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an196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ran1969

博文

我们为何失去了童心? ——也谈“讲好中国故事”

已有 4227 次阅读 2017-1-26 11:12 |个人分类:学习札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童心, 中国春节

最近,一部由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英文译名更炫酷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走红网络,网友们看完后用时下流行语言评到:“对不起,我要去中国过年,别再找我了!

作为熟悉春节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每个人看完后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我看完的直观感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超大规模国情,超级集中起来过春节,无论哪一个外国人置身其中,都会叹为观止,新奇惊异的。而我最大的触动是主持人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的童心。    

一、BBC如何讲“中国春节故事”

1.语言表达简单、生动、直白、有形,非冗长论述和逻辑论证。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的个性、魅力体现,片中人物的语言往往通过拥抱、飞吻、图画等场景,感染、感动并引起共鸣。如第一集“回家”,车站上回家团聚的父女、母女、夫妻、情侣,相见的喜悦在语言、奔跑、拥抱、泪水中。

又如:

片名: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典

春运:“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辣条:“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喜爱的小吃”

广场舞:“中国老年人最喜爱的健身项目”

如第一集在实地采访火车站人员春节工作状况时,称火车站工作室为“阿波罗13号控制室”;称粥为“贴壁纸的浆糊”,不过“里面竟然有肉,很好吃”;认为中国春节招待客人最好的就是“热情、食物和陪伴”;在哈尔滨采访冬泳老人,看到他们在冰面上“跌平叉”并纵深跳入1°水中时,主持人惊叹“太疯狂了”!第三集在查干湖实地采访冰下钓鱼时,说“在冻哭人的-40°”“把新年的乐趣买回家;在采访浏阳花炮制作过程时,试放成“点燃坏小子”;等等让人眼前一亮、忍俊不禁的口头语。

2.用数字、图片、视频说话,直观、动人、富有感染力。

每年的春运就有10亿人往来于中国各地,BBC特地走访了春晚后台,得到的数据又让外国人吓了一跳:想上春晚,要和1000个节目竞争,有的节目准备期长达1年!春运期间铁路出行人数高达2亿5000万一天就可以售出560万张火车票!辣条每年市场份额高达500亿,1918米长的长寿面香港15万人看烟火;浏阳花炮手工包装者每天200-500个;等等具体数字。再如,北京面食与世界吉尼斯记录最长拉面保持者说:“做面机器是代替不了人的,这有一个感觉在里面,你得用心去体会。”

3.实地感受而非导游讲解,简洁明了而非晦涩难懂,因此“润物细无声”而非说教宣传。

两位萌萌哒老爷爷,玩得各种开心、吃得各种满足,他们在冰面上骑自行车,在最大“葫芦一条街”怀抱大冬瓜拍照,在冰面上骑着小小自行车乐呵,在街头随意舞蹈;他们跟着打工者的“回家摩托车队”,帮助“粥嫂”煮粥、售粥、喝粥、评粥;他们一致表示:这是我过得最棒的新年,我非常喜欢它!《中国春节》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载体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如“鱼”、“舞龙”、“舞狮”。哈尔滨冰雕与冰块的挖掘;烟花与刘洋花炮的制作过程;香港街市与查干湖胖头鱼的打捞过程;北京面食与世界吉尼斯记录最长拉面保持者等等,都进行现场采访,参与其过程之中。

二、我们为何失去了童心?

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收入,童心最能感染人,也最能体现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热情。而我们很多人,为何失去了童心?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完全想好,所以暂无更多论述,之简单概括几点自己的看法。

1.文化观念的束缚。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就该“成熟”,其表现就是行为举止、心理状态稳当、谨慎、得体。但是,“成熟”和“童心”矛盾?

2.生活模式的铸就。繁琐、琐碎、沉闷、担忧压抑了对生活的热情,久而久之,失去了童心、好奇和活力,惊异。然而,模式不可以改变?

3. “秀”和“作”的浮躁。时下的自媒体条件,一些人不可避免地浮躁,很少用心去感受、感悟、体悟自然、生活、友情、爱情,很少沉浸于一本书、一片美文、一首乐曲、一片草地、一朵小花,听一缕风、听鸟儿鸣。是否,表达比沉潜更重要?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作”,是当下中国的主题》(《新周刊》482期)http://www.toutiao.com/i6377123373356417537/ 美术教师张晓武这样谈自己拍摄的照片:“我观察过,我拍摄的那些人即使在玩的时候开怀大笑的都不多,好像失去了彻底放松的能力。他们去游乐场玩,不是为了解脱,也不是为了快乐,纯粹就是打发时间。”不可否认,一部分人在二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进入某种诡异的“成熟”状态,没有什么事情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而童心及其所能带来的快乐也早已离他们远去。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心有多么坚硬,只是在这些刚刚开始领略了一点点人生艰辛的人心中,现实已经占据他们绝大部分心灵,没有比赚钱以及赚更多的钱更能让他们为之一振。那些奇思异想和“没用”的消遣只会引发他们的不屑一顾,而对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内心世界不够丰富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则尤为明显。贫瘠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难以支持他们在残酷的社会面前拥有过剩的童心,因为这么做只会带来坏处。

“事实上,当今社会已经鲜有人能够逃脱物欲的魔咒,极大的物质丰富带来的是更大的物质贫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还不够好、不够多、不够大,我们已经陷入永无休止的欲壑难填,唯一能阻止这场灾难的,或许就只剩下不空虚的心灵了。”——《“作”,是当下中国的主题》(《新周刊》482期)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借鉴

这是201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经验与借鉴》)中的最后一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的数据显示,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7%,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各占10%3.5%,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其文化产业产值占到整个GDP25%,日本也达到了20%,中国这一数据2011年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因此,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借鉴别国经验。

一是内容方面。近年来,我国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宣传国家形象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到2011年“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闪耀在“世界的十字路口”;从莫言以山东高密县东北乡为创作土壤的作品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到中国电影、图书、语言、走出去,各种文化交流、文化城市品牌海外营销;从《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播出到“春晚”国际版,再到《超级工程》等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从《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的采编到纪录片《大黄山》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从中国影星、地标走进好莱坞电影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拍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红色中国》和《青春躁动的中国》等,“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形式、手段更加新颖多样,不仅注重故事本身的生动、鲜活、接地气,而却凸显正确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但在内容上,我们仍然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一是讲述普通老百姓和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受众的共鸣;二是突出爱情、亲情、友情、生命等人文情怀;三是展现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和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二是形式方面。同样的故事,表达形式不同,效果差异较大。近年来,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创作拍摄;从各种戏曲到绘画、书法、民俗工艺品;从代表性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到普通纪录片,讲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越来越多。但在文学作品、影视制品、动漫作品的创作方面,需要借鉴打动观众的三个因素,即跌宕起伏的情节、浪漫主义色彩和幽默的艺术风格。美国好莱坞影片之所以能够在绝对数量上占据全球票房,除了编剧、技术、国际化与市场化运作体制外,科幻片、战争片、魔幻片所展现的想象力、新奇性、诙谐幽默,故事片所展现的情节通俗、明星阵容、成功塑造普通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值得借鉴。

“今日俄罗斯”

三是媒体方面。在新媒体日益普及和影响力扩大的今天,移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定制化、4G、大数据等极大地影响着人们获取新闻和资讯的方式。然而,在适应大数据时代,应用新媒体,传播中国声音方面,“美英等西方传媒具有全球传播的强大影响力,美联社、路透社、BBCCNN以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是全球传播体系中发布中国新闻、塑造中国传媒形象的主体,目前世界各国传媒报道中国主要引用的新闻稿多来自以上通讯社和媒体。新华社规模虽已是世界第一,但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目前还无法与国际主要媒体抗衡。”因此,要从三个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媒体运作模式及作用: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如“今日俄罗斯”及“半岛电视台”都加快了这种整合;二是建立广泛的全球网络,增强时效性和本土化;三是官方媒体对重大负面事件第一时间做出正面回应;四是抢占网络社交平台,如借鉴“今日俄罗斯”“独家”、“迅速”、“准确”的独特报道风格,聘用“本土”记者等做法。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37675-1029964.html

上一篇:何处是依归
下一篇:我的春节我做主

3 孙华 武夷山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