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4)

已有 2878 次阅读 2012-5-25 14:15 |个人分类:栏目:主编心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研, 博士生

——谈科研人生的长期性
文/冯长根
      为了写好“主编心语”,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次的内容,要和博士生以及博士生导师当前的工作环节有所结合。现在是5月中,有一类事儿悄悄地要热闹起来了,这就是暑期快到,一部分博士生要答辩、毕业、就业。今天就从这里谈起。
      暑期其实还早一些,可是就连我也已经在问旁人:暑假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高校不是统一放暑假,各校错开,否则第二天在北京的火车站里,学生回家的人流就会如“爆炸”般地出现,你想一想都会感到可怕。
      作为一名博导以及《科技导报》主编,说是关注暑假,还不如说是关注毕业学生的走向——就业。今天想到了一些事,就从就业谈起。移动通讯5月14日在手机报上说了这么一件事: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应邀出门讲课,介绍他对于鲁迅的研究,正讲得激情四溢,有人站起来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你的鲁迅课对促进学生就业有什么作用?钱理群教授听了大吃一惊,一时语塞,手足无措。
      故事就抄到这里。钱理群教授虽然“一时语塞”,其实是感慨万千(我省略了他接着说的话)。看起来,不是所有的教授都有准备回答这类问题。在科学史的早期日子里,在一次科学家的集会上,有一位贵族夫人问一位正在当众介绍科学实验的现在当然很出名了的科学家(实在抱歉,我并没有记住他的名字,这个故事我也只记了一个梗概):“你的实验对我们有什么用?”虽然,这是一个三言两语无法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对于没有经历长期专业训练的人无从解释的问题。当这类问题真的出现时,不上“圈套”的最好办法,是从哲学高度来回答。这位科学家反问那位贵夫人:“夫人,你怀抱中的孩子有什么用?”
      这样的回答何等智慧,这种捍卫科学的精神并非人人都具备。
      但是,这位贵夫人可能并没有希望自己的一个提问,成为引起科学家哲学思维的“引子”。给钱理群教授提问的人,也许是真诚的,他可能就是没有想明白“钱教授的鲁迅课对促进学生就业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
      不要说钱教授没有准备,类似的事出现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有一次,我给学生定了学位论文题目,几天后,他反映他不愿做,原因是做这个题目会找不到工作,意思是,他不知这个题目对他的就业有什么用。
      在科学的初创期,在科学及科学教育引入中国才百多年的时候,公众中有人有这些挑战性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生活中的人们,要求问题的解答最好是简单的、直白的。但科学不是能用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事,没有长期的严格的专业训练(教学)也不可能成为担当推动科技发展重任的人。而这正是现代社会需要设立学位制度的初衷。在这里,就业只是类似于军队中的“制服(军装)”而已。我非常清楚,即使穿上军装,我也不会成为真能打仗的战士,因为我并没有当过兵。为了回答“攻博怎样才能有利于就业”,《科技导报》专门开设了“主编心语”栏目,我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从2007年5月到2008年10月),写了24篇“心语”,取题目“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其中点到了不少与就业有关的注意事项。但自己觉得也只是谈了“基础”,于是接着写,到如今已写完了4个系列共113篇。第5个系列今天写到第14篇。
      认识到这是因为忽略了科研的长期性、专业性,由此而推论,忽略了科研人生的长期性、专业性,是开启上述故事的要点的“钥匙”。
      长期性的直接推论是对“积累”的重视。我最近看的一本书《不必读书目》,值得一看[1]。题目就有趣,你可以理解成“不必——读”(不用读),也可以理解成“不——必读”(还可以读一读)。书中的一篇谈到了古代的河图和洛书。从现在看,河图和洛书中,其一是五行生成图,其二是九宫图。九宫图其实就是各行填入“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9个数字的三阶数字图,对此古人越把玩越觉得奇妙。本刊“智力休闲”栏目中的“九宫填数”来源于此。五行生成图稍复杂。有意思的是,历史上,是把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九宫图称为洛书,或是把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九宫图称为河图,有过交换。北宋刘牧取后者,过了一段时间,南宋蔡元定反过来取前者,说是为了“以合诸儒旧说,兼与理学调和”。他是朱熹的朋友兼学生,朱熹接受了蔡的解释,于此,两名称成为正统沿用至今。儒学的先天不足,是没有宇宙论,所以汉儒取道家万物化生学说,和五行家的世界秩序,来建天地学说,宋代河图洛书继承了这一雄心,“只可惜于数百年之后,仍坚持童蒙式的世界图式”,“同古代其他一些兄弟学一样,相信最简单的,最原始的,最无需智力活动的,才是最正确的理论。”“对祖先的崇拜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结合起来,对秩序的热爱与对纷繁物理的厌恶结合起来,对终极答案的需求与对知识积累的不耐结合起来,这就是古人的,也许还是我们自己的气质。”作者如是说。为什么不可能从中国文化中发展出近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由此可见一斑。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研究者,以上故事应引以为鉴。
参考文献
[1] 刀尔登. 不必读书目[M]. 第一版.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574850.html

上一篇:2014·读者之声·
下一篇:谈谈填写学科代码和弱势单位申请科学基金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