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在科技决策中应该谁最有话权? 精选

已有 5551 次阅读 2010-8-24 06:56 |个人分类:灯下琐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技决策, 交通工程, 话权

[]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这篇博文,引起一些反响。这次来参加973项目结题预备会,再遇Y教授,重提话权问题,发现情况依旧,所以在这里重发此文,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
 
如果我提出如下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问题上,应该谁最有说话权?你会说,这是一个傻问题,当然是科技工作者最有说话权咯!但是,我要说,这个问题提得并不傻,现实生活中,在科技问题方面,尤其是在涉及科技起决定作用的重大工程中,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还是举一些例子吧!
昨天提到过的Y教授是一位资深的交通工程专家,曾是国外的一位交通工程学权威的入室弟子,学术上颇有造诣。他在工作单位历任专业技术要职,而且在国内的交通工程咨询机构里也担任职务,因此,电视出镜率不低,市里碰到重大交通问题时,他会在电视节目里发表一些言论。我自己入行做交通科研以来,深感自己职卑言轻,有些见解很难上达天聪,近年来也参加过一些交通论坛、学术会议,在学术界能找到共鸣者,在刊物上也经常发表论文,但情况往往是:说过了,听过了,看过了,没事了,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我一直很羡慕Y教授,认为他是交通界最有话权的学者之一了。有一次遇见他,向他发表了上述感慨,并说:“我有像你这样的话权就好了。”他的回答是:“戴老师,你错了!面对交通界的一些有权人士,尽管他曾是本校的学生,我并没有真正的话权。”他的话大大出于我的意外!我想,像他那样在交通学术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学者尚且没有真正的话权,更遑论我这样的“半路出家者”了。
这次在长春,他向我叙述了一个好玩的故事。有一次他到某个城市去协助搞交通规划和交通整治,搞定了事情后,对方的最高领导进行审核,他拍拍脑袋,突发奇想,建议从×地到×地建一条宽敞的大马路,作为本市的重要景观。Y教授与当地的交通规划部门的人士一合计,马上发现建这样的路完全不合适,除了浪费民脂民膏来加剧该地的交通拥堵之外,并无其它作用。怎样回复这位领导呢?他们煞费苦心地冥思苦想,有人想起,该地有一个十年建设规划,经过上级审批,不能随意改动,而规划蓝图中没有这样的规模浩大的道路工程。于是,向该领导汇报,这位领导虽然不得不取消他的提议,但仍然心有不甘,嘟哝着说,规划也是可以改的么!
现在的问题是,长官意志经常冲击着正确的科学结论,使得科技工作者无法有足够的话权。遇到好的领导,能虚心倾听科技人员的意见,做出正确的科学决策,就很幸运;碰到相反的、颐指气使的领导,那只有认倒霉了。
希望事情一天天变好。什么时候广大科技工作者有真正的说话权了,我们在实现四化的道路上所付的“学费”就可以少一点。
 
写于2009720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0732-355789.html

上一篇:观察与思考(1)城市机动车数的惊人增长率说明了什么?
下一篇:科学引路 畅通有日——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浅析

21 马红孺 武际可 孙学军 曹聪 杨顺楷 逄焕东 刘立 李宁 李鑫 黄晓磊 李学毅 唐常杰 齐霁 姜咏江 闫小勇 卢东强 khphy neilchau jiaoanying shuishousong TaoSONG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