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tao10124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tao1012450

博文

面对高房价,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精选

已有 3625 次阅读 2011-8-13 20: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这段时间科学网上出现了几个比较热门的词:“博士”、“寒门”、“房价”等等,本来自己刚开始阶段骚动不安的心已经稍微有些平静,但是看到大家非常热闹的讨论,不免心情又有些“不淡定”了,其实看到大家写的博文,要么是在读的学生,要么是一些导师,我感觉学生有时比较理想,导师可能也体会不到这种艰难。下面我以一名寒门出生的博士毕业生的角度谈谈我对当前生存现状的一些看法。

在博士读书期间自己感觉买房离我还是比较远的,其实当时由于毕业的压力非常的大,能够顺利毕业就已不容易了,同时还有着找工作的压力。也根本没有心情考虑房子的事情,另一方面考虑了也没有用,家里比较贫困也根本没有钱买得起。因此当时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业上。辛苦度过3年博士顺利毕业了,然后需要找工作,这个时刻就要考虑把房子因素考虑在内了,当时收到一些offer,主要是一些高校和研究所,但是由于对自己研究的方向还是比较的感兴趣,希望能够在这个方向上做下去,就放弃了一些地方高校去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的一个研究所(找工作的过程也是非常的辛苦)。这个时候自己还没有感觉到生存压力,只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然而自己刚工作阶段就有一些不适应,其实工作到现在也就3个月吧,这个不适应主要不是来自工作上的,而是来自生活上的,其实就是当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房子,当时自己咨询其他同学科学院的待遇,应该我这个方向说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在这个研究所里应该属于还行的,然而在第一次认真的比较完工资和放假后,不是感觉到郁闷和不淡定,而是对未来生活彻彻底底的绝望。也许有人说我的说法未免太夸张了,其实刚开始我也没有感觉到会是这样严峻,但是分析比较之后,真的让人没有办法淡定。

先说买房: 如果买房,首先我的家庭在支付我完成大学之后,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这样只能攒钱付首付。假设买一个小房子(二手房)也得150万,大概也就有60平吧,地段肯定是在郊区,这样上下班来回至少3个小时吧,辛苦就辛苦点吧,能有得住就不错了。假设首付40%,就得60万,同时加上各种费用至少准备70-80万吧,这样需要向银行贷款90万,假设20年还清,到最后需要大概多还50-60万吧,也就是20年贷款需要还大概150万,每年大概7万多点,也就是一个月大概6000。自己的工资,就是中科院刚入职的员工,这里很多人大概都知道有多少钱。自己如果攒够首付的话不吃不喝也最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当然自己的工资也会长的,就算10年,不结婚不养孩子,然后快40岁了付个首付,再不吃不喝还20年贷款,把房贷还清了,呵呵,差不多60岁了,准备退休了。想想就比较杯具…….

有人说刚工作就想买房这个根本不现实,那就说个现实的:租房。先租房子,好好工作,一点点攒钱,慢慢攒的钱多了就买得起房子了,下面就说租房子的情况,既然是租房子就不希望离单位太远,如果五环内租一个一居室的房子,根据北京的情况,五环内的一居室基本没有3000元以下的了,就算是3000元房租,这时加上水费、电费和燃气费、宽带费,基本上300-400/月,再加上交通费和电话费200-300/月,这些有大概600左右。还剩下的钱再去掉平时买些日用品和生活品,再加上吃饭,仅仅是刚刚够。呵呵,尤其在当下物价飞涨的年代,这些钱养活自己也只是勉强,谈什么养家糊口。

还有人说自己想的太多,再分析一下是否是自己想多了:首先大部分博士毕业在研究方向已非常固定,希望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接着做下去,这样就会选择一个机会较多的城市(其实也有很多博士在现实生活面前,在毕业的时候就换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博士毕业年龄基本上快30了,这个时候基本上不是一个人,同时很快的也会涉及到结婚,生孩子。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考虑到房子,可能真是学傻了。我认为这个阶段也就是毕业后2-3年,最晚也就是5年的事情。因此在2-3年的时间内,必需考虑到房子的可行性的问题。

我认为有3种方法能够解决房子的问题:

1 工资涨得比房价高;

2 房价跌的比工资低;

3 去一个能有希望买得起房子的地方。

但是按照当前的情况,我认为方法1和方法2都不可能,只有方法3可能会有一点希望。因此这也就是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现实面前,我们还能坚持多久。比较一下:理想(事业)在现实(房子)面前显得那么脆弱,不堪一击。其实古人说“成家立业”,“安居乐业”,把“成家”和“安居”放在“立业”和“乐业”的前面是很有道理的。也许对于现实你会认为我过于悲观,其实我没有悲观,而是麻木和一种彻底的失望(如果你和我当前的状况差不多,相信你能理解我的想法),索性也就不去想将来会怎样,现在就希望自己能够在感兴趣的工作上尽可能多的工作几年。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出国?为什么没有去其他地方工作?也许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至少现在自己还在坚持,至于将来怎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8453-474873.html

上一篇:未来生命科学的突破会在什么方面?
下一篇:一个本土博士对于科研现状的理解

18 逄焕东 陈飞 郭桅 丁甜 赵金丽 曹建军 邹伟斌 丁洁 刘建彬 王有基 吴锦宇 张玉秀 徐耀 王亚娟 茹永新 吴明火 ycjyf liang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