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细雨清明读书时

已有 3968 次阅读 2009-4-6 22:47 |个人分类:生活心情|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下雨就没有清明寒食的味道了。

没有条件祭奠先人,又好清静,刚好有时间读一下新买的书。有时候感觉自己是如此的矛盾,本质上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爱好清静的人,但又选择了传媒这个需要“热闹”的行业。

看了宋守山著的《传媒三十年》,了解了1978-2008期间的媒体故事。媒体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息息相关。囿于此,很多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在特定的时间却是有划时代的意义。媒体上第一次出现广告,有名的潘晓来信,读者文摘的改名,广东领导对媒体的支持,渤二事件以及各地的晚报大战,都让我对历史肃然起敬。

中国传媒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非邮发,不是在传媒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而是在地处中原的洛阳,的确让我吃惊。但几十年过去了,邮老大的策略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却也令人心酸。

我明白,没有了当时的条件,历史不会重演,我们可以学习以前的思路,但效果未必相同。但阅读这段历史,对于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编辑,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但目前,大部分的科技期刊还如同一潭静水,虽然也有发展,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流动与人才流动。也许是无利可图,也许是无门而入。几个人出版着一本杂志,在单位没有人拿他们是搞传媒的,而只是学校、研究所的一个支撑部门。久而久之,他们也不再把自己当作传媒意义上的编辑,而是置身于传媒之外。

中国传媒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了资本,有了人才,还要有刊号,所有的新兴媒体的崛起,都绕不过这道关。有能力的直接申请,差一点的通过合作,把闲置的期刊改名,还有一些只有ISSN的。刊号,这个被传媒界所垢病名词,把很多苦心孤诣谋发展的人逼得无路可走,同时也让很多人不劳而获。

前天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今天的新闻联播点了新闻出版改制的问题,希望这里面能有实质的改变,把刊号还原回一个符号,而不是上海北京等的户口。

本来想写一点关于小时候过清明节的故事,但还是彻底地跑题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76-224718.html

上一篇:命题作文:人为什么活着?
下一篇:职业化的养成与塑造(5)

1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