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iaSh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iciaShie

博文

【春晖心理:成为你自己】PROS and CONS :性的两难

已有 3320 次阅读 2017-2-16 13: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堕入情网之际,意识到了爱人的大便功能。”——斯威夫特

性的难题,对于成年人来讲,很难不伴随罪恶感。罪恶感的源头,是因为身体向人的内在自由(精神)和自我投下了阴影,使本来可以无限扩展的性活动被迫纳入标准的、机械的、动物的角色。当人性被欲望全然压倒时,这种罪恶感、失去自我的感觉威胁到人格。

诗人斯威夫特的经典之句:“啊,希莉娅,希莉娅,希莉娅拉屎!”便是性两难的真实写照:排便让恋人直面人自身可悲的有限性和生理性。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吾人诞生于屎尿之间。”性的失谐不仅令诗人饱受折磨,也开创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要观念——性欲理论。

我们先抛开性欲理论,来谈谈性。

我们是极其合理化的种群,通过“爱”这种文饰 ,我们相信,是爱让性的冲动无罪恶感。因此,大部分人都认为,唯有爱,才允许两性进入动物的“生理”世界,实现性欲的本能,不带恐惧、内心冲突和罪感。很少有人如辜鸿铭直言:“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如中式茶壶,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无独有偶,杨绛先生却说:“我只要属于自己的一把牙刷。”

这是男女现实版的性两难。女人总要求专一且先有情才有性,因为她希望男人需要“她的心灵”,她内在的自由、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不“仅仅是她的身体。”内在的自由和真我意味着女人独立的人格,否则,在性中,女人的人格会失去意义。

男人们,尤其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家们怎么看?

他们认为这是俄狄浦斯情结,“女性的整体人格降格为纯粹的动物角色”。再进一步表述为“自我服务系统的退行(即回到童年状态)。”这是关于女孩的阴茎羡慕和男孩的自我阉割的外显行为。具体言之,这既是对母亲的认同,也是对儿童自身无能的表现——无法理解其所爱客体(母亲)与其他客体(父亲)的关系——在儿童心中代表着真善美的母亲形象大变,在如同搏斗般的“剧烈动作中”,母亲的身体成为脆弱、阴暗不堪的代表。这种“原始性创伤”令儿童明白,父亲在生理上比母亲更健全、更有力。父亲代表了家庭之外广大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儿童完成了自己的阉割情结并趋于自我成熟——承认父亲的地位、承认失宠的悲剧,儿童开始正常的自恋。弗氏精神分析门派认为这是儿童的成长和独立。

“我们借欢乐尽情放纵,作乱方寸间——终至欲罢不能。

这是避难所,让我们不去沉思,

。。。。。。

谁愿意在睡梦中醒来

在阳光下束手无策?

——如果想知道——

我们至深的需要是多么简单,

要活着,是多么痛苦,多么艰难。”

性的两难仅仅是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要活着,是多么痛苦,多么艰难”。

弗洛伊德固着地将人类精神病理行为都归结于生物学本能的角度,让后世学者质疑其恋母情结和悲观主义。事实上,弗氏性欲理论为人类的心理学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种开创性无人能及,暂且不论其理论的片面性。据说其42岁断欲,令身边人苦不堪言,足以证明其道德自律。

问世间,性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英年早逝的奥地利心理学者奥托·兰克直言不讳,性的行为是对死之恐惧的回避或压抑。按照现在的话,就是刷存在感。性是极其复杂的神经系统、内分派系统的活动,唯有个体忘记自我的存在,克服两性的差异,投身于与他者的互动中,才能获取快感。这种快感,令男女都会产生催产素,催产素是母亲孕期、哺乳期中释放给到子宫、奶水中的化学物质,它让我们对母亲产生依恋,依赖和安全感。因为生命早期的脆弱、时刻可能降临的死亡威胁,母亲是我们的保护伞。

这一点解释了,成年人的性行为既是一种移情——早期重要关系的移情,也是一种退行——回避死亡、重回母亲的怀抱。一方面,我们把对母亲的爱,转移到了所爱之人。另一方面,我们也渴望所爱之人,能够像母亲一样给我们提供温暖、保护和爱,因为生存太难。

问题的是,我们所爱之人能够给予我们如同母亲般无条件的爱么?

不能!

性能!在性高潮爆发的瞬间,我们能与所爱之人合二为一,重获得安全感和亲密感,刹那间,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烟消云散。

鉴此,我们不要对性有多余的幻想,换言之,我们对所爱之人不要抱有过多的幻想。要求过多,或者一无所求,都是一种自我欺骗。因为没有人能够像母亲一样给我们无条件的爱,除非,我们象母亲一样对待所爱之人,前提是你遇到对的人。否则,谁愿意在婚姻、家庭和爱情关系中扮演全能的“上帝”——永远无条件爱你?!上帝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笔者在所有家庭失和的心理咨询中,最艰难处的咨询,便是单刀直入一句话:“你们有多久没过夫妻生活了?!”无一例外,都是支支吾吾地回答:“呃呃呃。。。。。。很久很久没有了。”

性的两难,并不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的“万恶淫为首”、“克已复礼”,不仅仅是安全感的得失和亲密关系的构建。它的意义远远胜过家庭生活的鸡零狗碎、爱情生活的忠诚与否。从心理学的角度,它诠释的是涉及生存的根本性焦虑——生与死的两难。

“认知改变行动”。我们的传媒有太多谎言,让大多数人相信,爱情、婚姻会如我们想象中美好,所爱之人会给我们所渴望的一切。事实上,相信这种表象的人都会生活在谎言之中。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婚姻是为了稳定性伴侣的手段。没有人能够替代我们去行使生的权利,没有人能够替代我们去压抑对死亡的恐惧。

“做,还是不做,无关道德,而是关乎生与死的问题。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个男人或有个女人,让我觉得可以象母亲一样可以信任和依赖。否则,潜意识里的死恐惧会让我抑郁和焦虑不安。”这就是人类性行为所表达的潜意识话语,它意义重大。这种超越动物繁殖功能之上的性意识,让人类有别于动物种群。

能够抵挡住本能诱惑或者压抑死恐惧的人,除了柳下惠,大部分都是“心怀彼岸,身在此岸”的信仰真人、修行之人。所以在婚姻中谈到性,说要做,最好不要矫情,否则,性会“外出谋生、用脚投票”。更关键的是,良好的性不会两难,因为两个人格成熟、独立自主、能够为自己的生存负责的成年人,不会以爱的名义索求太多,尤其是过多物质上的需求,或者道德层面上的道貌岸然。这样的爱,才能够让两性在性爱中重返伊甸园。

                                                      谢丹

                                                      2016年3月9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296556-1034023.html

上一篇:【春晖心理:成为你自己】被边缘化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爱、婚姻和自由可以兼得吗?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