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博文

否定“科学发展”,还是否定“公认理论”

已有 3856 次阅读 2010-4-9 15:54 |个人分类:科学发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热力学, 科学发展, 克劳修斯, 卡诺定理, 热力学耦合

  

科学发展两个否定

1.      我主张我举证一:“扩展卡诺定理从来就没有否定卡诺定理”

 

任何人都可以从名称上看出“扩展卡诺定理”是对“卡诺定理”的扩展而不是否定。我在新书的“前言”中明确地指出: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充分必要普适条件是非耗散的能量转换, 而不是可逆的能量转换. 这就是扩展卡诺定理卡诺定理并没有被否定, 卡诺的地位仍然是热力学学科的第一位奠基人, 他的光辉历史功绩永不可没”和 我仍然坚信卡诺定理在其适用范围内(即热机等循环过程)是正确的。”等。此后还专门写过博文“Great 卡诺”介绍卡诺的伟大功绩。

 

如果对扩展卡诺定理及现代热力学完整分类系统(及完整的数学表达式定义),始终没有发现前人有类似工作,这部分的工作应该是我完成的“科学发展”或“科学创新”。2009年英文版和2010年中文版的“现代热力学基于扩展卡诺定理”(279页和301页)就是我的系统举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

 

2.      我主张我举证二:“克劳修斯的‘补偿’”概念“热力学耦合”概念的定义及其正熵产生原理的数学表达式[diS1 < 0, diS2 > 0 & diS 0]是前人的工作

任何人都可以从“克劳修斯的‘补偿’”名称上看出这是克劳修斯的贡献(1865年)。关于“热力学耦合”概念”我还介绍了这是1931D J Burk 的工作,至于其正熵产生原理的数学表达式[diS1 < 0, diS2 > 0 & diS 0]”更是20世纪初“是在20世纪初,杜亥姆 (Duhem),纳坦舜 (Natanson) 和乔曼 (Jaumann) 等人”至今很多人的工作积累。

 

我的工作是以非平衡相图的计算为代表的非平衡非耗散热力学新领域的工作,或者说是我的“科学发展”或“科学创新”工作,同时一再强调我的系统举证(包括定量的非平衡相图计算)首次体现在2002年我的国外出版发行的英文专著“非平衡非耗散热力学及低压人造金刚石中的应用”(Springer254页),同样也体现在我最近的两本中英文专著和我的现代热力学系列博文中。对我的2002年专著2004年欧美都有肯定性的书评发表。同时该书中同时列出一系列低压金刚石生长的非平衡相图计算,和全世界范围报道的大量可靠实验数据相符,这是在世界范围内我的创新工作,国内也有著作给予明确的肯定评价。

 

3.      否定“科学发展”,还是否定“公认理论”?

 

在相关的“热力学”以及“现代热力学”的系列学术讨论中,我深感受益。因此我在2010-3-2 16发表了“我们受益于学术讨论”及2010-3-22发表了“科学讨论 千金难求 共同提高”,深感“真是科学无止境”特别写了“我们学术讨论的特点大家都努力是按照王云平老师提出的有效的科学讨论的五条建议进行的,深感千金难求,共同提高。特别对我来说,和年轻人的讨论,使我也感到年轻些。”当然对五条的讨论中我也在当时就强调“讨论学术要就学术论学术。摆出不同的学术观点,对错都是在讨论。

 

遗憾的是有的老师们已经惊叹学术讨论“变味了”。最近王云平老师在不举证也提不出“摆事实讲道理的有效质疑”情况下,盲目指责。在我的博文严谨要求 统一明示 深层讨论”中云平老师在评论把我的扩展卡诺定理它篡改成仅仅适用于热机的[所谓的扩展卡诺定律,就是认为“非耗散是热机最高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然后加以否定,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对公认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理论的否定”。我在我的博文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百分之百云平老师在 [2010-4-8 12:39:17]评论4中针对热力学耦合表达式中有等式和不等式说:您的观点跟公认的理论违背”。显然云平老师把现在的学术讨论已经定性为“科学与反科学或伪科学”性质的争论。确实变味了,我曾多次表示“在学术的是非问题上我是不会‘谦逊’的”。

 

我在教材中找到的卡诺定理表述是:“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热机可逆机效率最大”(傅献彩,第四版,p. 100)。我真怀疑云平老师是不是抄袭或模仿了我对扩展卡诺定理的表述方式(即非耗散的能量转换是如何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充分必要条件),加以篡改成:“所谓的扩展卡诺定律,就是认为“非耗散是热机最高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来否定扩展卡诺定理。如果真是这样,就涉嫌“篡改扩展卡诺定理”和“否定科学发展”的反科学行径。

 

我介绍给云平老师并且云平老师已经看过(不一定看全)的李如生专著“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p.10,对热力学耦合表达式是:[diS1 ≤ 0, diS2 ³ 0 & diS = ( diS1+diS2) ³ 0]. 它比我引用的表达式:[diS1 < 0, diS2 > 0 & diS = ( diS1+diS2) ³ 0] 还要广。如果云平老师要否定李如生的专著,我不会阻拦,只希望云平老师否定他人的公认理论时要谨慎千万不要把它说成是我的原创性工作,我担当不起。(注:李如生老师是已故的清华大学教授,普利高京的优等博士生)。如果云平老师想否定我的非平衡相图的计算为代表的非平衡非耗散热力学新领域。就请直接否定还可以定量地来否定,并且和实验比较。

 

对于云平老师在评论中“指责”我“糊涂”或“装糊涂”,过去我从不在意,也不回复。如今变成了学术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了,我不得不怀疑有无“激怒”之意。如果我们的“学术讨论”还被认定是不打引号的学术讨论的话,我希望还是能按照我的博文“科学讨论 千金难求 共同提高”的60字中 百家争鸣,直言不讳,友好互敬。”的原则办事。

2010-4-11修改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7912-310364.html

上一篇: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百分之百”
下一篇:答曹博士:“试评”中的“熵产生”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