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经济管理动力系统中的小蜗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baba

博文

高等教育的三大趋势

已有 2739 次阅读 2009-12-13 20:4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等教育, 版权主义, 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利益, 常青藤联盟

这个星期在丹佛开美国高教信息系统(Educause)年会。我知道过去几年的Educause会议,中国都有高校派人来参加,今年不知为何,居然没有撞见。有次吃饭,看到几个中国面孔我便跑了过去,发觉是日本人。

这是我第一次到丹佛。丹佛是美国地势最高的城市之一,由于前几天下过雪,在从飞机场到宾馆的路上,看到远处的山顶还是白雪皑皑,城市就在雪山脚下,城市上空是一片澄净的蓝天。 丹佛地势高(被称为"海拔一英里高的城市"),阳光足(机场附近就有大片太阳能采集装置),很像西藏。 果然,我后来在街上看到了藏人的商店了。

   

这一周,丹佛的天气都很好。蓝天白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会议上,讨论的趋势之一就是""cloud). 这个云计算本属计算机专业的用语,但也延伸到了高校。在高校里,相应的说法叫"above campus"(空中校园)Educause的主席Oblinger博士给高等教育总结的三大趋势之一,便是从"实体校园"on campus)"空中校园"(above campus)的转变,所谓空中校园,指的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研究的协作,等等。这次大会的闭幕演讲人是原英国开放大学的前副校长。 说起这"空中校园",就不能不说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这个系统要是做好了,也一样值得世界关注。事实上前些年我们学远程教育,都常提到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我听英国开放大学的副校长说,过去开放大学做课程,有很多和BBC合作,让课程惠及大众,同时这也是开放大学树牌子的一个好办法。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设施很好,比如过去也有和电视台合作的做法。可惜目前中国的高教系统,基本上是金字塔格局,资源向上集中,还是早些年"集中力量办大事",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思维。那些沉在下面的学校,资源越来越少,生源越来越差,故而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能取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但愿在未来,这个系统能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能像英国开放大学和印度的甘地大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地的开放大学那样,发挥出它的优势来。能不能咸鱼翻身,要看系统内部努力,也得看教育管理部门的导向,不能把钱都砸给少数几所名校,让其它学校就像没人要的孤儿,有上顿没下顿的。让不同模式的教育共同竞争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系统,如果封闭,最终会死水一潭,有开放性,允许传统教育和另类教育平等竞争,让后者有机会进入主流,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国际竞争力,不能用这种金字塔体制。一个适合教育规律的体制,才是最大的国际竞争力。

回来路上,我看了一份最近的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该报上有一则报道,称中国九所名校结成了C9, 亦即"中国常青藤"联盟。学生学分可以互相承认,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动向。不过这种"学分"相互承认的做法不应只限于这九所高校。美国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一些公共必修课美国学生暑期跑到社区大学去修(因为社区大学学费非常低廉),然后学分转到自己所在大学。有不少学生甚至在社区大学读完两年后转入更好的学校,这样既可以拿到名校学位,又省下了学费。名校虽然照常理来说,课程质量应该好于普通学校,可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最起码不是所有课程都比普通学校好。我自己以前在本科上的某些课,到了研究生阶段居然要重上,而我自己感觉同样这门课本科阶段上的也不差,只不过高校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孤芳自赏各搞一套,结果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名校不承认普通学校的学分,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是一件很霸道很没有道理的事情。衷心希望校际合作那小小一片""呀,吹呀么吹过来,也给人普通学校一点机会。九所名校不带其它人一起玩,那云彩也太小,就怕最终整不出什么风雨来。

   

该会议上所说的第二个趋势,是从"拥有"ownership)"接触"access).我听过不少这方面的感慨。现在的老师,尤其是美国名校老师,一窝蜂地把自己的课程往网上放。会议上还有老师开玩笑,说自己学校的那些名教授,还为自己的课程没有进入iTunes同类课程前25名愤愤不平。而在过去,老师上课为了避免自己的"看家本领"被人偷招,甚至严禁学生带录音机偷录。如今环境下,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知识,抢着来分享了。 再不分享就迟了,话语权和社会关注都被他人抢走了。

   

到底是什么因素改变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呢?是技术。过去,知识传播是通过教室里的传授,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讲座,实现知识传扬。而今大家获取(access)的方式多了,包括其它学校,网络,等等。尤其是在学制灵活的美国,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在终身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越来越像去吃自助餐,纯粹是取自己之所需。学生对自己的学位已经开始在解构,同样的课程,学生可以在A学校选一点,B学校选一点. 至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一样,比如同样学习微观经济学,学生可以去Academic Earth, Youtube Edu, 或者是一些开放课件的学校,去听最好的讲座。 而不是过去那样,受所在学校,和授课老师讲座的限制. Fast Company上我记得还有篇报道,说有人已经在设计这种灵活的学位(当然不是文凭工厂野鸡大学那种)。

   

另外,知识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传统的知识受众 —— 学生)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现在有了一个新词,叫"生产-消费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贵在创造,私人对其囤积居奇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不是教育者愿意看到的现象,但无奈它是一个现实,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它都是朝这个方面走的。

   

第三个趋势,是从"保护""共享"。会上Remix一书的作者,哈佛大学法学教授Lawrence Lessig发表了一堂十分精彩的演讲,呼吁教育界人士组织起来,推翻过去不合理的版权理念。他说公众对法律怀有一种奇怪的敬畏,而在法学界内部,大家对知识产权保护法深表怀疑。这些法律费解,糊涂,前后不一,且不便使用。它产生于19世纪,当初是为了保护作者、艺人等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而今,这样的版权法律仍然适合用来保护歌手布兰妮卖唱片,但不适合高等教育内的知识产权。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和引导创新的双重责任,而布兰妮式知识产权保护的繁琐规则,妨碍了学界的交流和创新。针对高等教育网开一面的所谓"公平使用"fair use)则因界定模糊,可操作性极差。据我观察,高校老师基本上是各按各的理解在"公平使用",说白了是一片混乱。我听过很多关于fair use, copyright protection的报告,报告人有律师,有老师,有决策者,结果发觉每个人都有一套说法,你不去听还好,越听问题越多。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有时候起到了反作用,会抑制创新。比如一些本该让大家看到的学术期刊,由于费用昂贵,很多小学校订阅不起。美国不少期刊学校订阅价格比个人订阅价格不知贵出多少倍,一旦学校出现经济危机,期刊的订阅往往是最容易被砍的项目。知识产权的狭义保护,使得它们的分享很难实施,甚至会使得一些材料无法继续传承下去。记录片的转录就是一好例子。过去一些老纪录片是以胶片形式存在,可保存期限有限,只有数字化,才可以长久保存下去。可是按照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根本就无法转录成DVD传播给后人。纪录片是很多小片段的组合,每个片段都去申请版权许可人同意翻录(而且一般这种授权会有期限,比如五年),那么这整个版权的处理过程或许都会超过五年,就是请得起律师花得起钱也找得到人,也耗不起这时间。所以大量材料会死掉,无法传承下去。这对原版权所有人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但是Lessig教授也不同意采取"革命"式的方法,按照"废除版权主义"abolitionism)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建议折衷,按Creative Commons的思路解决问题。从过去的"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转入"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 

Creative Commons运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白宫的网站,都采用了Creative Commons协议。作为该运动的发起人之一,Lessig呼吁,在高教领域,也要开展一场Teaching Commons, Learning Commons运动,让知识成果在教育界、科学界更容易传播,激荡,更新,也让它们能更容易进入大众,造福大众。(转)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9250-278349.html

上一篇:Google 101个技巧终极收集
下一篇:不为打翻的牛奶杯而哭泣

1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