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提升女科学家在科研领域的地位

已有 4107 次阅读 2011-6-28 11:26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美国, 科学家, 科学院, 科学技术, 职业生涯

文/陈仕伟
      对于女科学家已经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女性在科学技术职业生涯中的比例随着她们在这种生涯的阶梯上的攀登而下降。”[1]即在科学领域,等级越高,女科学家人数所占的比例就越低。从近五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2001—2009年)的数据分析看[2],
2001年在增选的56位院士中有8位是女性,在近五届增选中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比例最高,达14.29%;其次是2009年,有5位,占总人数的14.29%;但是2005年只有1位,而2003年和2007年都是零。近五届增选的女性院士之和也只有14位,占总数的6.1%。这个数据比2008年统计的全国女科学院院士的比例5.8%略高一点(表1)。


     

科学研究影响社会,社会也影响科学研究。女科学精英的缺乏,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女性在社会上的现实不平等,女性更多地是处于被领导的地位。即使是在女性较多的科研领域(如医学),女性处于领导地位的也较少。例如,“在美国的医学领域,有40%的学生是女性;但是只有20%的女性是内科医师,系主任只有5%(的女性),医学院院长就只有3%”[3]。在其他的自然科学领域这个比例还要低。在当今正从“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发展到“知识就是权力”(福柯)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的话语权无疑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阻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女性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坚韧、耐心、细致和认真等,她们应该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从近十年中国科学院当选女性院士的学部分布来分析,可以发现有些领域是比较适合女性从事的,如生命科学与医学、化学、地学和数理等领域,尤其是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未来新当选的女院士可能会主要集中在这几个领域。
      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有三点:第一,在传统的社会里,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定位就是“主内”,且不应该干涉“外”。这就容易导致女性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的机会比较少。这种传统的思想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现当选的院士基本上都是出生在20世纪30—50年代。第二,性别差异导致了女性要成为科学精英更为困难。一个科学工作者要完成博士学位,正常的话需要22年。按照现在规定的入学年龄6岁来计算,那么一个女性科学工作者获得博士学位进入科研领域时的年龄大约是28岁。而这个时候正是她们完成女性赋予的重要任务——生儿育女——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要完成这个重要任务大致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这样女性在科研研究的时间上就耽误了5年。“就像谢宇和绍曼表明的那样,婚后生儿育女伤害了女性但帮助了男性,它使女性的工作时间少,男性的工作时间多。”[1]一般来说,要获得重大科研成果需要10年左右,重大科研成果获得认可往往也需要10年左右。这样的话,女性科学精英当选为院士的年龄应该在63岁左右。从现实的制度来看,女性的科研时间比男性整整少了10年(生儿育女5年,女性的退休年龄55岁,而男性是60岁)。第三,性别差异导致了社会的性别(gender)差异。科研往往忽视了女性的存在,比如没有考虑对女性要成为科学精英的特殊成长历程,而是“一视同仁”,这其实是对女性的潜在歧视,女性提前退休就是典型表现;还有比如在技术层面,雷切尔·韦伯就指出:“在传统上,民用和军用飞机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由于女性个子往往比较矮,四肢较短,而且上身力量较弱,因此有些女性就不适合这样的系统,她们控制和操作某些类型的设备时就会感到困难。”[1]在某些试验方面不得不依赖于男性。在未来的科学研中女性不得不朝着男性化的方向发展,“在一些著名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案例中,成功的女性都有助于家庭的经济,或者发展为‘无性人(sexless)’或者雌雄共体人(androgynous)”,即成功的女性往往都男性化了[3]。
      虽然说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高端领域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难题,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解决这个难题:突破传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需要在科学研究领域提供特殊的便利,提升女性在科研领域的地位;科研领域需要考虑到女性在性别(包括sex和gender)上的差异,做到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李·克莱曼(Daniel Lee Kleinman).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M]. 张敦敏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78, 191, 201-202.
[2]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29829/4058419.html.
[3] Hess  D  J.  Science  Studies  [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66, 60, 66.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459939.html

上一篇:日本笠藤壶——舟山海域重金属监测指示生物
下一篇:一位历史地理学家的生命印记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