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编辑周会总结

已有 5072 次阅读 2008-12-2 23:19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期刊的内容、发行与广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期刊经营方针,内容的编辑与经营事务是分开的,这有利于保证内容编辑的独立性,同时使各个部门能够专心干好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同一个办刊方针的指导下,三方的沟通还是必要的。

 

特别是我服务的这本杂志处于求变的时期,但做这本期刊的大部分人是新人,他们对期刊的理解还不够,对于各项工作的执行方式及力度还存在困惑,有必要对他们做进一步的引导与启发。另外,我们希望从明年开始做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使这本杂志更加贴近读者,要做新内容首先需要编辑有新思路,同时也需要发行与广告人员能够结合期刊的特色做更专业的推广。虽然现在时间非常紧张,但还是抽时间开了两个讨论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时为了使大家不至于事倍功半,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还是需要的。

 

首先,要让大家相互了解,编辑、发行与广告工作性质与目标虽然不同,但面对的读者、作者、订户、广告商可能是统一的,而且服务于同一本期刊,相互了解、共享信息是必要的。编辑建议发行人员针对学生订户,要学习一些国际刊物、社团、会议等的作法,给学生优惠价,吸引潜在的订户。广告与发行人员建议编辑在组织内容时要注意减少单纯的学术论文,使内容多样化,如为学生读者提供光学企业招聘、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招生信息。大家很少能坐在一起针对某一本期刊讨论问题,有编辑反映从讨论中了解了一些很有用的信息。

 

关于发行,要做一份有学术与市场影响力的杂志,现在的发行量还远未达到大家的心理数字。这其中有工作方式的问题,以前lop混在一大堆学术期刊中做发行,没有突显出它的特色,也就没有机会吸引大家的注意。不同类型的期刊需要不同的推广方式。虽然我们以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采取长效的措施。在上次与新任发行主管谈过之后,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在当前的基础上,做大发行量是展示工作能力的机会,但同时也是一项挑战。

 

关于广告,对于这样一份主要依赖广告收入的杂志,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来销售广告。但目前的状况是,质与量都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有很多质量明显不如我们的杂志,他们的广告量要远超过我们。虽然有各种原因与理由,但这一部分的工作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轻视的。

 

关于光学制造,毫无疑问是一个市场很大的方向,但以目前的编辑力量与运转现状,在短期内要做成一本单独的行业杂志并不容易。行业杂志意味着内容建设上不能单纯依靠作者的投稿,杂志需要与读者、企业客户互动,而后者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今天看到新闻说pennwell准备在已有的sst,lfw等基础上做一份太阳能方面的双月刊,photovaltic world. 我想这些才是我们的竞争与学习的对象(借鉴他们的编辑、发行与广告等经验)。

关于中国光学,一定要做成一个品牌栏目。一本杂志没有自己品牌的东西,很难在竞争中站得住脚。

 

无疑,我现在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文章的采写。应该说我们做采写的力量还是比较弱的,一方面这是一项新的工作,编辑部没有现成的操作流程,作为采写编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与锻炼。但这项工作还是必须要做的,没有第二种选择。这是对编辑部的考验,也是对相关编辑的考验。过了这道关,杂志必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编辑的能力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现在的稿件采写还不能满足杂志的需求,但我希望他们的努力能我看到可预期的效果。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就是工作态度,约稿很困难,写稿不容易,发行与广告也不容易。对于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不应该只想困难,更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困难的事情,才能体现人的价值,一个人整天做没有竞争力的工作,那他最终也将失去竞争力,随时都可能被淘汰。为了工作,也为了自己,把信送给加西亚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76-49500.html

上一篇:LOP第12期编辑导读:关注光学设计(草稿)
下一篇:新光电PK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1 何学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