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从“生物基因”到“文化基因”: 人类心智的演化

已有 4144 次阅读 2013-5-12 15:12 |个人分类:栏目:书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文/姜永志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年出版之前,英国神学家威廉·佩利在1802年出版的《自然神学》中,即阐明像心智这样复杂的机能不可能是随意产生的,其出现必然是被设计而产生的。不过,佩利最终以上帝创造一切来解释心智的产生过程显然是武断的。在这一问题上,达尔文以《物种起源》中的自然选择理论为我们打开了寻找心智的另一条思路。

     心智是如何而来的?人类的心智为何不同于祖先的心智以及其亲缘最近的物种——猿类的心智?如果我们是由自私的基因建构而成的,为什么我们又会表现出合作的行为?这些问题可以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找寻到线索,这也是当代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所在。

     进化心理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智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迪兰·伊文斯、奥斯卡·扎拉特将进化心理学视为了解人类心智本质的科学进路之一,他们认为,依靠进化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同时借助人类学、灵长类动物学、考古学的研究数据,可逐渐拼贴出一幅完整的有关人类本性的科学图景。《视读进化心理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人类心智从“生物基因”到“文化基因”的演化历程。

     纵览该书,基因、模块、适应3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极高且尤为引人注意,全书紧紧围绕这3个关键词展开叙述。在进化生物学看来,人类心智的产生是进化的结果,而进化又以人类自身的生物基因为基础,生物基因的主要作用是复制生物体的生物特性。后代倾向于与自己的父母相似,原因就是后代从父母那里获得了基因,例如,在大象的“基因池”中,有塑造大象体格大小的基因,也有塑造象牙长短的基因。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1975)曾将自然的选择比喻为“盲眼钟表匠”,之所以是钟表匠,因为进化的结果是复杂的,而盲眼则是因为自然并没有任何有意识的预设,所有一切都是由一系列随机的、偶然的小事件积累而成,即生物基因的突变。所以,认知心理学、进化生物学才会告诉我们:人类心智是一种复杂的设计,这个复杂的设计可以借助自然选择而产生。由此可回答人类心智是如何进化而来的这一问题,即人类复杂的心智是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的。

     人类的心智是通过基因的复制与遗传进化而来的这一命题,已经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而与我们的常识矛盾的是,既然心智是进化而来的,为什么不会“思想”的生物基因所创造的我们不仅可以理解我们自身,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摆脱它们无声无息的控制。可见,仅仅通过生物基因,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心智本身,因为更复杂的心智机能不能由自然的生物基因独自来完成。人类心智的演化不同于祖先的心智以及亲缘最近的物种的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心智经历了从“生物基因”到“文化基因”的转化,这是人类心智进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如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写道:“让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因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让我们懂得我们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因为这样我们至少可以有机会去打乱它们的计划,而这是其他物种从来未能希望做到的。”以道金斯的观点看,文化基因不同于生物基因之处,就在于它是以生物基因为基础,在适应环境与群体生活的环境中进化而来的,是在后天习得的,主动或被动、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在人类心智的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通过自然选择机制,人类心智在不断适应中发展出一套可以帮助人类获得较高存活率的心理模块。

     《视读进化心理学》一书的作者一再强调,心理模块构建起人类的心智,就像器官构建起人的身体,这些都是自然选择设计出来的适应,目的是为了解决原始人生活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约翰·图比与琳达·科斯米迪斯认为人类的心理模块具有2种属性:一种是信息的封闭性,即每个模块都有各自处理信息的规则;二是领域的特殊性,即每一心理模块都用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适应问题,而“文化基因”恰恰可以视作这些心理模块的载体。像为什么我们会表现出合作的行为这一问题,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是人类通过文化基因的复制进化出“合作模块”的结果,这种“合作模块”常被生物学家称为“互惠的利他主义”,人类发展史在很长的时期都遵循着成员间的“如果你帮我,我就帮你”的契约,只有在这种契约的约束下,个体才能在群体中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占有更多的资源,这也再次印证了道金斯所谓“自私的基因”这一命题,而且这种“自私的基因”是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不断复制和传递的,即为了适应进化带来的压力,并获取更多有利于个体生存与繁衍的技能,人类的大脑启动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基因复制与传递功能。

     当然,在进化心理学揭示人类心智本质的过程中也不乏泛适应论、简化论、决定论的种种质疑和批评,但本书对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坚信我们仍能够从人类的进化史中找寻到人类心智的信息,能够通过基因的复制与传递、模块生成与发展,来适应威胁人类生存的变幻莫测的环境,在了解心智何以被如此设计之后,我们应更能把握人类的心智,在不久的将来,这门科学就不再仅仅被视作“进化心理学”,而是被确定地称作“心理学”。

(责任编辑   陈广仁)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689145.html

上一篇:“密西西比案例”尚需更多验证
下一篇:博士生的成功之道(8)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