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聊阁:读书人张少雄博聊之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xzhang

博文

接收及门弟子

已有 5009 次阅读 2010-7-3 11:16 |个人分类:教育漫話|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育, 民间, 及门弟子

 

名先鉴 少雄

 

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学校教育,而且经常只想到学校教育。

其实,中国历史上,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存在三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民间教育。受教育者,有的受于一种,有的受于二种,有的受于三种;能受于一种好,能受于两种更好,能受于三种最好;三种教育,所给不同,或是正统的出身,或是渊远的家学,或是深厚的师承。推动学术发展,民间教育的力量最大,春秋以后,历代学术的繁荣多得力于民间教育,史上学术大家的养成多得力于民间教育,新式学校、特别是现代大学勃兴以后,仍有许多受教育于民间的人成为大家,其中不少人成为知名大学教授,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中国种种学术,操之于学校则益衰,“传自草野则益盛(《与梁启超》)”。实际上,家庭教育与民间教育,不仅推动学术发展,还可以促进与改善学校教育,也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学校教的,总是不好的,而“民间自己所教的,却总是好”,“学校不过是教育的一部,求学校的进步,必定靠着学校以外的东西(《留学的目的与方法》)。”

 

“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师,主要是指民间教育中的师父,而不是指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因为,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组织关系与工作关系,而民间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朋友关系与私交关系。组织关系,是教育组织赋予的关系,是规定双方地位与职责的关系;工作关系,是教育机构分配的关系,是为完成特定教育任务或达成特定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作为组织关系与工作关系,都不以双方主观态度或意志为转移,都由外部环境与外部力量决定;实际上,离开组织或完成任务之后,绝大多数师生关系便不再存在,不再持续,不再发展。朋友关系,虽然可能由某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转化而来,但不由教育机构分配,不由教育组织赋予,不由外部环境与外部力量决定,不受任何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约束,而纯粹由人际交往规律决定;私交关系,则决定于双方情趣、学识与价值观等个人心性因素,不受任何非个人心性因素左右,不为任何功利因素驱动,不由教育机构分配,不由教育组织赋予,不由外部环境与外部力量决定。或许会有人说:在现代大学,导师与研究生之关系,是朋友关系与私交关系;或者,虽然是组织关系与工作关系,但可以发展为朋友关系与私交关系。鉴认为:现代学校中,师生关系、尤其是导师与研究生之关系,的确可以发展为朋友关系与私交关系,但是概率极低,一百对师生关系之中不过一二对而已。

 

先鉴拟尝试(从此通告发布之日起)接收及门弟子(在学校教育中选修过先鉴的课程的与接受过先鉴的指导的学生、包括选择或抽签以先鉴为导师的研究生,只是先鉴的学生,不是先鉴的及门弟子),教授国学(暂定课目:经学之四书与易经,子学之先秦诸子与主要佛经,集学之诗词、诗话、词话与小说)。一切品行端正、潜心学问、清静自守、不争意气、不介入商场与官场追逐的人,年龄在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不论是否受过学校教育,更不管学校教育程度的高低,有求学的意志,有拜师的愿望,愿意束修以上、执弟子礼、遵守师门清规,通过先鉴的测试,经过正式的拜师仪式,便成为先鉴的正式的及门弟子。

 

庚寅年五月甲寅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7182-340825.html

上一篇:中国人不可能赢世界杯足球赛
下一篇:我的父亲

19 武夷山 王进 刘全慧 陈儒军 鲍博 陈绥阳 孙学军 张焱 苗元华 翟远征 侯成亚 许培扬 彭春艳 贺爱群 仇三水 pkuzeal woxing hunanese dongfangyw01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