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J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EEEJAS

博文

要什么就造什么:社会制造与服务新模式

已有 2484 次阅读 2018-3-13 10:2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要什么就造什么:社会制造与服务新模式

 

文章导读:

为实现“消费者想要什么个性产品,就可参与设计并制造出来”的梦想,在最新技术支持下,在现有制造模式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社会制造与服务”新模式及其技术方案。本文首先回顾了制造业的几个发展阶段和四种生产模式,对比了社会制造与大规模定制,分析了如何从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发展到社会制造等。之后,重点总结研究了社会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核心内容,包括物联网、社会网络、云计算、3D打印和智能系统等,并构建出社会制造云平台原型系统。最后,针对不同种类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本文提出了“社会制造与服务”的三种实现模式。

 

1.“社会制造与服务” 新模式

制造业先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产生了四种生产模式(图1、图2)。在农业社会,生活用品只能由消费者“手工制造”(Craft Production: CP),因此供应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在工业社会,很多产品开始由生产者在工厂“大规模制造” Mass Production, MP),产品供应数量上逐步可满足基本需求。在信息社会(1980--2010),产品数量上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生产者通过“大规模定制化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MC)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

1.jpg

1. 四种生产模式下的产品供求关系

 

2.png

2. 四种生产模式下的产品供求关系

 

2010s开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会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人类进入智能社会,并出现了“社会制造与服务Social Manufacturing & Service)新模式。通过社会制造云平台支持,消费者和设计者、生产者、服务者能够密切互动,可实现“消费者想要什么个性产品,就可参与设计并制造出来”的梦想,产品在精准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可越来越多地满足其个性化精神需求,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消费品质。消费者(Consumer)也成为产品制造与服务的参与者,和生产者(Producer)融合成为“产消者”(Prosumer),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2.“社会制造与服务”的核心内容

本文总结出“社会制造与服务”的4大研究主题、5大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社会制造云平台等,并研究了具体内容。4大研究主题包括:社会制造的网络结构、社会制造网络的敏捷性、消费者驱动的价值生产动力学、社会制造网络的个体与社会群体。5大学科领域包括:制造与后勤、市场、战略管理、企业家精神、心理学。基本理论包括:社会制造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社会制造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示范等内容。关键技术包括:动态网民群体(Dynamic Netizen Group, DNG)发现、社会制造系统模型、社会制造系统分析与评估、DNG3D打印的合作模型、DNG3D打印的合作机制。社会制造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子系统、基于动态网群组织 (Cyber-enabled Movement Organizations, CMO)的商务智能子系统、个性化推荐系统、智慧广告市场子系统。

 

3. “社会制造与服务”的三种实现模式

基于上述成果,针对不同种类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本文提出了“社会制造与服务”的三种实现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减式制造(Reductive Manufacturing)企业转型升级为社会制造的实现模式,如图3所示;第二种为3D打印或加式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支持下的社会制造实现模式,如图4所示;第三种社会制造实现模式,适用于产品和部件即可使用减式制造,也可使用加式制造的混合类企业。

3.png

3. 模式一:传统减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社会制造

 

4.png

4. 模式二:3D打印(加式制造)支持下的社会制造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91369-1103636.html

上一篇:基于血液供给条件和力学环境的骨折愈合仿真
下一篇:中科院自动化所:七自由度触力觉交互设备的研究与评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