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2012年新年寄语

已有 2942 次阅读 2012-1-31 15:12 |个人分类:新闻稿|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论文, 东西, 科学技术, 里程碑, 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玉兔踏云归,金龙乘风来,值此岁序更替、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谨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新年寄语”的形式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重视自己留下的脚印。在最近流传的手机短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我们不怕泥泞的道路,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留下脚印。用“泥泞”一词来描述有些现象是贴切的。比如,当前科学技术出版物的增长速度之快,使学者们区分手中资料是否优秀、是否有用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和资料太容易获得,现在的学术,少了困惑、失败、寻找、沉吟的过程,而没有这四样东西,学术不可能有它一定的深度。需要让思想的痕迹重返我们的学术论文之中。用具有历练性和进展性的语句,代替现今论文中呆板和静态的语句,是当务之急。做了优秀的课题,在写成文字时,要指明优秀的上位论文。引文的标注不仅仅是为了说说这个课题是什么,谁在做,重要的是标注和指明课题的重要贡献人、标志物和里程碑。你给了自己的论文这种课题学术史的连续性,也就是给了同行们在论文中对你的论文的继承性。值得记住的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声誉不仅是你所完成和发表的成果,而且是你的成果和论文有同行在继承。一旦每位论文作者都这样想、这样做,我们就会从浮躁和“泥泞”的道路中走出来,越走越强。
      重视撰写和出版最优秀的专业著作。大学的图书馆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地方。每当我们走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之间,一种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们仿佛就走在大师们中间,因为书架上的书就是大师们写的。为了科学和发展的名义,要有志气撰写最优秀的专业著作。我们愿意与你一道畅想这样一件事:50年以后,100年以后,一位你的专业的学生,在图书馆书架林立的长廊里逡巡,他说:“我要找一本书,我导师让我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而这本书就是你写的。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你一定知道,发表的过程以著作和论文为最终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看,只有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说明学术成果及其作者具有一定的价值。首先要学会写优秀的学术论文,其次要学会写优秀的综述论文,最后才会有优秀的专业著作。犹太人说,培养小孩的目标之一,就是针对任何问题能跟别人谈一个钟头。这样的目标的确奇异。与此类似,在科技上我们着实应该有在专业上写出一本优秀专著的谈吐能力。
      重要的是理性思考。作为科研人员,你其实就是做两件事:科研和写作。如何才能在这两件事上获得成功呢?作为回答,本刊“主编心语”栏目从2007年5月到2011年12月共写了与此相关的四个系列的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其中简明扼要地讨论了各种有关问题和实践要点。有没有可以用于总结的一句话呢?有。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三个人要过一条大河。本来这条河并不深,淌过去就可以了。就在他们到达河边的时候,河水猛涨,波涛汹涌。这时候第一个人说:“上帝啊,请给我力量,让我到达对岸。”于是上帝使他成为力大无比的壮汉,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急流,在河水中几次几乎被吞没,经过千难万险到达了对岸。第二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就说:“上帝啊,请给我力量和工具,让我到达对岸。”于是上帝使他成为力大无比的壮汉,又给了一条小船和桨。他同样毫不犹豫地进入急流,小船在河中几次眼看就要被打翻了,但最后战胜了重重艰难,也到达了对岸。第三个人说:“上帝啊,请你给我力量、工具和智慧,让我到达对岸。”于是,上帝把他变成了一位女生。女生从挎包中拿出一张地图,她根据地图的指示,往前转了个弯,走了200多米,有一座桥,她从桥上过去了。值得指出的是,故事中的三个人都得到了成功,那么,你愿意像谁那样获得成功呢?答案是应该采用第三个人的模式。这样说来,有关成功的一句话答案是:在走向成功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有理性思考,这才是通向成功的最宽广的桥梁。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2012年,让我们携手共进,并肩同行,共同办好《科技导报》。祝愿广大作者、读者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533018.html

上一篇:求职的经历和经验
下一篇: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