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缘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lingna12 清芬暗萦、幽娴自若

博文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畏”,还是“敬”?

已有 6420 次阅读 2010-5-3 08:19 |个人分类:科研团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导师敬畏关系

一、研究生应该对导师“敬”多“畏”少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一方面指“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的意思;另一方面指做事严肃认真,免犯错误。“畏”指“担心忧虑”,形如“战战兢兢”之态。既敬重又害怕,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敬畏是从内心出发,对其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在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中,研究生应该对导师“敬”多“畏”少,这样才能达到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的目的:导师达到“育人”目的;研究生得到自身发展。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中,我们常常看到研究生对导师只有“畏”、没有“敬”,或者是“敬”少“畏”多,甚至有些“敬”本身就是“畏”的表现。例如,在导师和研究生交谈时,看似学生在很恭敬地听讲、记录,其实是一种畏惧,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导师一个人在指导、引导学生,学生却像木头一样,不停地记录,不停地往自己脑中输入老师提供的信息和方法,很少或几乎不发言,真正能够对导师的“导”联系自身思考的却很少。更甚者,在导师“导”的过程中,研究生做不到反馈,这一方面会出现研究生理解偏差,在执行过程中错误百出或者让导师无法真正放心;另一方面会让研究生长期处于执行者的角色,缺少思考。长此以往,研究生会失去“自我”,缺乏主动性,进而失去“自我”。

 

什么是自我?研究生在与导师交流的过中应该有自我批评和自我表现的意识,同时有自我意识(有自知之明),避免自我中心和自我陶醉。

自我批评是指研究生自觉地针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做实事求是的检讨,以期达到改正的目的。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自我批评,这是一所严酷的培养良心的学校。高尔基也说过,自我批评也就是最严格的批评,而且也是最有益的。由此可见,自我批评对我们的成长是无比有益的,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在导师提出我们需要改错之前,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而不仅仅是躲在自己的舒适区,认为导师不说我们,我们就是正确的。研究生不能做到自我批评或者没有自我批评的意识,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过于畏惧导师,怕自己受到批评;二是责任性不强,不愿意承担责任。总的来说,是不够勇敢,没有勇气,过于萎缩。

自我表现是研究生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过于畏惧导师往往导致学生不敢在导师面前表现自己的长处,处于一种不自信的态度,这不仅不利于研究生自身的发展,经常处于自己压制的阶段,而且不便于导师发现研究生的长处,无法因材施教。久而久之,导师看不到研究生的发展,研究生得不到鼓励、进展,双方的信任就会慢慢消失。同时,研究生在与导师交往过程中,如果过于自我表现,会让导师产生厌恶感,自己也会因此固步自封。所以研究生在自我表现和敬畏之间,一定要把握平衡。

自我意识:研究生对自身意识活动本质的认识。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生要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完善自己。

自我中心: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为人处事时,联系自身,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而不是拿来主义;二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占在别人的角度考虑,自我中心不能是自私自利的中心。

自我陶醉:自己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而盲目地加以欣赏。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如果研究生过于畏惧导师,就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进而不能让导师真正地了解我们。同时,严谨杜绝过于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做到应有的“敬”。

总之,研究生只有对导师“敬”多“畏”少,才能真正体现出“自我”,导师与研究生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二、研究生如何做到“敬”多“畏”少

 

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正确认识导师的作用、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我们如何做到“敬”多“畏”少,不仅关系到研究生能否在三年学习中得到更大收获,而且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导师,顾名思义,就是起指导作用的老师,其重点在于“导”。导的作用有:高瞻远瞩,善于指明研究方向;洞察力强,善于剔精择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具有上述特征的导师是比较理想的导师。导师应该知识渊博,善于集众家之长,具有超人的创造力,兼顾对学生宏观、微观指导,博精双全。

 

现实中,导师的知识结构各有千秋,学生即可博收又可精取,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指导—“畏”的表现,而是应该主动地接受指导—“敬”的体现。既要在工作中与导师配合默契,又要善于汲取导师的特点,知其所长,学其所长,用其所长。

 

对于研究生来说,导师的高标准要求是一次很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但是80后的研究生,面对学业压力、现实目标、择业就业、经济困难、专业兴趣、人际关系、恋爱波折等心理压力,往往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甚至有人提前夭折。

 

对此,首先,研究生需要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研究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成就和抱负水平,而且与个人的认知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正确全面的自我认识是在全面准确的自我观察、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经常深刻的自我批评、积极有效的自我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就能量力而行,并为实现自我而不懈努力。

 

其次,最重要的是加强与导师的交流,勇敢跨出第一步,在交流的过程中放轻松。一些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总感到导师对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与导师产生隔阂,感到来自导师的压力比较大。如果研究生能多与导师沟通交流,在熟悉导师的同时能够让导师更多地了解自己,许多压力就会烟消云散。现在的导师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对导师认同度的高低将影响我们的成长速度,为了更快地成长,我们必须丢掉自己的陋习、拙见,吸取精华。最后,合理宣泄、释放心理压力。

 

最后,研究生应该明白,导师的高标准并不完全体现在学术指导方面,更深层面的应该是对于学生的人生定位、发展方向、认识层次的要求。所以研究生不仅应该在科研上与导师配合默契,而且在生活中也应如此,生活即是学习,达到导师与研究生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是提供平台、指引方向,同时释疑解惑。高水平的导师并不局限于对学术工作的指导,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是研究生自己的事”,其实这是体现研究生对自己的要求,提高自我价值。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6777-319075.html

上一篇:作为研究生,您做到持续进步了吗?
下一篇:研究生—别把精力关注于自己的小世界

22 周可真 武夷山 郝震冬 孟津 陈儒军 王修慧 马臻 盖鑫磊 张天翼 陈湘明 李学宽 彭春艳 邓景华 丛远新 曹丽 黄璐 贺爱群 仇三水 杨其 田兆贤 fly861109 passerby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