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xi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rryxia

博文

咬咬牙,创新难

已有 1669 次阅读 2023-8-15 14:3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咬咬牙,创新难

许秋雨,2023.8.15

 

小时候放学后经常下地干农活。当时的农活很多是承包活,就以割稻子为例吧,事先说好,如一人割一亩地。你接活后,什么时候割完一亩地稻子,什么时候回家休息。我记得在我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14岁。有一次夏收夏种(叫双抢,即抢时间收割这季的稻子,抢时间下种下季的秧苗,这必须在立秋前干完,否则下季的水稻就长不好)时,在高温39度的大太阳底下,我和一同伴一起下午早早地就割完了三亩田的稻子,这个割稻子速度不慢于成年人。不过,我割完回到家躺在凉床上像死过去一回。

 

割稻子,每一次是割一排六颗(高淳话叫一趟),从田的这一头割到田的那一头,然后再反的方向割回来,这样来来回回,如穿梭般。如果有几个人一起割,就一字排开,你追我赶,一并前行,这样割得更快。我记得每割一趟,我都咬咬牙,说再坚持,再坚持,一趟又一趟,直至一个一个田的稻子被割完,也不知道咬过多少次牙。

 

咬咬牙,其实对所有人都不陌生,如长跑时,到最后谁不是咬咬牙地跑完。又如,在复习高考或别的什么过关考试时,绝大多数人不也是咬咬牙坚持和争取考个好大学等等。再又如,在写个什么项目书什么的,不也是在最后时刻咬咬牙地完成。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你咬咬牙的次数太多了,或者干什么都只习惯于咬咬牙地去干,你的精力已经损失了很多。可是真正好的基础科研原创创新又恰恰不是咬咬牙能出来的,它往往是在平心静气时的一念之间。所以,咬咬牙可能就是原创创新的绊脚石。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95313-1399125.html

上一篇:【蝶恋花】野桃
下一篇:老家的枣树

3 王涛 檀成龙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