我想题名为《母亲一生大事记》。母亲的大事,只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毕生的追求,平凡、平庸、琐碎,却需要我用生命缅怀的故事,这些故事早已深深地沁入我的心脾、骨髓!

一、抚育儿女

母亲先是生了三个女儿,五年后又生了我。要养育四个孩子,母亲承受了巨大的苦难,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想把三姐收养了,据母亲回忆,她实在不忍,便把三姐又领回了家里。母亲终于没有舍弃她的任何一个孩子,并把他们都抚育长大成人。

二、尽大嫂之职

我的爷爷奶奶生养了两个儿子和领养了一个女儿。我父亲最大,我母亲嫁给父亲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走了,母亲承担起了大嫂应尽的义务,和父亲一起,把父亲的弟弟安排结婚成家,把父亲的妹妹安排出嫁。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大致是弟弟和妹妹以为大嫂没有给他们财产,最终他们都怨恨我的母亲,便渐渐不与我家往来。据说,我父亲的爷爷奶奶曾经很富有,而且父亲欲把两坛自制的酒藏起来,结果被发现后划成了新富农,村里便有传说我父亲的父母给他留了很多财产。大概父亲的弟弟妹妹是因此而怨恨他们的大嫂。而我所知道的是,在农村包产到户之前,我家温饱尚难。我可以想象,母亲受了多大的委屈。母亲偶尔会跟我说起,但她会很高兴,因为那么艰难,她还是把父亲的弟弟妹妹安排好了,而且他们还算幸福。

三、保护家产

我家最早的房子是那种老式的住宅,南北算四进,呈哑铃状,南边是一间客堂,中间是一个一米左右的走廊,连着走廊的是一间卧室,最北边还有一间厨房,出门便是独墅湖。在我十分幼小的时候,隔壁是父亲的亲弟弟一家,他们一直想把我家中间的走廊拿过去,这样他家同样的走廊可以变成房间,我家却不得不南北隔离、行走极为不便。母亲坚决不同意,由此常常与母亲争吵,很多次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母亲还受了许多皮肉之苦。母亲受了许多这般的苦,那时候,我的大姐和二姐已经稍懂事,他们目睹了这样的惨剧;我和小姐都尚不能记事,每次听到此事,仍会悲痛不已。母亲用柔弱之躯,终于保护住了我们的家。

四、建新房

农村包产到户后,由于父亲和母亲的勤劳操持,大姐和二姐常去街市贩卖水果,二姐能在独墅湖钓鱼卖,我家的境况很快好起来。有点积蓄后,母亲就催促父亲积累建材,申请盖新房。大约在1984年,我家的新房就在村子外西边的田地里盖了起来,三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场地。那时候,村里盖新房的还寥寥无几。

三四年以后,村里有人家盖起了楼房,母亲便开始筹划翻盖楼房,不久,我家的楼房在原址盖了起来,楼下三间,楼上两间,边上是一个平台,母亲常常在平台上晒些谷物、米面,还有自制的酱。

我上大学以后,在村里开始传说要拆迁以后,母亲极力主张在房前盖起了一间厨房,不久又将厨房和东侧的平房翻盖成了楼房。一两年后,拆迁量面积,这些翻建的房屋都被计算了面积,因此多了不少保障。

五、安排儿女成家

母亲疼爱她的女儿们,主要表现在女儿出嫁,她都要尽可能参照当时村里最好的条件置办嫁妆。大姐、二姐先后出嫁了。考虑三姐婚事的时候,母亲主张招女婿进来,这样可以让我安心在外读书。我知道此事的时候,三姐已经要办婚事了。我没有想到,这给三姐今后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波折,我在心里常常感到有愧。也许,母亲也很心疼,近些年,她常会提醒我要照顾三姐,甚至为了三姐的一些事情,十分责备我。

1998年秋天,我举办婚礼。那时候,我家拆迁过渡在徐家浜二村,母亲给了我近万元钱,要我尽量办好。我没有听母亲的话,除了按照村里的规矩,没有额外地宴请、也没有任何排场、借口过渡房稍微置办了点家具。我的婚礼很顺利,母亲是最开心的。

六、坚持儿子读书

我一直认为,母亲最了不起的是坚持要让我读书考大学。

我们的村庄离乡镇很远,上学十分不便;我们的村庄离街市又很近,很好挣钱谋生。村子的孩子很早弃学,或者是成绩不好读不下去,或者去做工挣钱。

在最艰苦的时候,二姐上学,家里就无法供大姐上学,后来我上学了,三姐也不能上学了。母亲说,“再难,也要供你读书”。母亲常常叮嘱我要“读书出息”。

每当初夏来临,村里十几的孩子都会站在独墅湖边钓鱼,母亲却从不让我去钓鱼,怕我分心。我上学的日子,母亲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床,给我做好早饭,盛好、凉温,看着我吃完,然后目送我背着书包出门。

在母亲的极力主张下,全家都努力着支持我读书。我1990年,我考上了重点大学。我也算是村里第一个正式的大学生。母亲为此充满了幸福和骄傲!母亲的远见和坚持,在村里获得了无上的光荣!

七、送亲人

在我上大学不久,大姐查出罹患脑胶质瘤,不久做了手术。大姐病后,母亲一直为大姐担心着,并努力地照顾着大姐。一直到大姐去世,十年来,母亲为自己的大女儿操碎了心,悲痛地送走大姐。

大姐走后几年,父亲罹患肺癌。父亲癌病已经很晚期了,手术后不到一年,并离开了我们。母亲一直照料着父亲,母亲目睹了父亲的病痛。

母亲无力挽回亲人的生命。我可以想象母亲的悲痛!母亲经常烧香、每到节日就会祭奠亲人和先祖、清明前总会催促我安排去上坟扫墓……

八、准备自己后事

父亲走后,母亲便悄悄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母亲把自己的后事安排的十分周到,几乎不需要我们多些操心了,她做好了自己的寿衣、折了足够多的锡箔元宝、拍好了遗像……母亲交代我们要一次性棺材、墓地水泥柱上做两个狮子头、要我们姐弟团结、要姐姐不要多哭、我太爷太奶爷爷奶奶的墓不能留给我要留给我父亲的弟弟家、墓碑上小姐的前夫的名字要去掉、那些衣物她要带去……母亲交代好了所有的一切,并且没有让我们操心、有纠葛。母亲唯独忘了交代,做一个嵌在墓碑上的瓷像!

九、烧香拜佛

母亲晚年的十几年,花了很多时间、金钱用于烧香拜佛。母亲烧香拜佛是为亲人、儿孙祈福。母亲信佛,也是她坚持善良的本心所在。

 

母亲走完了七十四岁人生。母亲原来是如此智慧!母亲的一生如此苦难,但她一定是自豪的、高兴的、恋恋不舍的,离开我们的!我为我的母亲而骄傲,如果有来生,我愿意还做她的儿子。

母亲没有活到八十岁,是我最大的痛!我作为医生,却没有保护好母亲,是我最大的无能!此后,我所能做的,就是纪念母亲、传承母亲的善良和勤奋,我要努力让我的儿孙记住我的母亲!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6242-776151.html

上一篇:为了永远的纪念
下一篇:世事繁杂,安身有序

22 邓中原 褚海亮 武夷山 苏德辰 亓欣波 曹聪 徐酉阳 何小虎 谢强 罗帆 李璐 刘艳伟 陈希章 李志俊 韩枫 刘庆宽 徐传胜 侯成亚 郑永军 王树松 ldydy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