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J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EEEJAS

博文

直播预告‖自动化前沿热点讲堂之第二十讲

已有 1591 次阅读 2022-11-24 11:2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主题:Advanced Secure, Resilient, and Resource-Efficient Control and Estimation Technologies

>时间:2022年11月30日14:00-17:00

>腾讯会议ID:731-570-756

>主持人:杨涛 教授(东北大学)

>日程安排:

时间

报告人

报告题目

14:00-14:45

王友清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同源传感器攻击下的分布式安全状态估计

14:45-15:30

葛晓华 博士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Dynamic Event-Triggered Scheduling and Platooning Control Co-Design for Automated Vehicles Over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15:30-16:15

李繁飙 教授

中南大学

飞机全电刹车系统的防滑控制设计与优化

16:15-17:00

邹磊 特聘研究员

东华大学

测量野值下的控制及滤波:一种基于检测的方法


王友清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王.png

报告摘要:现代控制系统应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提高系统效率,然而相关技术也导致系统易受网络攻击的影响。为保持控制系统稳定,状态观测器应能在系统受攻击的情况下真实的重构状态。对来自于相同攻击源的同源攻击信号,可以利用分布式策略对其实现协同估计。本报告介绍课题组在同源传感器攻击分布式安全状态估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在GPS转发攻击中进行了应用。


葛晓华博士,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葛.png

报告摘要:Platooning represents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that driverless vehicles may possess as it allows multiple automated vehicles to be maneuvered cooperatively with small headways on roads. In this study, a co-design approach to dynamic event-triggered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and platooning control is presented for automated vehicles over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subject to limited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The central aim is to achieve desired vehicle following with specified gap references as well as synchronised velocities and accelerations guided by the platoon leader, while also attaining satisfactory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李繁飙教授,中南大学

李.png

报告摘要:机轮刹车系统是保障飞机起飞滑行和着陆制动安全的关键核心装备,全电刹车系统具有安全系数高、可靠性强、动态性能好、易维护等优势,是国产大飞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飞机对安全性与舒适性要求更高、服役环境更复杂,对防滑刹车控制的可靠性、多轮系协同转弯的高效性、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提出更大挑战。本报告主要针对跑道条件精准辨识、最优滑移率跟踪与防滑纠偏协同控制、复杂道面环境下的多目标性能优化等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大型客机国产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邹磊特聘研究员,东华大学

邹.png

报告摘要:实际工业过程中,由于测量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测量环境存在强干扰、数据传输受到网络攻击等多种因素影响,测量数据常常包含一部分严重偏离真实信息的“失真”数据,这类测量数据被称为“测量野值”。由于其明显异于正常测量数据的特性,测量野值也被称为测量异常值。测量野值现象广泛存在于大量实际系统中,如水下潜航器的位置测量、电力系统的电气数据测量、液压系统的油压和流量测量、飞行器的运动状态参数测量等等。本次汇报将介绍报告人针对测量野值现象下的控制和滤波问题相关研究工作,从测量野值建模、野值信号检测、抗野值机制设计、野值下系统性能分析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处理测量野值影响下的分析与综合问题。

直播海报20.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91369-1365117.html

上一篇:JAS 多名作者编委当选2023年IEEE Fellow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层框架的仿射类图像抠像方法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