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a194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ma1947

博文

【译稿】小行星真的会撞击地球吗?

已有 4073 次阅读 2010-8-1 06:2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地球, 小行星

小行星真的会撞击地球吗?

翻译:马德



原作:Robert Lamb

原文:Will An Asteroid Hit Earth?


如果你在为小行星会不会撞击地球而忧心忡忡,那么你应当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地球引力而引发的小行星撞击这种情况,就好比飞驰的卡车,车头前面的格栅总是在不断吞噬着迎面扑来的飞虫。不过,还应该附带说一点,据美国宇航局唐纳德•K•约曼斯博士介绍,这些撞入地球的小行星,绝大多数并不值得惊慌失措。

约曼斯说:“每一天,都会有篮球那么大的太空物体撞击地球,而像汽车那么大的太空物撞入地球,每年也有好几次。幸运的是,那些地面损害范围在30米(98英尺)左右的撞击事件,其发生的预期频率大约为200年,一般说来是这样一个平均值。”

约曼斯是宇航局近地太空物体(NEO)项目处的领军人物,在识别和追踪大型近地小行星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所跟踪的目标包括直径超过一千米(0.6英里)的太空物,这些太空物撞击地球的典型事件发生间隔为百万年。更大的近地太空物,包括直径超过10公里的“恐龙杀手”,其撞击地球的事件发生在6500万年以前,这样的灾难足以让地球倒退到“世界末日之冬”,并会持续很长时间。幸运的是,这些巨大天体撞击事件是不会频繁发生的,其发生的间隔为数千万年。

(美国)洛厄尔天文台研究员布鲁斯•科恩介绍说:“小行星的大小分布很有趣,尺度规模特别大的,数量特别少。尺度越小,数量越多。”

可以设想一下,把一包炸薯片塞进食品袋,再使劲挤压揉搓,想一想大大小小的薯片哪样多哪样少?可以说,外太空就像一个大得多的土豆片袋子。

约曼斯说:“直径超过一公里近地天体,我们已经跟踪了其中几乎90%,结果没有发现一个存在着对地球的威胁。下一步,我们将把考察的范围扩大到140米(459英尺)的天体,这项研究已经由美国国会责成宇航局实施。这需要大量的大视野天文望远镜,这项研究有望在近年内实行网络连线。事实上,其中的一个已经在线,这台代号为Pan-STARRS的天文望远镜设在夏威夷的毛伊岛。”

太空信息收集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当今时代,知识的积累对小行星威胁地球风险要素评估的调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科恩介绍,“我们的风险评估项目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那时小行星撞击的风险几率被认为与飞机失事的几率大约一致。过去十二年中随着我们对相关知识的不断增大,我们在对近地小行星调查中已经调低了风险度的评估。由于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值得关注的威胁,所以对潜在威胁的评估为不超过十次。”

会不会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呢?当然会。不过,一个很微小的天体掉进在大气层中烧掉,或落在荒芜人烟的地带,现在看这些都不值得一提。而与此同时,灾难性撞击事件的风险一直存在,并有过微弱的增长。约曼斯表示,在可预知的未来,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研究仍然会继续下去。

约曼斯说:“我们当然不可能把所有在危险轨道上运行的太空物体一个不漏地找到。有些太空物相当微小,除非它们已经几乎要靠近我们,否则是很难发现的。”

布鲁斯•科恩进一步指出,在太阳系,那些行踪不定的小行星的干扰是不会停止的。

科恩说:“轨道的变化,归因于这些小行星与大行星和较大的小行星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有互相接近的两颗天体之间的吸引力,也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这样,我们虽然知道许多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但是我们不了解天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细节,因而我们也无法判断这些轨道是否足以导致这些星体与地球密切接近甚至发生碰撞。所以,对超越我们认知范围的风险预测,有一个基本的尺度,即我们始终不能排除未知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

关注未来

作为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关注星空,跟踪记录那些近地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远远不限于对地球的防卫。这也是伟大科学事业本身的使命。

约曼斯说:“在那些小行星中,与地球轨道最接近的,对我们的威胁也最大,但是他们也是我们最容易登陆的星球。奥巴马政府已经宣布,下一次人类太空飞行的目标,很可能是一个小行星。因此,这些近地小行星对于我们就不仅仅是一种威胁,而且就太空探索和未来太空资源开发而言,也是一种机遇。”

近地小卫星甚至可能是揭开地球生命起源秘密的钥匙,因为很可能是这些小行星把生命所必需的水和碳基分子带到了早期的地球。

所以,如果你曾经对天外来客心存恐惧,那么现在请放松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小行星的科学价值上来。其实,即使一旦有某个太空物体形成灾难性的威胁,相信未来的科学界也会预先提出化解危机的策略,使这些星体改变轨道,转危为安。

科恩强调:“小行星碰撞的可能性是相当小的,从来都不值得为之担忧,更不必说是现在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5071-348997.html

上一篇:【译稿】2182年小行星碰撞地球,概率1‰
下一篇:恐龙灭绝之谜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