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wang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fwang2009

博文

我之科学研究观 精选

已有 8065 次阅读 2009-9-21 13:4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SCI

有人曾经问我的论文出版了多少,好以此来判定我的科研能力如何。我的回答是论文数量已大大超过其一般科研人员的标准。但我并不能以此为豪,因为很多人的论文数量都大大超过了我。有一篇论文竟然花了我整整四年时间才得以出版。那么是不是这样的科研能力就较低呢?评定一个人的科研贡献、科研能力强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单单用论文数量来衡量对科学研究是极为危险、不负责任和有害的。因为这样很可能导致投机钻营者不择手段的制造垃圾论文以此获利。在这里不能排除有些与论文作者熟悉的审稿人可能会因为个人情面而网开一面,还有一些杂志以营利为目的只要给钱就能大量出版垃圾文章。那么是否国外的SCI杂志就很完美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而言国外的论文制度比国内的要完善的多,所选的编辑和评委更加具有奉献精神,对论文质量的评定和判断也要客观的多,但也未必排除评审专家个人的偏见,因为一般论文能否予以录用都只局限于两到三名的评审专家的评定上。笔者对有人称SCI是那个愚弄中国人的指数的说法有同感。笔者也曾发现某些具有明显缺陷的论文出现在知名杂志上。所以说单纯计算一个人在SCI杂志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来评定研究能力高低至少也是不准确的。著名气象学家日本人MATSUNO的论文就很少,他在博士到工作期间撰写了最为著名的四篇论文之后就鲜有其他作品问世,但就是他的寥寥数篇论文改变了人们对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认识,对ENSO影响天气的理解以致对长期天气预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单以数量来作业绩评定的话经过适当操作在某些单位恐怕连教授都评不上。影响因子高的杂志只是就平均而言的论文质量高并不代表全部都非常高。不同领域甚至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论文因为难易程度不一样也不具可比性。爱因斯坦曾经对某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难题而长时间没有结果表示敬意,他最反对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拿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所以说科研单位鼓励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多发快发文章,从而打击人们深入钻研精神,不仅仅是不可取,而是在亵渎科学,是对科学犯罪。由此引发业绩评价的不公正也就不足为奇了。某教授曾经告诉我一个比喻,以此来形容他现在所处的境遇:自己如同是在某一特定池塘的鱼的垂钓者,所涉足的池塘里的鱼少的可怜,垂钓者却不少,没钱(科研经费)买不起好的渔具,费了很大气力钓上些鱼却要和那些在鱼多人少的池塘中的有钱人所得作比较感到实在是不公平。我笑笑告诉他这没什么,因为另一位教授曾经告诉过我,那位老兄更倒霉,他不但被要求做同样的比较,即使在同一池塘钓出数目比别人多的鱼也会被判定为少,即使是大鱼也被判定为小。这就是所谓的用“双重标准”来做衡量,离从五四时代开始就提倡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背道而驰,这样的科研单位没有公正而言,利用双重标准领导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什么就是什么。写到此可能有人会问我的科研业绩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很遗憾我自己没有具体制定什么标准因为即使做了也可能不会得到承认,但是原则是有的:笔者认为衡量一篇论文的好坏首先要在同领域中来进行,比较是否对该领域的主流前沿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一般而言从事同一领域主流研究的研究者比较多,做出突破性研究相对来说较难,再加上属于前沿就更难,强调论文的原创意义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数,只强调论文的数量不顾质量是完全不负责任的态度,杜绝那些急功近利多出垃圾论文的行为,多支持钻厚的人少支持钻薄的人是那些专家评委的重要责任。至于前述的4年做成的论文是否属于“钻厚”自有公论,在此不予自我评论。 可能有人还会问如果想钻厚的人永远也钻不透,还有些人赶时髦说是在钻厚其实什么也没干怎么办?我觉得这应该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聪明的读者想必自然会想出办法来识别他们吧。


谈谈科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0774-256936.html


下一篇:首届大气-海洋遥相关国际会议纪要

20 徐晓 孙宝玺 李大斌 何宏 罗德海 艾云灿 刘进平 陈绥阳 吴飞鹏 戴小华 杨秀海 周春雷 盖鑫磊 刘圣林 黎明和 王力 李泳 ddsers 侯振宇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