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ankun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yankun2016

博文

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之一——广义货币偏多吗?

已有 3408 次阅读 2016-9-22 07:24 |个人分类:经济断想|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广义货币

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之一,

                         广义货币偏多吗?

经常看到专家们说,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太大,比美国多得多,这也曾经成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一个依据。最近又在网上看到一则崩溃论,其中说:

【广义货币(即M2,包括流通现金、企业和个人存款等)达到中国GDP210%,同期美国的M2只占GDP70%。】

表面上看,问题大得不得了。但是究其实,我让作者不高兴了,我要说中国的情况可能比美国稳定。

为什么?中国的个人存款,流动性极低。因为中国人有长期的勤俭节约,储蓄防灾的习惯。现在,中国的个人储蓄第一是为了应对可以计划的和意想不到的急需:可以计划得到的,一是为了买房子,二是为了孩子上学。应急的流动性低,不言自明,人一辈子应急的事情不可能太多;计划得到的事项,也都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用,因此总体而论,流动性也很低,因为不存到足够的数额或者不到一定的时间那是不能动的。而美国人个人存款相当少,如果算上信用卡的债务,恐怕是负数。

再者,中国以实体经济为主,而美国80%是服务业,服务业资金周转快,那些以钱生钱的“金融创新”又加快催生经济泡沫就更快了。而实体经济资金的周转慢得多。这么看起来,中国的这M2比美国高就很正常了。

我想,我们的经济学家,不但要学习外国的理论,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应用这些理论。要对中外的不同之处加以分析比较而不是笼统的把外国的理论套到中国来。货币是否发行过多,当然是个重要问题。我看至少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中国的储蓄存款与外国的储蓄存款流动性的差别。美国时兴超前消费。大多数人的信用卡债务多于存款。而中国呢,我猜想中国的个人存款总额是在逐年上升,也就是说狭义货币不断向这个被当做广义货币的一部分的个人存款转移。这就减少了狭义货币的流动性。我们应当能够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这个增长率是在什么范围内波动。

首先,这个私人存款的总额度是多大?与GDP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的波动有多大?

其次,这个私人存款的“年度使用率”——即每年提出投入使用的总额与上年的粗暖总额的比例有多大?

我猜想,个人存款的总额恐怕与GDP相当,可能还多一点。因为许多人的存款都高于他们的年收入很多。储蓄这个问题,只要你有这个意识,就能积累出超过年收入的数额。而提取的比例大概在一成以内。

我相信,如果做这样一个研究,就可以发现,我们中国有一笔相当大的稳定的储蓄。这一点,在那些以为直接消费才是经济动力的西方经济学家眼里,是个缺点;但是在我看来是个巨大的优点,是我们国家可以用来发展长远的事业的本钱。然而如何考察M2,如何考虑流动性,就应当与西方经济学有所不同。我想只有“年度使用率”那一部分,可以放在M2中。

此外,现在中国也是用信用卡。但是中外在这个方面的差别也值得研究。是否应当定义一个信用卡年度拖欠余额。

第二,我们还应当考察不同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实体经济与服务业不同,实体经济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又不同;服务业中,真实的服务业与虚拟的也不同。比如说在银行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与证券业又有很大的不同。

在回到本文开始引用的那条消息:

【广义货币(即M2,包括流通现金、企业和个人存款等)达到中国GDP210%,同期美国的M2只占GDP70%。】

我假设个人存款与GDP相当,那么中国的M2’GDP110%, 美国为70%,但是美国的实体经济只有20%,80%左右是服务业,中国大体上是一半一半。那么如果我们假设两国的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周转是相同的,假设实体经济的M2的比例为x,服务业为y,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x=1.77y=0.43,由于假设的误差很大,应当取x=1.8y=0.4。也就是说生产一元实体经济产值,需要的周转资金为1.8元,而生产一元服务业产值只需要周转0.4元。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否靠谱。如果在20%之内,我就很满意了。这就是费米说的,如果抓住主要的事实,你可以用粗略的估计得到惊人准确的结果。考虑到中国这些年还建设了像高铁这样的回报率很低的基础设施,而且这类投资现在也都算在银行贷款之内,只要个人存款与GDP在同一个水平,中国的投资效益就还真的很不错。而且,实体经济创造财富,而虚拟经济,往好了说,也只是瓜分财富,甚至还制造陷阱。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37474-1004307.html

上一篇:致杨振宁老师,关于超大型加速器的商榷
下一篇:对钱大鹏的新狭义相对论一文的一点意见,哈勃常数的预言就是笑话

3 魏焱明 赵建民 LairdUnlimite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