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shaos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haoshi

博文

许麟庐先生评批弟子王少石篆刻作品(选100余方) 评语选录40余则

已有 2302 次阅读 2023-6-22 11:52 |个人分类:王少石篆刻|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许麟庐先生评批弟子王少石篆刻作品


(选100余方)


评语选录


40余则

 

 



许麟庐先生评批弟子王少石刻印选录


●《麟庐长寿》朱文大印:此印布局繁简硫密有致,刀法顿挫有味,颇见功夫,佳作也,喜极。老麟

●《生于蓬莱长于津沽游于京华》白文印:此十二个字安排好极,刀法韵味均臻上乘,可与西泠八家媲美。

●《曾经沧海》朱文印:似乎漫不经心,然精妙之处全在内心修养也。老麟白

●《一笛秋风》白文大印:此印胜天发一筹,无胆略者难与少石抗也。麟庐

●《石斋》朱文印:稳重浑厚,大家风韵。

●《顽石一块》朱文印:此印生辣拙巧兼而有之,令人叫绝也。老麟

●《守默斋》朱文大印:稳如泰山,气势磅礴,佳作也。

●《衣带情深》朱文大印:此印又大似瘦铁遗韵,雄浑可观。

●《金印公园》白文大印:此印章法布局、刀法均臻上乘,可与当今所谓印人者一决雌雄也。

●《麟庐七十以后号石斋》白文印:此印刀法变化有味,佳作也,耐人寻味。

●《双鹅研斋》白文印:三方之中以此方为最好。妙在“研”字上,“双鹅斋”三个字刀法也得体,尤其“鹅”字破的有味,“斋”字既工又草,是方佳印,我很喜欢。

●《处其朴》朱文大印:浑然无敌,少石吾弟呕心之作。老麟记

●《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白文印:我留此印,喜其拙中巧,只有少石有此格调也。

●《心畬王孙赐号玉书大方诗人赐号趾仁白石老师赐号麟庐》二十四字白文印:念四字印安排如此之妙,吾弟煞费经营矣,三个“赐号”均不雷同,耐人寻味,佳作也,予高兴之极。

《金石缘》白文印:此印布局得当,刀法讲究,耐人寻味,不失为佳作。无论任何艺术都要方中圆,圆中方,反之皆不够火候也,吾弟解之。老麟。

●《黄河石屋》白文:此印雄浑,气势逼人,佳作佳作。

●《一笛秋风》白文印:铁笔写出天发体,有味有味。刀下生辣,有顽强个性。

●《云散月来》白文印:平铺直入,稳健而毛,不失为佳品此四字不易讨好也。

●《一痕秋梦》白文印:此印大似瘦铁

●《一痕秋梦》白文印:各有千秋,皆是好印。

●《大千俱是梦中人》白文印:此印较有韵味

●《泥上偶然留指爪》文印:此两印均佳品,以小印最妙。老麟记。

●《曾经沧海》文印:此印雄浑烂漫,方中圆圆中方,大似魏碑刀法。老麟语。

●《以贫买闲》白文印:三印之中以此印较泼辣有味,吾弟以为怎样?

●《宽堂六十八岁作》白文印:此两印乃吾弟个人风格,较为规矩。

●《文章何处哭秋风》白文印:此印妙在刀法耐人寻味,倘烟云过眼则看不出妙在何处,斯道难以哉。
●《天涯行客》朱文印:此印落落大方,望之如瘦铁翁所刻,吾弟佳作也。麟庐记。甲戌五月。

●《流沙万里行脚》白文印:此印浑厚凝重端庄,不失为佳作。

●《寻踪三臧法师》白文印:两印布局、刀法均凑上乘,尤其下方印乃大家手笔。

●《瓜饭楼》白文印:大家手笔。

●《身向玉关那边行》白文印:印虽好仍有不足之处

●《天涯浪迹》文印:此两印皆受缶庐先生“其味隽永”印影响,妙!

●《开元斋》朱文印:此印气势非凡,大家风度,吾弟之精品也。其庸弟得此佳印,高兴之极!麟庐。

●《且住草堂》白文:此印刀法似早期缶翁手笔,佳作也。麟庐。

●《开元斋》文印:此印只有少石有此刻法

●《开元斋》文印:玉印刻法,老老实实。

●《且住草堂》朱文:汉印刻法,难以放开,因格所限。

●《怪力乱神》朱文印:此印气势逼人,落落大方,非大手笔不能为也。吾弟之力作精品。麟庐。

●《依然青衫旧布衣》白文印:“依然青衫旧布衣”句子好,刻的好,乃少石弟写照。麟庐叫好。

●《宽堂》朱文印:朱文印颇难刻,此印大刀阔斧已刻出大家风范,佳作也。其庸弟又得一佳印,可贺也。

●《解蔽》朱文印:此两印刀法雄浑,各有千秋,不失为佳作。


许麟庐用印:麟庐长寿 1988年(许麟庐评批).JPG

●《麟庐长寿》朱文大印:此印布局繁简硫密有致,刀法顿挫有味,颇见功夫,佳作也,喜极。老麟


许麟庐用印:生于蓬莱长于津沽游于京华 1987年(许麟庐评批).JPG

●《生于蓬莱长于津沽游于京华》白文印:此十二个字安排好极,刀法韵味均臻上乘,可与西泠八家媲美。


王少石自用印:曾经沧海1989年(许麟庐评批).JPG

●《曾经沧海》朱文印:似乎漫不经心,然精妙之处全在内心修养也。老麟白


王少石自用印:一笛秋风 1986年(许麟庐评批)(1).JPG

●《一笛秋风》白文大印:此印胜天发一筹,无胆略者难与少石抗也。麟庐


许麟庐用印:石斋 1985年(许麟庐评批).JPG

●《石斋》朱文印:稳重浑厚,大家风韵。


王少石自用印:顽石一块 1989年(许麟庐评批).JPG

●《顽石一块》朱文印:此印生辣拙巧兼而有之,令人叫绝也。老麟


王少石自用印:守默斋 1985年(许麟庐评批) (2).JPG

●《守默斋》朱文大印:稳如泰山,气势磅礴,佳作也。


王少石自用印:衣带情深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衣带情深》朱文大印:此印又大似瘦铁遗韵,雄浑可观。


王少石自用印:金印公园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金印公园》白文大印:此印章法布局、刀法均臻上乘,可与当今所谓印人者一决雌雄也。


许麟庐用印:麟庐七十以后号石斋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麟庐七十以后号石斋》白文印:此印刀法变化有味,佳作也,耐人寻味。


许麟庐用印:双鹅砚斋(许麟庐评批).JPG

●《双鹅研斋》白文印:三方之中以此方为最好。妙在“研”字上,“双鹅斋”三个字刀法也得体,尤其“鹅”字破的有味,“斋”字既工又草,是方佳印,我很喜欢。


王少石自用印:处其朴1988年 7.8厘米x7.8厘米(许麟庐评批).JPG

●《处其朴》朱文大印:浑然无敌,少石吾弟呕心之作。老麟记


许麟庐用印: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 1989年(许麟庐评批).JPG

●《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白文印:我留此印,喜其拙中巧,只有少石有此格调也。


●《心畬王孙赐号玉书大方诗人赐号趾仁白石老师赐号麟庐》二十四字白文印:念四字印安排如此之妙,吾弟煞费经营矣,三个“赐号”均不雷同,耐人寻味,佳作也,予高兴之极。



冯其庸用印:黄河石痴 5厘米x5厘米 1985年(许麟庐评批).JPG

●《黄河石屋》白文:此印雄浑,气势逼人,佳作佳作。


●《一笛秋风》白文印:铁笔写出天发体,有味有味。刀下生辣,有顽强个性。

冯其庸用印:一笛秋风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冯其庸用印:云散月来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云散月来》白文印:平铺直入,稳健而毛,不失为佳品此四字不易讨好也。

冯其庸用印:一痕秋梦、一痕秋梦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一痕秋梦》白文印:此印大似瘦铁

●《一痕秋梦》白文印:各有千秋,皆是好印。

冯其庸用印:大千俱是梦中人 1987年(许麟庐评批).JPG

●《大千俱是梦中人》白文印:此印较有韵味

冯其庸用印:泥上偶然留指爪、泥上偶然留指爪 1988年(许麟.jpg

●《泥上偶然留指爪》文印:此两印均佳品,以小印最妙。老麟记。


冯其庸印:金石缘 1986年(许麟庐评批).JPG

《金石缘》白文印:此印布局得当,刀法讲究,耐人寻味,不失为佳作。无论任何艺术都要方中圆,圆中方,反之皆不够火候也,吾弟解之。老麟。


●《曾经沧海》文印:此印雄浑烂漫,方中圆圆中方,大似魏碑刀法。老麟语。

冯其庸用印:曾经沧海 1989年(许麟庐评批).JPG


●《以贫买闲》白文印:三印之中以此印较泼辣有味,吾弟以为怎样?

冯其庸用印:以贫买闲、以贫买闲 1989年(许麟庐评批).JPG

冯其庸用印:宽堂六十八岁作、万里行脚一诗僧 1991年(许麟.jpg

●《宽堂六十八岁作》白文印:此两印乃吾弟个人风格,较为规矩。

冯其庸用印:文章何处哭秋风 1992年(许麟庐评批).JPG

●《文章何处哭秋风》白文印:此印妙在刀法耐人寻味,倘烟云过眼则看不出妙在何处,斯道难以哉。

●《天涯行客》朱文印:此印落落大方,望之如瘦铁翁所刻,吾弟佳作也。麟庐记。甲戌五月。

冯其庸用印:流沙万里行脚 1994年(许麟庐评批).JPG

●《流沙万里行脚》白文印:此印浑厚凝重端庄,不失为佳作。



●《寻踪三臧法师》白文印:两印布局、刀法均凑上乘,尤其下方印乃大家手笔。


冯其庸用印:瓜飯楼、身向玉关那边行 1994年(许麟庐评批).JPG

●《瓜饭楼》白文印:大家手笔。


●《身向玉关那边行》白文印:印虽好仍有不足之处


●《天涯浪迹》文印:此两印皆受缶庐先生“其味隽永”印影响,妙!


冯其庸用印:开元斋 1996年(许麟庐评批).JPG

●《开元斋》朱文印:此印气势非凡,大家风度,吾弟之精品也。其庸弟得此佳印,高兴之极!麟庐。


●《且住草堂》白文:此印刀法似早期缶翁手笔,佳作也。麟庐。


●《开元斋》文印:此印只有少石有此刻法


●《开元斋》文印:玉印刻法,老老实实。


●《且住草堂》朱文:汉印刻法,难以放开,因格所限。


●《怪力乱神》朱文印:此印气势逼人,落落大方,非大手笔不能为也。吾弟之力作精品。麟庐。

冯其庸用印:怪力乱神 1996年(许麟庐评批).JPG


●《依然青衫旧布衣》白文印:“依然青衫旧布衣”句子好,刻的好,乃少石弟写照。麟庐叫好。

王少石用印:依然青衫旧布衣 1997年(许麟庐评批).jpg

●《宽堂》朱文印:朱文印颇难刻,此印大刀阔斧已刻出大家风范,佳作也。其庸弟又得一佳印,可贺也。

冯其庸用印:宽堂 2000年(许麟庐评批).JPG

●《解蔽》朱文印:此两印刀法雄浑,各有千秋,不失为佳作。

 

 















●丁酉冬日刻印

(二○一七年十二月五日)

丹心一片似朱泥,

磨石此生最入迷。

唯独麟翁归去后,

老刀新印少人题。

 

刻壬寅年号印

○二二年二月一日)

一个白头老印痴,

几多年号几多思。

麟翁去后无商讨,

刻罢壬寅欲咽时。

注:自恩师许麟庐先生于1990年嘱刻“庚午”迎首印后,至2010年(庚寅),我每年都为恩师刻农历年号印,20年间所刻年号40方以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19963-1392580.html

上一篇:王少石《黄石轩诗草》 1122首 《第四卷·感遇篇》 353首: 长夏吟30首
下一篇:王少石 《黄石轩诗草·卷四·感遇篇》 353首 《参观嘉峪关等地魏晋墓砖画》

3 郑永军 武夷山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